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孰谓天公梦梦哉
早些年,在兰溪,有户姓李的人家。论起家业来,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够得上台面的。同乡们扯白的时候说到李家,都把他们家当做了自己学习和追赶的标杆。
其间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往前推个几十年,大家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两只手一个脑袋。只是李家比自己更加勤劳苦做和省吃俭用,天长日久累计下来,把大伙儿就慢慢落在了后边。
所以,回过来再去看老辈人常常说的那句“养儿结贫亲、养女攀高门”,就很好理解了。
哪家人家家里存下的钱粮是炮打起来的?都是拼了老命才积攒下来的家业,肯定是想找个既能吃苦又有攒积的帮手啊。
要是来个不知事的,一天到晚事也不干,又要吃得好穿得好,就算家里有再多的金山银山,迟早都会挥霍的干干净净。
这也就像后世流行的那个梗——“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这话里面隐含的,其实大约也有这个意思。
至于后来的什么“扶第魔”、“螃蟹女”、“凤凰男”等等,其实,也不过是这些话的升华和细化罢了。
言归正传,话说李家开始在兰溪冒头之后,往下怎么选接班人,然后让家里怎么更上一层楼,就成了李家夫妻俩最为关注的事。
这期间,随着儿子逐渐长大成人,边邻处近的媒婆是纷纷登门,说这家的女儿俊,那家的女儿俏,一个接一个给李家夫妻说。
对这些口吐莲花的媒婆,夫妻俩心里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都是过来人,家里有女儿的人家,哪个不盼着自家的女儿能够糠箩箩跳进米箩箩呢?
别的不说,万一遇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好歹也能借着姻亲这回事去求求亲家救救急,或者打打秋风,难关不就过去了吗?
然而,媒婆越是说的天花乱坠,李家夫妻俩心里的那根弦却绷得越紧。
虽说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真要是隔山买羊,万一媒婆嘴里说的姑娘独具慧眼,等到进门那天才发现其实是说那姑娘只一只眼见看得见,那就真是哑巴吃黄连了。
所以,不管是主动上门的媒婆,还是自己托人打探到了消息,李家夫妻俩都会仔细琢磨。
选来选去之后,最终,李家夫妻相中了兰溪下面某个村子里一个寡妇的女儿。
在李家夫妻眼里,尽管对方的父亲去世得早,就孤女寡母的相依为命,也没什么个有力的后背亲。但那寡母却是硬气,硬生生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了、
而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姑娘也还吃的了苦。左右的邻居说到这家人的时候,都是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李家夫妻俩对这对母女越发满意,于是就主动托媒人前去上门说亲。
见媒婆登门和自己说起李家的想法,那寡母先是愕然,俄尔便是惊喜,再然后更多的却是忐忑和忧虑。
且不说是不是有人故意取笑,光这李家的名声,都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若不是媒婆都差点赌咒发誓了,自己做梦也不曾想过会有这么一日。
媒婆离开之后,母女俩说了许多的话。或许有欣喜,或许有不安,具体说的是什么内容,就不好为外人道了。
在李家委托的媒婆第一次登门之后,没过上多久,媒婆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次。包括李家夫妻俩,也亲自上门和寡母说了好几番。
人心都不是铁打的。既然李家把话都挑明了,寡母也不能总因为没发生的事而耽搁了女儿的前程。
然后,亲事就定下来了。而李家,也并没有因为孤女寡母而落下任何一个环节。亲迎那天,李家更是出动了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将那姑娘接了回去。
瞧着花轿从家门口离去,寡母眼里的泪花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不过,肩上扛着的重任也算是完成了,是好是坏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进了李家的门之后, 姑娘的表现也的确没让李家夫妻俩失望。等到新媳回过门之后,李家夫妻俩开始手把手地教这对小夫妻。
这一教,李家夫妻俩是喜上眉梢。虽说自己选的这个儿媳妇家境不好,又是小门小户,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架不住姑娘好学,又有悟性,可真是捡到宝了。
在李家夫妻俩的教导下,家里的大小事务,新媳妇上手都很快,处置得也很妥帖,理得井井有条。除了最后的决定权还在李家夫妻俩手里之外,其他的环节,基本都可以是新媳妇说了算。
见到李家的事情慢慢的由这个新媳妇做主,外人都觉得很奇怪,这么一个寡妇家的女儿,咋就坐到了李家的主妇位上了呢?这也不像是李家素来的做派啊!
