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 第974章 咱倒是盼着士绅老爷们继续闹腾!

第974章 咱倒是盼着士绅老爷们继续闹腾!


在向朱皇帝请示过后,李善长便带着朱皇帝和刘伯温、常遇春等人来到了巨大的《大明堪舆图》前面。

“诚如驸马爷所言,铁路网最重要的不是财货流通,而是建成之后会像蜘蛛网一般覆盖整个大明,任何一个地方有什么风吹草动,其他地方都可以借助铁路网进行快速反应。”

李善长用一根小木棍指了指京师方向,又指了指西域,说道:“如果从京城往西域派兵,正常情况下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但是通过铁路网,可能一个来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够。”

“军士,军械,粮草,弹药,牛马,一场战争所需要的一切人和物,乃至于牲口,都可以在一个月左右,由京师转运至西域,这其中所节省的时间、损耗,根本无法估量。”

朱皇帝和刘伯温、常遇春等人目光灼灼地盯着《大明堪舆图》,李善长手中那根小木棍就像是有什么魔力一般,牢牢地抓着朱皇帝等人的眼球。

香。

实在是太香了。

《孙子兵法·军争篇》已经说得很明白,“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一支军队靠着脚底板和牛马,从京师万里奔波到西域,哪怕不考虑掉队和减员,也不计算一路上花费的时间和损耗,光是万里奔波之后的劳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如果李善长和陈墨所描绘的铁路网真能建成,就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写“劳师远征”这四个字的字面意义。

李善长轻轻咳了一声,又指着地图继续说道:“只不过,铁路网虽好,国库却负担不起。”

朱皇帝顿时感到一阵淡淡的忧伤。

饼很香,却给人一种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无力感。

“不只是金银的问题。”

“也不仅仅只是人手的问题。”

李善长同样满脸纠结蛋疼之色,“在辽东的时候,被陈墨派到辽东的大匠就已经说过,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用来修铁路。”

“除去沼泽、滩涂、山地陡坡等不适合的地形之外,还要考虑到地势平坦、易于施工和维护等多方面原因。”

“这是其一。”

“其二,钢铁产量的不足。”

“现在大明的钢铁产量大约在两千万斤左右。”

“但是,除了要供应军中所需之外,收割机、压水机、旋耕犁、多铧犁、锄头、铁锹等农具也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钢铁产量。”

“偏偏这些东西又关系到百姓农耕和生计问题,未来的需求也只会更大,而不会减少。”

“剩余的钢铁产量,或者说每年新多出来的产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全面铺开铁路网。”

朱皇帝脸色阴沉,常遇春更是烦躁地抓了抓后脑勺。

李善长看了看朱皇帝,又看了看刘伯温和常遇春,说道:“唯今之计,就只能采用利滚利之法来修建铁路网。”

“暂且舍弃其他地方,先修建滦县到宁阳的铁路线。”

“利用滦县生产的钢铁来制造蒸汽机车和铁轨。”

“然后,修建滦县到沈阳的铁路线,再通过沈阳来连通贵德、辽阳、金州乃至于黄龙府等地。”

李善长直接否决了先修建宁阳到登州铁路线的规划,而是选择先修一条从滦县到宁阳的铁路线。

因为从宁阳县到登州府,这一路上根本没有大型的高品质易开采铁矿。

而滦县不仅有铁矿,位置还处于长城之内,离草原很近。

等以后钢铁的产量提上来之后,原本的宁滦铁路就可以通过滦县直接往草原延伸。

李善长又将手里的小木棍指向辽东一带,“除了宁阳、滦县的铁路线,辽东贵德到辽阳一带,也可以先修一条铁路线出来。”

“贵德产煤,东西两座矿区可以直接露天开采,且品质上佳。”

“辽阳有铁矿,大孤山、千山一带的铁矿同样可以露天开采。”

“只要人手跟得上,辽阳这边的铁矿很快就能做到年产百万斤的规模,甚至更多。”

“如此双管齐下,多采出的煤矿和钢铁,便可以再生产通向其他地方的铁轨。”

“……”

朱皇帝的眼睛亮了亮。

李善长说的都是事实,而且比陈墨的奏本更具备可行性。

陈墨的奏本,在大方向是针对整个铁路网的长远规划,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细节上,陈墨提出来的却是先修建宁阳到登州、宁阳到京城的两条铁路性。

简单来说就是陈墨想利用这两条铁路线搞钱,搞到钱之后再去修更多的铁路线,慢慢编织成网。

而李善长则是想用钢铁来生产钢铁,直接抛开钱的问题。

陈墨没有错,李善长同样也没有错。

两个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东西的角度就不一样,能够想到的办法自然也有所不同。

朱皇帝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说道:“善长先生说的对,既然国库负担不起,那咱们就改条路子,咱们用铁路来生铁路。”

“至于人么……”

“那些寺庙里被清查出来的秃驴和牛鼻子。”

“还有这次教材案被牵扯进去的混账东西。”

“过段时间清算过胡元时期陈年旧案的那些。”

朱皇帝神色狰狞地笑了笑:“把这些人一分为二,一半给滦县,一半给辽东。”

“就是不知道这些士绅老爷们以后还能闹出点儿什么花样儿?”

“咱倒是盼着士绅老爷们继续闹腾!”

……

洪武七年七月。

京师里的勋贵们忽然集体发疯。

韩国公府带头,魏国公府、鄂国公府、诚意侯府等全体跟上,开始给各家的奴仆们写放良文书。

李善长从陈忠的手里接过一个放着大明宝钞的托盘,放到一边后,便笑眯眯地对着管家福伯以及庭院中的一众仆役们说道:“蒙上位天恩,咱们大明要彻底废了奴籍、贱籍,自今日始,由上位内帑为尔等赎身,尔等以后便不是我李家的奴仆。”

让李祺取来众人的卖身契和放良文书,挨个分发给庭院中的奴仆,李善长又继续说道:“尔等可带着奴契和放良文书,到上元县衙门去办理户籍。”

“办理完户籍之后,上元县会给尔等分配土地,分配房屋,过段时间还会再给尔等发放种子、耕牛和农具。”

“尔等若是愿意耕种,便好生耕种,得闲的时候也可以来家里串门。”

“若是还想留在家里做工赚钱的,便跟老夫签一份雇佣文书。”

“以后要是做的不顺心了,或者嫌钱少了,或是受了委屈,便尽管拿出雇佣文书,结清工钱后回去耕种,或者另寻他路。”

“……”

李善长慢慢说着要给众多奴仆放归良籍的事情,一众奴仆却直接懵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8826/4427757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