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 > 第230章 《阿甘正传4》

第230章 《阿甘正传4》


自从校车事件后,苏宁在绿茵镇小学几乎成了无人不知的“风云人物”。

他那独特的东方面孔本来就是非常引人注目,加上那手捏弯钢铁座椅的“壮举”在孩子们口中越传越神,使得他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又不容侵犯的光环。

低年级的孩子看到他,会带着好奇和一丝畏惧小声议论;高年级那些原本可能想找麻烦的刺头,在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骨头和钢铁座椅哪个更硬之后,也都是非常明智地选择了绕道走。

武力,有时候是最直接有效的“通行证”。

再加上和甘太太有特殊关系的校长偶尔的庇护,学校的那些刺头们都是不敢招惹苏宁。

连带着阿甘也是轻松了许多,并没有出现原剧中的被欺负。

不过,阿甘还是特别的喜欢奔跑,或许这就是《阿甘正传》的主旨思想。

……

然而,真正让老师们和部分高年级学生对他刮目相看的,并非他的武力,而是他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学习成绩。

一年级的课程对于拥有成年灵魂和超越时代知识的苏宁来说,简单得如同呼吸。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或傲慢,反而在课堂上显得异常专注。

无论是拼写、算术还是简单的自然科学,他总能迅速理解并给出完美答案。

第一次课堂测验,他用了不到十分钟就交卷,结果是满分。

第一次期中考试,依旧是满分。

期末考试,毫无悬念,还是满分。

所以不仅总能拿到满分,卷面还永远保持得干净整洁,字迹工整。

他的作业也永远是范例,逻辑清晰,步骤完整。

“甘太太,您的儿子苏宁真是个天才!”班主任怀特女士在一次家长会后,激动地握着弗勒斯·甘太太的手,“我教书十几年,从未见过思维如此敏捷、基础如此扎实的孩子!他学东西太快了,我们甚至需要考虑给他提供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

很快,“那个中国小子是个天才”的说法,就和“他能徒手掰弯钢铁”一样,在校园里流传开来。

这种“文武双全”的形象,让苏宁彻底站稳了脚跟,甚至收获了一些出于对“强者”和“智者”本能崇拜的小追随者。

而更让弗勒斯·甘太太感到欣慰的是阿甘的变化。

在苏宁来到这个家庭之前,阿甘在学校里几乎是隐形人,或者说是被嘲弄的对象。

实在是他的智商和腿箍让他显得格格不入,学习也异常吃力。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每天晚上,在完成民宿的杂务后,苏宁会主动承担起“辅导”阿甘功课的任务。

他有的是耐心,会用最简单直白、甚至画图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给阿甘讲解那些对阿甘来说如同天书般的字母和数字。

就像是一名资深的特殊教师,清楚的了解阿甘的心理,也从来不把阿甘当成弱智。

“阿甘,看,这个‘A’,像不像一个尖尖的小房子?”

“1+1=2,就像你有一个苹果,我再给你一个苹果,你现在有几个苹果?”

阿甘或许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逻辑,但在苏宁这种形象化、重复性的教导下,他竟然也慢慢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因为有苏宁这个“保护神”哥哥在。

学校里再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欺负阿甘,这让他对学校也不再那么的恐惧,能够以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去接触学习。

在美国五六十年代这种更注重参与和快乐、学业压力远不如后世的“快乐教育”氛围下。

阿甘那原本属于“边缘水平”的智商,在苏宁的耐心辅导和保驾护航下,竟然也能勉强跟上课程进度。

甚至偶尔能在某些死记硬背的科目上拿到“B-”或者“C+”这样的成绩。

这在这个时代的小学里,已经算不上是“差生”,甚至可以说比不少只知道疯玩的孩子要强,堪称快乐教育体系下的“佼佼者”了。

看着阿甘每天能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和苏宁一起去上学,看着阿甘带回来的作业本上不再是满眼的红叉,而是开始出现一些表示正确的对勾和及格的分数,弗勒斯·甘太太的心里就像是打翻了蜜罐,甜得发颤。

她无数次在心里感慨,看着正在灯下耐心教阿甘拼写、侧脸在灯光下显得异常沉静可靠的苏宁,一股难以言喻的庆幸和感激涌上心头。

“上帝啊……”她常常在睡前祷告时,会额外加上一句,“感谢您将苏宁带到我们身边。他一定是您派来守护阿甘的天使。”