对邻人们的发问,李家夫妻俩脸上都要笑出花了。心里想的是自家的这个媳妇,当初两口子可真没看走眼。
嘴上说的却是这看人啊,千万莫小譃人家是穷苦人家出身,话里话外都只差把自家的媳妇夸上天了。当然,这里面也有显摆自己两口子眼光的意思。
然而,让李家夫妻俩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也还是有的。
这个儿媳妇接进来之后,除了刚进门那会儿和儿子回过娘家之外,似乎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泼出去的水。娘家的那个寡母从没听儿子儿媳提及过。
即便是儿媳妇有了身孕,包括自己夫妻俩着人抱着大公鸡什么的过去给亲家母报信,不光是这个儿媳妇全当不晓得有这么回事。亲家母也从来没来走动过。仿佛她们母女俩早就断了关系似的。
这让李家夫妻俩常常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毕竟,儿媳妇没过门的时候,人家是母女俩相依为命。现在,对面就剩下个老母亲独自一人生活,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于是,在教导小两口的时候,李家夫妻俩也会旁敲侧击地提醒小两口是不是到岳母家走动走动,过年过节的时候,领着孩子捎点吃食衣服什么的。
然而,对公公婆婆的提醒,小两口头是点的好,可就是看不见他们的实际行动。弄得老李夫妻俩还误以为儿子儿媳妇怀疑自己是在试探。
哪怕是夫妻俩给小两口千叮嘱万叮咛,情况也是没有什么变化。膝下的几个孙子也都不曾见过外婆。
瞧着这番情形,李家夫妻俩也不知道该如何了,只好自己两老出面,托人给亲家母捎点东西照拂照拂。
然而,伴随着李家夫妻俩年岁增长,行动也有了些不方便,然后把家里的大权慢慢全部交给儿子儿媳妇之后,李氏还是不曾提及过自己的寡母。
这下让老两口心里就有些担忧了。都说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可自己两人选定的这个儿媳妇,咋这么多年来就对自己的寡母一直不嗤不问呢?这对我们老李家,到底是祸是福?
可是,等李家夫妻俩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太迟了。没多少日子,李家夫妻俩便撒手人寰了。算是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吧。
公公婆婆离世之后,李氏在家里更加是说一不二。整个李家,在李氏的指挥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家业也越发的大了起来。
慢慢地,兰溪人说到李家的时候提起李氏,都会尊其为李夫人。
只是,这当家做主的李夫人,似乎压根儿就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寡居多年的母亲活着这件事。
有时候,儿女们在邻人那里听来些风言风语,和父母提及。但每次李氏都是呵呵而过,问的深了,还会招来一顿训斥。
至于李氏的丈夫,见李氏一直打着呵呵,儿女在李氏那里也没讨得好,也就干脆屁都不放一个。
这一转眼,不知不觉中李氏已经三十有九。儿女们就琢磨着给李氏办个四十寿辰。而且,还早早地给亲友们发了帖子。
然而,在这忙碌的筹备过程中,李氏的儿女们却唯独遗忘了一个重要的事——他们的外婆依然健在。或许也不是遗忘吧,只是碍于李氏的缘故,不好去告诉外婆。
等到了李氏四十寿辰的那天,李家是张灯结彩,戏班子早早就准备好了。从大清早开始,前来李家为李氏拜寿的亲朋好友就络绎不绝。
至于寿礼,也是随着宾客的进门抬进了屋里。当然,李家自身准备的菜肴也是丰盛无比。
快到中午的时候,门口负责迎接宾客的仆役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给李氏的丈夫悄悄耳语的几句。李氏的丈夫看着正在和宾客笑谈的李氏,摇了摇头,面色有些古怪的跟着仆役走了出去。
不多时,一个白发龙钟的老妇人就跟着李氏的丈夫进来了。老妇人身上穿着件打满了补丁的脏衣服,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提着满满一筐子虾子。
看到这老妇人,正谈笑风生的李氏一下子愣住了。宾客们也有些奇怪地看着这老妇人,怎么还劳李氏的丈夫去亲迎。
这时,老妇人说话了。“儿呀,你父亲过世的早,为娘又没有什么本事。你出嫁之后,又隔得远,一直不曾过来。”
“今天是你四十岁生日,为娘都差点忘了。也不曾寻到什么合适的礼物。想着你小时候喜欢吃虾子,我就从村子外的池塘里捞了一些。带了过来,能帮着添道菜也好。”
听着老妇人的话,在场的宾客们看看李氏又看看老妇人,顿时都窃窃私语起来——
“李夫人还有个老娘?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啊……”“李氏进门后,就一直不曾和她老娘走动过。”“听说,他们家小的也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外婆活着”……
看着宾客们交头接耳,李氏的脸也是红一阵白一阵的,很快,李氏就勃然大怒——“你这个老不死的东西。还好意思到我这里来!”
