游人小说网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704章 好运的查理

第704章 好运的查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一旦形成之后,想要扭转需要时间和现实铁拳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多数人类会玩出很多奇怪的扭曲的荒诞的操作,文艺的说法叫做垂死挣扎。

    书中的时空线倒是没那么多奇怪的操作,欧洲各国尤其是思想界,一直对中央帝国顶礼膜拜。

    各国政府也表现的非常务实,接受落后的现实,默默的追赶。

    欧洲老大英国一面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一面由军方出面,对一些军工企业提出新的技术要求,私下还有一些政府的扶持。

    总而言之,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东方那个自号中央帝国的国家热爱和平之上。

    各国政府不约而同的做了一件事情,派遣留学生。

    因为派遣留学生这个事情是中国先干的,面对欧美的要求,只能对等接受对方的留学生。

    在欧洲的市面上,最初是出现了一批翻译的东方古老思想的作品。比如说,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这一类先贤。

    欧洲一批颇具人文关怀的学者们,看了这些作品之后惊呼,这居然是两千年前的思想。

    这些作品在文化界的流行,导致最初一批前往中国留学的欧美学生,多数是学习人文的。

    对于这一类学生,国内自然是拍手欢迎的,对于来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国内倒是出现过一些反对意见。最后还是内阁出面给压下去了。

    这个时期的欧洲,乱七八糟的思潮很多,实际上国内也一个鸟样。

    人吃饱了就会胡思乱想,欧洲如此,国内也如此。

    国内搞出动静最大的,还是又有人捡起了墨家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加入一些对社会底层的关爱理念后,自称“新墨”学说。

    另一个则是举着“富国强兵”的旗号,杂糅了多家的学说后,鼓吹商人地位应得到提高,认为朝廷还是过于抑商,要求立法确定商人应有地位。

    这两种学说,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前者还好一些,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后者则不一样,很快席卷全国。

    贵族出身的查理,就是第一批进入京城大学就读的留学生。他并没有等奖学金的考试,不差钱的他选择了自费。

    所以拿到了驻伦敦公使馆的签证之后,立刻跟随一艘运送观察团返程的巡洋舰一道前往心向往之的理想国。

    查理还带了一个仆人,因为钱给的够多,这趟旅程还算舒服。不过军舰嘛,舒服不到哪里去。

    军舰的好处就是快,更别说是追求速度的巡洋舰,原本需要至少十个月的航行,抵达广州时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

    这一趟航行给查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疟疾差点要了命。这是发生在孟买的事情,因为好奇心,查理去孟买转了一圈,回来后就染上了疟疾。关键是携带的奎宁吃了没用,好在军舰上的军医给他用了另外一种药,这才算是把他从奄奄一息的情况下拉了回来。其次就是饮食了,查理惊讶的发现,即便是在海上长期航行,军舰上依旧能提供一种叫“豆芽”的青菜。最后就是一直被强制喝开水,而不是小说上看到的航海必需品朗姆酒。

    抵达孟买的时候,查理甚至怀疑自己都能戒酒了,真是太神奇了。跟随军舰航行的好处,还要跟着官兵一起日常锻炼。

    总之抵达广州的时候,查理原本的一些身体上的毛病,好的七七八八了。就很神奇。

    广州城里的欧洲人不少,对于登岸后进城去玩的查理,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排斥感。广州人对于欧洲人见怪不怪了。

    唯一的麻烦就是不能出城,并且晚上一定要回到码头附近的商务区过夜。

    查理在广州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这里的夜市太好玩了,他在夜市里玩过头了,转的迷路了,差点被本地衙役当贼给抓了。

    好在他报上了海军的字号,当地衙门联系了海军,海军那边派人来给他接回去了,毕竟这一路同行快一年的时间,查理也花了不少钱。

    在广州呆了十天之后,换了一艘军舰,继续北上。

    对于这种随时能爆金币的客户,舰上的官兵还是很欢迎的。

    抵达天津之后,有同行的观察团员们一起,查理的手续办的很顺利,甚至直接给他送上了火车,剩下的旅行就只能是他自己走了。

    如果查理晚来半年,他就不会遭遇那么多的麻烦,半年后礼部有专门的人员,在海关这边等着,是个留学生都有人接待,一站式服务送到学校。

    登上战舰的查理学会的第一句汉语是,兄台你好。登上火车之后的查理,学会的第一个词,正是火车。

    在英国的时候,查理也见过火车,甚至还跟着一群人骑马去嘲笑跑的还没有马快的火车。

    同样是火车,中国人的蒸汽机车跑出了惊人的速度,根本不是英国人搞的那种慢吞吞的玩意。

    什么是先进,查理经过对比之后,有了一次深刻的体会。

    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完窗外飞逝的近景,查理陷入了呆滞之中。

    一直到对面一个中国人用英语问他:“朋友是从欧洲哪儿来的?”