她无比确信,当初那个看似冲动的、前往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的决定,是她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最幸运的决定之一。

苏宁的到来,不仅没有成为负担,反而像是给这个家注入了一股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照亮了阿甘原本可能灰暗的童年,也让她肩上的重担,减轻了许多。

这个东方男孩,用他的方式,牢牢地守护着这个家,也悄然改变着每个人的命运轨迹。

光是她们家民宿如今火爆的生意,都是得益于苏宁精湛的厨艺。

……

自从第一次校车的相遇后,珍妮·库伦和阿甘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纯真而牢固的友谊。

珍妮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嘲笑阿甘的腿箍和迟钝,反而觉得他善良、真诚,和他在一起很安心。

而阿甘,则本能地被这个金发碧眼、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的小女孩所吸引。

他们几乎形影不离。

在学校里,珍妮会帮动作缓慢的阿甘拿作业本;放学后,两人常常一起坐在甘太太家门前的秋千上,阿甘听着珍妮轻声哼唱民谣,或者结伴在附近的田野里漫无目的地散步。

再加上后来加入的、性格憨厚的小胖子戴维斯和机灵的比利,阿甘不仅不再孤单,甚至拥有了一个小小的、温暖的朋友圈。

弗勒斯·甘太太看到儿子能拥有正常的社交,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然而,细心的苏宁却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

珍妮虽然和阿甘在一起时笑容明媚,但偶尔,她的眼神里会闪过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忧郁和恐惧,尤其是在下午放学,必须回家的时候。

她白皙的手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明显的青紫痕迹。

当被问及时,她总是慌乱地拉下袖子,支支吾吾地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

更让苏宁警觉的是,他从其他孩子的只言片语和镇上一些模糊的流言中,拼凑出关于珍妮父亲老库伦的一些不好的风评。

那是一个酗酒、脾气暴躁、游手好闲的男人。

结合脑海中关于《阿甘正传》原著的记忆,苏宁几乎可以肯定,那个隐藏在库伦家破旧房子里的黑暗秘密正在发生……

珍妮的父亲,那个禽兽不如的家伙,正在对自己的女儿们实施猥亵。

这个认知让苏宁感到一阵恶心和愤怒。

所以,他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珍妮,这个阿甘生命中最重要的白月光,继续生活在那样的地狱里。

不过,苏宁没有打草惊蛇,也没有告诉懵懂的阿甘。

在一个晚上,帮甘太太收拾完厨房后,他找了个机会,用尽量符合他年龄、但足够清晰的语言,对甘太太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妈妈,”苏宁仰起头,表情严肃,“我有点担心珍妮。”

“怎么了,宝贝?”甘太太擦着手,关切地问。

“珍妮她好像很害怕回家。我看到她手臂上有伤,她说是不小心摔的,但看起来不太像。”苏宁斟酌着词句,“而且……我听到一些年纪大的孩子在悄悄说,说珍妮的爸爸……他喝醉后,会对珍妮和她的姐姐……做很坏很坏的事情。”

他没有使用过于成人的词汇,但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

弗勒斯·甘太太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作为一个母亲,她立刻明白了苏宁话语中隐含的可怕信息。

她的脸色先是变得煞白,随即因极度的愤怒而涨红。

“上帝啊!那个该死的畜生!”甘太太猛地攥紧了手中的抹布,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她无法想象,那个看起来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竟然在家里遭受着如此非人的折磨。

她立刻联想到了珍妮偶尔流露出的恐惧和身上的伤痕,一切都对上了!

没有任何犹豫,弗勒斯·甘太太展现出了她性格中果决和勇敢的一面。

她甚至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即就拿起了电话,拨通了绿茵镇警局的号码。

甘太太用清晰而愤怒的语气,向接线的警长报告了她从儿子那里听来的、以及她自己观察到的关于库伦家的可疑情况,强烈要求警方立刻介入调查,保护那两个可怜的女孩。

警方接到举报后,相当重视。

尤其是在这个相对封闭和保守派的小镇,此类家庭丑闻一旦曝光,影响极为恶劣。

他们迅速出动,前往库伦家进行调查。

后续的事情进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在警方的询问和检查下,珍妮和她姐姐身上的伤痕以及她们恐惧的眼神,都成为了无声的控诉。

