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小当事了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去了一周。
南锣鼓巷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只是95号院愈发沉寂,像一口被抽干了活力的枯井。
贾张氏的骂声少了,或许是骂累了,或许是意识到咒骂无法唤回远走的人,转而化作更深的埋怨和嘀咕。
秦淮茹更加沉默,上下工像一具移动的影子,眼神里的空洞让人看了心惊。
棒梗依旧上下班,但眉宇间添了份以前没有的阴郁和烦躁。
槐花则更加小心翼翼,像个惊惶的小兽。
陈小满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变化。多数时候,他待在南锣鼓巷93号院里,沏一壶茶,翻看那些纸张泛黄、散发着淡淡药味的医书。
这是他早年学医时养成的习惯,至今未改,算是在商海浮沉中寻得片刻宁静。
有时,集团公司穿着整齐衬衫、夹着公文包的年轻办事员会骑着自行车送来一叠叠报表和文件,他便戴上眼镜,仔细审阅,然后用那支用了多年的钢笔,在需要的地方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神色平静,看不出波澜。
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揣着件事。
就在昨天,他接到了从上海办事处打来的电话。
负责人老李语气平常地汇报完工作后,略带迟疑地提了一句:“陈总,前两天有个小姑娘来应聘流水线女工,看着年纪不大,挺瘦弱的,但眼神挺倔。登记的名字叫‘贾当’,听口音是北边来的……
我记得您前些天好像提过一句,让留意有没有从京城过去的、姓贾的姑娘……”
陈小满握着话筒的手紧了紧,语气却听不出丝毫异常:“哦?是么,人怎么样?”
“看着挺能吃苦的样子,就是没什么经验。
按规矩招进来了,安排在包装车间。”老李汇报道。
“嗯,知道了。
按普通员工对待就行,不必特殊照顾,但也别让人欺负了生手。”陈小满的声音平稳如常,“规矩要讲,该给的工钱一分别少。”
“明白,陈总。”
挂了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陈小满在电话机旁静坐了片刻。
上海,不是他最初猜测的广州或深圳,但也好,那边的厂子管理更规范些。
人找到了,安全,有了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他心里那一点点悬着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但他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他不会告诉妻子安雨琪,雨琪心软,知道了难免会流露痕迹,若是让隔壁敏锐的秦淮茹察觉到一丝半点,反而是麻烦。
他更不会告诉95号院的任何一个人,贾张氏的胡搅蛮缠、棒梗那点可怜又可笑的自尊心、乃至秦淮茹那份绝望的母爱,都可能因为这一点消息而变得不可控,反而可能坏了小当好不容易挣来的出路。
就让她在那里,靠自己的力气,重新开始吧。
陈小满想着。
他能做的,也仅是在不惊动她的前提下,确保她在那偌大的城市里,不至于陷入绝境而无人知晓。
这或许是一个旁观者,能给予的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尊重了。
他收起思绪,重新拿起手边的医书,目光落在泛黄的纸页上,仿佛刚才那个电话从未响起。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书房的地面上,安静地移动着光影。
93号院一如既往的宁静,仿佛什么秘密都不曾藏匿。
只有陈小满自己知道,关于南锣鼓巷95号院贾家出走的那个小女儿的下落,成了他缄口不言、独自封存于心的一件事。
日子,就这样继续流淌下去。
日子如秋日里什刹海的水,表面平静,底下却自由流动。
转眼又过去了大半个月,秋意渐浓,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飘落。
95号院里,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似乎被时间磨钝了些,转化为一种更沉闷、更认命的压抑。
贾张氏不再整天咒骂,但看谁都更像欠了她三百吊,对秦淮茹和槐花的挑剔变本加厉,仿佛小当的出走全是她们的过错。
棒梗依旧上下班,但回家更晚,话更少,有时带着一身酒气。
秦淮茹像个被抽空芯子的稻草人,机械地上工、做饭、收拾,只是眼里的光再也亮不起来了。
槐花愈发沉默瘦小,在这个家里,她连大气都不敢喘。
93号院这边,陈小满的生活节奏依旧。
看书,看报表,签字。
偶尔和安雨琪聊起儿子们的来信,中华在异国他乡适应得不错,瑞华则在清华如鱼得水。
他们默契地很少提及隔壁,那家的愁云惨雾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了两个世界。
但陈小满心里那根关于小当的弦,一直没松。
他每隔几天,总会找个由头往上海办事处打个电话,听负责人老李汇报工作,末了,总会看似不经意地问一句:“厂里最近都还平稳吧?新工人上手怎么样?”
