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进步
接下来的时间,赵煦开始进入挂机状态。
政务基本甩给吕公著、蒲宗孟为首的都堂班子——他们两个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蒲宗孟,干劲十足,精力充沛。
也就是贪点、爱享受一些。
这算问题吗?
撑死也就是个毛病!
赵煦只要把好度,时不时敲打敲打一下就行了。
何况,蒲宗孟下面,还有一堆的眼睛在盯着他。
特别是都堂的旧党执政们。
都想搞死他,自己上位。
御史台的御史们,更是眼睛都盯着蒲宗孟。
就想搞个大新闻,踩着这位在士林声名狼藉的右相上位。
所以,蒲宗孟是战战兢兢。
根本不敢留什么把柄给人抓!
这反倒是让都堂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在都堂之外,文彦博、冯京、张方平,却是春风得意,开始焕发出第二春了!
每天都有着来自天下州郡的门生故吏们,排着队,拿着各种礼物上门问好。
都想着在未来的【元祐大典】书局之中,混一个好位置,占一个好坑。
没办法!
这些官员,基本都在六十岁以上。
仕途是没什么指望了。
升也升不上去了。
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了不起,致仕的时候再升一级,临了再拿个好听点的贴职,然后就可以带着一个品级比较高的祠禄官回家养老了。
哪成想,朝廷出了个圣天子!
一口气拿出了数百万贯的经费,拜三位元老,统筹成立【元祐大典书局】。
直接就要以举国之力,来修一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的煌煌巨著。
此,天下文坛之盛世!
汉唐未有也!
只要参与其中,留下姓名。
那么……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可期也!
消息传出,天下州郡震动!
无数盘亘在州郡通判、知州、推官位置上的老文官们,迅速行动起来。
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找门路。
一下子,困扰大宋官场数十的——官员老龄化问题,似乎迎来了解法。
随着这些老官僚们,纷纷表达,想进【元祐大典书局】的态度。
吏部的工作压力,瞬间减轻。
几百个坑一下子出来。
王子韶每天都是笑着醒来的!
在朝野的纷纷扰扰中,赵煦有条不紊的推进着自己的事情。
依旧是每隔五天,出宫到开封府的各官署视察一次。
听取街道司、店宅务、都商税院等重点部门的负责人的意见。
然后时不时的还要到专一制造军器局视察。
听取沈括和相关官吏的汇报,他将重点放在了火药司、琉璃司、造纸司上。
事实证明,科学技术这种东西,是唯物的。
只要你舍得投入,且方向正确。
那就一定能见到成果!
尤其是在最初的拓荒时代!
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如此,在现在的大宋也依旧如此。
于是,几乎所有赵煦关注的项目,都有着巨大的进步。
火药司方面,新的颗粒火药配方,新的炮用青铜,都被研发了出来。
同时,铁范铸炮技术,也在稳步研发。
在琉璃司方面,得益于巨大的内需以及辽国的需要。
玻璃产业,欣欣向荣,利润猛猛增长。
靠着氪金,第一支单筒望远镜被工匠们磨了出来。
监天司若获至宝,苏颂更是在使用过后,立刻要求在元祐浑运台里,增加天文观测用的望远镜设施。
赵煦对此,自然从善如流。
预计到六月,就能有第一台天文观测用的望远镜了。
就是不知道,当大宋的天文学家们,通过望远镜看到月球上的陨石坑,土星旁边的土星环的时候,会是个怎样的表情?
而这必然会冲击,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
不过,没关系。
宋儒信这个的不多!
天人感应理论,之所以还有生命力,纯粹是因为,士大夫们需要这玩意来钳制皇权。
当然,考虑到思想动荡的破坏。
赵煦不打算对天文望远镜进行什么宣传,只在内部试用。
然后慢慢的,让士大夫们去接触。
温水煮青蛙嘛!
而在所有项目中,进展最大,进步最多的,无疑是造纸司了。
主要是造纸司,现在的应用场景太多、太广了。
造纸司,负责的是纸张的研发、改进以及油墨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
而,现在汴京城对更好的纸张以及更好的印刷技术的需求,是元丰八年的数十上百倍!
旁的不说,单单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的发行量,就足以养活造纸司上下了。
更不要提,宋辽交子的大量发行。
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纸张以及油墨、印染、防伪技术的需求。
这一切的一切,使造纸司的规模,在三年间,膨胀了十倍!
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各种技术工匠、雇工数千人,上下官员三百多人的庞大机构。
在赵煦的重赏之下,几乎每个月,造纸司都能上报一项或者多项新技术。
新型纸张、新型油墨、新的活字技术……
疯狂迭代之下的结果就是,如今的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都已经用上了铅活字的印刷机器。
其技术水平,大概类似于欧洲的古登堡印刷机。
正是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汴京新报的发行量不断突破新高。
如今,最高日发行量已经达到了十万份!
辐射了整个开封府!
还随着各地商贾,流向了天下州郡,乃至于辽国、西夏、青唐吐蕃、交趾、西南五姓蕃、大理国等。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成绩如此突出。
赵煦自然不得不赏!
于是,在五月庚午(25),降出诏书——沈括本官自朝请大夫(正六品)为中散大夫(从五品),进龙图阁学士,进封会稽郡开国公,加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至此,沈括的官爵勋禄,终于回到了元丰二年,永乐城之败前的水平。
同时,赵煦还加封沈括的妻子张氏为临安郡夫人。
相比起对沈括的加封,无疑,赵煦对其妻子的加封,更让沈括欢喜。
这从沈括第一时间的反应就能看出来——他在入宫谢恩时,特别感谢了赵煦对其妻子的加封。
这就是实在是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须知,大宋制度,命妇的加恩,在理论上都是由皇后/太后的名义下达的。
所以,一般来说,谢恩的话,是命妇入宫到皇后/太后面前谢恩。
不需要臣子专门给皇帝谢恩。
而沈括此举,无疑是赤裸裸的暴露了他气管炎的本质。
让朝野上下,取笑了好久。
沈括【沈季常】的诨名更响亮了,其妻张氏的名声,难免受到了影响——总有些眼红的,喜欢风言风语,以贬损他人为乐。
更有御史,因此弹劾沈括和妻子张氏,理由是——夫纲不正,有损朝廷颜面。
其妻张氏更是被扣上了‘悍妇’、‘凶妇’、‘无命妇之体’等帽子。
赵煦见了,只是笑笑就提笔批复:他人夫妻内宅画眉为戏,卿何故如此刻薄?
并在劄子的贴黄上,御批了一行朱字:国家以俸禄养尔御史,乃为匡正朝政得失、针砭大臣施政,非为窥他人家宅事也!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袒护沈括了。
沈括得知后,自然是连忙入宫拜谢。
当然了,赵煦也不是白白的帮沈括的。
这不,沈括出宫的时候,他的脑袋上就多了一个差遣——提举翰林天文院!
同时,他还多了一个任务——组织翰林天文院的天文官,收集民间、官方的观星术并结合指南针,制造一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观测星像,确定自身方位以及目标方向的设备。
这是未来远洋航行所必须的东西。
六分仪,赵煦暂时还不敢奢望——先把郑和时代的牵星板搞出来!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9/11471579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