“我爹墓前的树都成林了。偏偏你却被阎王爷嫌弃,长留你一个在世上。还成了乞丐,真是丢人现眼。”
“我嫁到李家来,这些年来,苦日子也算是熬出了头。你倒好,是嫌丢人还不够是不?哪怕我的脸面有盔甲那么厚,今天也被你生生地刮掉了几十层。”
说着,李氏就气冲冲的冲到了老妇人的面前,一把夺过了老妇人手里的虾筐。“虾子,虾子,我要你这些虾子有什么用。”
李氏一边吼着,一边将虾框狠狠地朝地上砸去。随着哐当一声,竹筐里的虾子全部被砸了出来,在地上满地乱窜。
看着李氏的做派,老妇人也是无言,只好低着头在那里默默哭泣。
在场的宾客看到这一幕,也都是觉得尴尬。有上前帮着劝说解围的,也有仰天长叹觉得可惜的,也有觉得这场合不对头,提前向李氏告辞的。
这时,李氏愈发恼怒了,觉得母亲搅了自己的寿宴,诟骂之声愈发不绝。
当时是正中午,太阳红彤彤的,也没什么云。但是,就在李氏的诟骂中,天上却隐隐约约传来了雷声。
没过多久,乌云就黑压压的压下来了。雨像瓢泼一样浇下来。雷声隆隆,一阵接着一阵。方才把手从耳朵上放下来,马上又一道雷声又刺进耳朵了。
还在李家呆着的宾客,这时候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纷纷劝说李氏不要再骂了。
然而,越是劝,那李氏的兴头却愈发盛了。雷声的间隙里,李氏的诟骂声显得越发清晰。和那雷声相互交织,此起彼伏。
就在李氏骂的起劲的时候,突然,一道闪电和雷声就直接下来了劈在了李氏身上,接着,李氏就一个趔趄倒在了台阶下。随即,雷也停了雨也停了。
等众人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李氏不光一身湿透了,而且还没了呼吸!更让人奇怪的是,李氏的身上一点点雷劈的痕迹都没有。
雷击忤逆不孝之辈,大伙儿都听说过,但眼睁睁地亲眼看到,今天却是头一回。好端端的一场寿宴结果成了白事,在场的人都是哑然。
李家人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看着眼里满是惊恐和悔恨的李家人,在场的宾客都是摇头叹息。
李氏的母亲更是蹲在地上抱着李氏的身子痛哭。泪水一滴一滴落在了李氏的脸上。然而,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
气绝多时的李氏竟缓缓睁开了眼睛,挣扎着起身,轰地一下跪倒在了母亲的面前。“娘,是女儿不孝,女儿知道错了。”
还留在李家的人都呆了。刚才,大伙儿可是眼睁睁地看着李氏已经没了气的,怎么又突然间活转过来了呢?
在李氏的哭诉中,大伙儿慢慢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就在李氏刚才被雷霆劈过去的那段时间,李氏的一点真灵到了地府,司镜台上走了一遭。判官念她在李家并无过错,给了她一次机会。
在这之后,李氏更似变了个人似的。征得家里人同意之后,将母亲接了过来,亲自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至于修桥补路什么的,李家更是拿住了全部的努力,家业也更加兴旺。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然而,有时候却也不是看得懂。那些忤逆不孝收到惩罚的是不少,但同样还有很多却终身享受荣华富贵的,也不见老天爷震慑一下,实在是有点想不明白啊。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5944/1111088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