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一处处敲
红袍天下的内部,清洗与反清洗的鏖战仍在持续。而在风暴眼中,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和州府,青石子临时驻所。
这是一间简陋的驿舍,空气中弥漫着药味和旧纸张的气息。
青石子裹着一件厚厚的旧棉袍,脸色比几年前更加苍白,咳嗽起来整个瘦削的肩膀都在颤抖。
当年的小道士不年轻了。
但他的眼神,却依旧像两把淬火的锥子,死死钉在摊开满桌的案卷上。
他面前站着几名从京师带来的年轻监察官吏,个个面带倦容,却又神情肃穆。
“总长,和州盐铁转运使王怀仁的案子,表面是挪用公款,但卑职查到,他在城西暗宅养的外室,其弟竟在漕帮担任小头目。而近年来和州漕运屡屡‘意外’沉没的官盐船,理赔的钱,最终都流入了三家背景神秘的票号。”一个年轻御史低声汇报。
青石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上一份漕运损失清单和那三家票号的户名册,声音沙哑却清晰。
“查这三家票号的东家背后是谁。另外,去查王怀仁升任转运使前,在吏部考核时,是谁给了他‘优等’的评价,还有,他那个在启蒙部当文书的连襟,也留意一下。”
“总长,您的意思是......这背后是一条线?”
另一名官吏惊讶道。
青石子剧烈地咳嗽了一阵,喘着气,冷笑。
“一只苍蝇背后,往往有一窝蛆,单打一个王怀仁容易,难的是把他背后那张互相包庇、输送利益的网,连根拔起!”
“他们以为躲在暗处,用各种关系勾连,就能高枕无忧?做梦。”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给我一处处敲,一层层剥!看看这‘高高在上’的官袍下面,到底藏了多少脓血!”
他依旧是那把最锋利的刀,即使病骨支离,也要斩向最坚固的腐败堡垒。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所有变质官吏的无声震慑。
京师,民会总部议事堂。
相较于青石子那边的阴郁与激烈,这里的氛围更显凝重而充满思辨的气息。
台下坐着来自全国各州府的数十名民会核心代表,台上,年仅二十五岁却已隐隐成为民会灵魂人物的陈望,正在讲话。
他穿着朴素的蓝布学生装,身姿挺拔,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最近,开封府民会收到大量举报,指控府衙工房主事孙有道贪墨河工款。”
陈望开口,声音清朗。
“证据似乎很确凿,有账本,有商人证词,群情激愤,要求我们立刻动手,拿下孙有道,以正视听!”
台下不少代表点头,跃跃欲试。
陈望话锋一转。
“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这举报来得太巧,证据也太‘完美’了?”
“孙有道此人,脾气耿直,得罪过不少人,尤其是挡了某些人插手河工款项的财路,我们若贸然动手,岂不是正中了某些人借刀杀人的下怀?”
他走到一块临时架起的木板前,用粉笔写下几个关键词。
“该不该查?该查!但怎么查?”
“里长成立的民会不是谁的刀!我们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陈望加重语气。
“别人递过来什么,我们就砍什么,那和旧时代的鹰犬有何区别?我们要查,就要查个水落石出,查清谁是真正的贪官,也要查清谁在背后煽风点火、企图利用我们!”
他指着木板。
“所以,我们的步骤应该是:第一,核实举报证据的真伪,特别是那个‘商人’的背景,他与孙有道的矛盾,以及与开封府其他官吏的关系。”
“第二,跳过孙有道,直接去查河工款项的最终流向,看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建立我们民会自己的调查程序和判断标准,不是为了抓人而抓人,是为了真相和公正!”
他环视众人,目光深邃。
“诸位,民会的权威,来自于我们的公正和智慧,而不是盲目的冲动,我们要让民会成为一汪清泉,能照出妖魔鬼怪,而不是一滩被人搅浑的污水!”
台下陷入沉思,继而爆发出热烈的讨论。
陈望在做的,是锻造民会的“魂”,让它在复杂的鏖战中保持清醒。
与此同时,红袍天下的内地,在阵痛中确实焕发着新的生机。
清晨,京畿通往直隶的官道上,不再是往日那般尘土飞扬、充斥着税卡胥吏的呵斥与商队的哀叹。
新铺的水泥路面平坦宽阔,驮着大宗货物的骡马队、装载着机具的牛车、甚至偶尔疾驰而过的黑色汽车,都行驶得颇为顺畅。
路旁新设的驿站,不仅有官办的,还有几家私人合股的“联运货栈”,伙计们穿着统一的号坎,吆喝着装卸货物,计算着里程运费,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过往的商贩脸上,少了些往日的愁苦和警惕,多了几分对行程的把握。
城外的工业区,景象更是不同往日。
几年前还只是零星几家工坊的地方,如今已连成一片。
红砖砌成的厂房高大整齐,巨大的烟囱昼夜不停地向天空吐着或浓或淡的烟柱。
厂区内,蒸汽机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传动带的摩擦声交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宣告着一种全新的力量。
工人们虽然依旧忙碌,但上下工的钟声变得规律,一些大厂门口甚至贴出了“招募熟练技工,待遇从优,包食宿”的告示。
乡间地头,变化似乎慢些,却也实实在在。
拖拉机和收割机让粮食增产的画面踏实的前行。
交了粮,农户仓里的余粮明显多了些,有胆大的开始盘算着多养几头猪,或者送家里的小子去镇上新开的识字班念几年书,说不定将来能进城里工厂谋个前程,总比一辈子土里刨食强。
城里城外的变化,也催生了许多新行当。
铁路沿线,出现了专为旅客提供食宿的“铁路旅馆”。
电报局门口,总有人排队等着给远方的亲人发一封简短的电报。
就连街角的剃头挑子,也挂起了“电推剪”的新牌子招揽生意。
学堂里,格物和医学的发展速度快的让人难以想象。
然而,在这片看似蒸蒸日上、秩序井然的景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0696/1111034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