老李是精明人,自然明白老板的关切点在哪里,每次都会例行公事般汇报:“都挺平稳的,订单充足。
新工人……
嗯,包括那个北边来的小贾,干活还算踏实,就是性子独,不怎么合群,下班就回宿舍待着。”
“嗯,踏实干活就行。”陈小满得到想知道的,便不再多问。
这天下午,秋阳暖煦,陈小满正坐在院里的藤椅上翻看一本药材图谱,安雨琪在旁边织着毛衣。
院门被轻轻推开,槐花端着一个粗瓷碗,怯生生地挪进来。
“安姨,陈叔……”她声音细弱,“我妈……我妈腌了点雪里蕻,让给您家送点尝尝咸淡……”
碗里是碧绿诱人的咸菜,透着股清香。
安雨琪连忙放下毛线活接过来:“哎哟,谢谢你了槐花,也谢谢你妈。
你妈手艺最好,这看着就香。”她看着槐花苍白的小脸,心里不是滋味,“快,进来坐会儿,吃块点心。”
槐花慌忙摆手:“不…不了,安姨,我得回去了,奶奶等着我熬粥呢。”
她说着,眼神却下意识地飞快瞟了一眼陈家整洁温馨的院落,以及陈小满手边小几上那杯冒着热气的茶和翻开的厚书,那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和茫然。
陈小放下书,和蔼地问:“槐花,最近家里都还好?”
槐花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还……还好。”
声音里没有一点“好”的意思。
“你哥呢?工作还顺心吧?”
“哥……哥他挺好的。”槐花的头垂得更低了。
陈小满心里明镜似的,不再多问,从旁边拿过一包点心,塞到槐花手里:“拿回去和你妈一起吃,跟你妈说,有空过来坐坐。”
槐花捏着点心,眼圈微微泛红,低声道了谢,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匆匆走了。
安雨琪看着她单薄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叹了口气:“这孩子……真是遭罪,淮茹也是,看着比上次见又老了好几岁。”
陈小满重新拿起书,目光却落在书页上的某个虚点,没有聚焦。
槐花那羡慕又茫然的眼神,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他想到远在上海工厂流水线前可能同样茫然却倔强的小当,想到棒梗的浑噩,贾张氏的刻薄,秦淮茹的麻木。
一家子人,像是被无形的绳索捆在一起,沉在井底。
而他,知晓其中一个女儿已然逃离,却只能冷眼旁观,甚至要帮忙掩盖这逃离的痕迹。
这种知情,让他平添了一份以前没有的沉重感。
他忽然觉得,这南锣鼓巷的青砖灰瓦,隔开的不仅仅是两个院落,更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种在时代的浪潮里奋力向前,虽有风浪却充满希望,另一种则被旧日的尘埃和自身的困顿牢牢锁住,在压抑中慢慢耗干生机。
夕阳的余晖给93号院铺上一层暖金色,安静而祥和。
陈小满却在这份安静里,品出了一丝复杂的滋味。
他合上书,对安雨琪说:“天凉了,明天让公司办事员送些好煤过来,给前院爸妈那儿也送去些。”
他所能做的,似乎也仅限于此了。
至于95号院那口深井里的冷暖,他终究是个外人。
而关于小当的秘密,他会继续守口如瓶,让它随时间慢慢沉淀,成为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一段关于这个时代和这条胡同的无声注脚。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057116/2231917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