    查理听到有人说英语,还是伦敦腔之后,惊讶之余,立刻露出笑容回答:“你好,我叫查理,从伦敦来,即将进入中央之国的京城大学学习。”

    “啊哈,真是太巧了,我叫孔深,去年还在牛津大学攻读数学,今天去礼部报道,运气好还能分到京城大学教书。”

    两人站起握手,一番客气后开始交谈。

    提到伦敦的时候,两人几乎不约而同的吐槽:“伦敦最该死的是天气。”

    男人就是如此,只要找到共同点,就能快速的成为朋友。

    查理觉得自己的运气太好了,居然能在中国遇见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朋友。

    下了火车之后,孔深决定送查理去京城大学,然后再去礼部报到。

    多亏了孔深这个决定,查理才算躲过一劫。

    事情是这样的,京城大学这边还没正式开始接纳留学生,查理属于来的早了。

    赶上现在还是暑假,校方也没人给他办手续。校方留守人员告知,此事还是要去询问礼部该如何处置。

    好在来的时候让马车等着没走,不然就京城大学这块,你都没地方找车去。

    孔深只好带着查理和汤姆(仆人)一起去了礼部,这边已经下班了,只好先给查理送到公使馆。

    晚上在公使馆的时候,查理与公使说起这一趟的旅行经历时,公使很是感慨的称呼他为“好运的查理”。

    尤其是他吃了奎宁都没治好的疟疾,居然被军医给治好了,公使告诉查理:“军医在中国是最优秀的医生,能与为皇室服务的御医相提并论。”

    在京城呆的时间长了,公使自然知道在中国看病要远比在英国靠谱,现在的欧洲还在放血治疗呢。中国的医生很早以前就不这么干了。

    说到医生的水平,起初最优秀的医生都在为皇室服务,后来军医崛起,并且在京城南郊建了一所专门的军医大学。

    如果说御医这个群体是内科的巅峰,那么军医大学就是外科的巅峰,并且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军医大学的名声在民间赶超了御医体系。

    因为军医大学开设了专门对外营业的医院,此举加速了军医大学医生们的水平提高,倒逼相对封闭的御医体系做出了反应,也开设了一所中医大学与军医大学抗衡。从发展速度的角度看,军医大学体系对中医大学体系形成了全面的压制。

    最初只有一所军医大学,现在已经分别在天津、济南、徐州、金陵、武昌、广州开设了六所分校。

    提到医术的时候,公使不禁感慨,中国人将欧洲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并且表示,他多次写信回国建议英国的大学,多派遣一些医学生来学习。可惜,英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对于他的呼声并不是很热情。毕竟派留学生过来,需要一大笔经费。

    查理听了很是震惊道:“这样的么?看来我应该写信回国,让家里出资赞助医学生来华学习。”

    公使听了之后,面带微笑的问一句:“查理,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鱿鱼。”

    查理听了愣住一会才好奇道:“同样的问题,我在办理签证的时候,伦敦公使馆提供的答卷上,这是第一个问题。中国人难道反对鱿鱼?”

    公使的笑容更甚道:“当今中国的首相大人对于鱿鱼走私鸦片的举动深恶痛绝,下令限制鱿鱼的行动范围,所有来做生意的鱿鱼,甚至都不能出各地的商务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民间禁止鸦片的国家,鸦片仅限于药用,并且只能在官方的医院使用。”

    “官方的医院?怎么可能?”查理震惊了!

    “怎么不可能?中国即便是在一个县城,内阁也强制要求至少要有一所官方的医院。否则这个国家三亿人口怎么来的?”

    是夜,疲倦的查理带着很多问题,早早的睡下。次日晨起时,汤姆叫醒他,因为孔深到了。

    孔深带着查理一起,先去吃了一顿据说是来自扬州的早餐,如果没有事先被告知,查理的嘴一定会汤包烫到。

    每次吃完饭,查理都会感慨:“伦敦真是一个味觉无用的城市。”

    孔深随口调侃:“那是你没去过伦敦之外的其他地方,如果你去了,对于味觉的判断你会更为自信。相信我,伦敦在英国已经是味觉能发挥作用的城市了。”

    礼部这边对于这个提前来的留学生也表示了无语,兄台来的太早了。这样吧,先学一段时间语言吧,自己请个老师,反正开学了也要上预科班学习语言。语言不过关,就无法正式上学。

    查理先在礼部拿了一份身份确认的证明,然后可以在京城合法的居留,不用晚上必须住在公使馆。

    孔深办好了手续回来,得知详情后热情的邀请查理先住他那,等开学了再去学校。

    孔深建议查理不要住在内城,因为内城有皇城的存在,夜晚有宵禁。外城就没那么多限制了,晚上可以随便出去玩。并且外城的房租,远远的低于内城,其他消费也高一些。至于学语言嘛,当然是学最正宗的官话咯。官话也是以京城方言为主体,住在外城每天都能接触民间的京城话。

    孔深还很热情的表示可以免费教他,并且告诉查理,他在礼部拿到了差遣,在京城大学教数学,开学了一起去报道。

    查理接受了孔深的邀请,回到公使馆之后,公使得知查理的境遇,大为羡慕道:“留学生太爽了,作为公使,想要离开京城都需要官方许可。”

    有孔深带路,查理融入京城的过程很顺利,在京城大学附近租了房子住下后,接着置办了两身本地人的服装。

    假期中的孔深带着查理满京城的乱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临时胡同串子。

    这些经历,查理每日都进行了记录,留学结束后回国,整理笔记出版一本书名叫《查理中国奇遇记》。

    该书成为了欧洲的畅销书,翻译成多国语言,总销量破百万册。

    该书也被后来的留学生们一致认为是留学生必读的一本书。

    乾正十七年(1819年),京城大学招收了第一批欧美留学生,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来学习传统文化。少数人学习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

    提前一个多月抵达的查理,中文水平进步的很快,顺利的当选为班长。

    两边大学的模式不一样,在京城大学,采取的是大班制度,日常接触更多的是辅导员。

    这些都能适应,关键是学习强度,查理还选修了历史,更是被折磨的欲死欲仙,辣么长的历史,辣么多朝代,要背很久的。

    多年以后,查理回到英国后在牛津任教期间,因为在报纸上撰文反对英国政府支持美国政府对东华国开战,查理被牛津大学解除了聘用。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3711/1111041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