加上可能的其他证据和邻居的侧面证词,珍妮的父亲,老库伦,很快被逮捕,并以猥亵儿童等多项重罪起诉,最终锒铛入狱,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珍妮和她的姐姐,则由社会福利机构介入,被紧急安置,最终送到了她们在另一个州、相对慈祥的祖母身边抚养,彻底脱离了那个如同噩梦般的原生家庭。

这件事在绿茵镇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很多人都为库伦家的女孩们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勇敢举报、伸张正义的弗勒斯·甘太太充满了敬意。

阿甘并不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珍妮突然搬家了,离他们家更近了。

弗勒斯·甘太太在处理完这一切后,看着身边沉静的苏宁,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再次深深感到,收养这个孩子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他不仅守护了阿甘,甚至凭借着他的细心和勇气,间接拯救了珍妮的人生。

这个家,因为苏宁的存在,仿佛真的拥有了守护天使。

……

随着年级的增长,苏宁在绿茵镇小学的“传奇”并未仅仅停留在满分的试卷和捏弯的座椅上。

他的光芒开始辐射到更广阔的舞台,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区级、州级的比赛活动,成为了绿茵镇小学有史以来最耀眼的“获奖专业户”。

数学竞赛是他的第一个战场。

当其他孩子还在为四则运算和基础几何绞尽脑汁时,苏宁已经能轻松应对那些涉及逻辑推理和初步代数思维的题目。

在阿拉巴马州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苏宁毫无悬念地夺得了金牌,解题思路之清晰、步骤之简洁,让评委们都赞叹不已,认为他拥有“天生的数学头脑”。

紧接着是拼字蜜蜂大赛。

这对于拥有强大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的苏宁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苏宁不仅准确拼写出所有考纲内的单词,甚至在冠军争夺战中,面对裁判给出的超纲冷僻词,他也能稍加思索后,清晰、准确地将字母一个不差地拼读出来,轻松摘得桂冠。

此外,在自然科学展览会上,他制作的关于“简单机械原理与能量转换”的模型,构思巧妙,演示清晰,远超同龄人甚至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范畴,荣获了最佳项目奖。

甚至在州级举办的小学生征文比赛中,苏宁以一篇视角独特、语言流畅、思想深度远超年龄的短文,描述了他眼中“家”的意义与守护,文中隐晦地融入了对甘太太、阿甘以及这个温暖小家的情感,打动了评委,获得了特等奖。

一座座奖杯,一张张奖状,被苏宁带回学校,陈列在校长的办公室里,也印在了绿茵镇所有居民的心中。

校长和老师们提到他,无不面带自豪的笑容;镇上的居民们在杂货店或邮局遇到甘太太,总会由衷地夸赞:“甘太太,你们家苏宁真是了不得!又给咱们绿茵镇争光了!”

他的名字,“Suning  Gan”,开始频繁出现在阿拉巴马州的教育简报和地方报纸上。

“绿茵镇小学的天才华裔少年”、“来自东方的神童”、“全能型学霸”……这些称号不胫而走。

苏宁不再仅仅是绿茵镇的骄傲,更成为了阿拉巴马州小负盛名的天才儿童。

在这个美国保守派的大本营,一个东方小孩出名了。

许多其他城镇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听说在绿茵镇这样一个小地方,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孩子。

甚至偶尔会有州府的记者或教育官员慕名而来,想要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少年。

面对这些荣誉和关注,苏宁始终保持着超乎年龄的平静和低调。

他将奖杯和奖状都交给甘太太保管,仿佛那些只是他顺手完成的小任务。

在学校的苏宁,依旧是那个会耐心辅导阿甘功课的哥哥,会在有人试图嘲弄阿甘时,用一个平静的眼神就让对方噤声的守护者。

弗勒斯·甘太太看着满柜子的荣誉,常常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无比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这个从天而降的儿子,带给这个家庭的,早已远超她的想象。

苏宁不仅改变了阿甘的命运,如今,更是用自己的才华,让“甘”这个姓氏,在阿拉巴马州崭露头角。

阿甘虽然不太明白那些奖杯的具体含义,但他知道哥哥很厉害,所有人都夸哥哥。

阿甘总是傻呵呵地笑着,为哥哥感到高兴,并以拥有这样一个哥哥为荣。

在苏宁耀眼的光芒庇护下,阿甘的童年,也因此多了许多平静和快乐。

苏宁正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在这个时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早慧而卓越的青春篇章。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885905/87253180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