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信任的重量
两天后,张卫东再次站在大长老办公室外,手中紧握着那份凝聚了他两天两夜心血的细化方案。
秘书推开门,大长老正站在窗前沉思。
听到动静,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张卫东手中的文件上,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首长,这是‘基石计划’的细化方案。”张卫东双手递上文件。
大长老接过文件,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戴上老花镜,开始认真翻阅。
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张卫东安静地坐在对面,观察着大长老的表情变化。
起初是平静,接着是微微挑眉,随后是越来越专注的眼神。
当看到张卫东对“基石计划”的战略分解和阶段性目标时,大长老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这是他在深入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特别是看到张卫东提出的“以商业方式进行科研”的创新思路时,大长老的眼中明显闪过一丝亮光。
当翻到那份密密麻麻的人才名单和对应的机构、研究方向时,大长老终于忍不住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卫东:
“老实告诉我,是不是早就有了这样的打算?”
张卫东心头一跳,知道这份过于成熟的方案引起了大长老的怀疑。
他立即起身,挺直腰板,语气诚恳:
“报告首长,我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火眼金睛!”说完这话,他下意识地吐了吐舌头,生怕这个比喻不够恰当。
大长老被他这个略显孩子气的动作逗得微微一笑,但眼神依然严肃。
张卫东赶紧解释:“只能说,我心里想过的事情,首长您早就在筹划了。但是,没有您这样英明的领导支持,我什么样的想法,都只能是空想。”
“你小子,竟学会拍马屁了。”大长老带着几分嗔怒说道,但语气中并无责备之意。
他放下文件,摘下老花镜,轻轻揉了揉眉心,然后重新看向张卫东,目光中满是欣赏:
“依我来看,你这个方案非常完美,反正我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了。特别是你那个以商业方式进行科研的想法,我觉得也相当不错。既能调动市场活力,又能保证国家战略方向,这个平衡点把握得很好。”
大长老站起身,走到张卫东面前,神秘而古怪地朝他笑了笑,同时在他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两下:
“当然了,关键是——我相信你!”
这五个字,如同千钧重担,压得张卫东心头一沉。
张卫东哪能不明白,这份信任背后是何等沉重的责任。
“感谢首长的信任。”张卫东郑重表态,随即又忍不住咧了咧嘴,心中暗道:您这“信任”两个字,就足以把我这把老骨头全部砸进去了!
大长老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哈哈一笑:“怎么,觉得压力大了?”
“压力确实大,但有首长的信任和支持,我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张卫东坚定地回答。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头!”大长老满意地点头,“这份方案我原则上同意。接下来,会正式下发文件,成立‘基石计划’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你任常务副组长,全权负责具体实施。”
他走回办公桌,拿起红色电话:“办公厅吗?立即安排,明天上午九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基石计划’实施事宜,请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
放下电话,大长老看向张卫东:“明天的会议上,你要做好汇报准备。有些同志可能对你的方案有疑虑,特别是关于引入商业机制这部分,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做好准备。”张卫东信心满满。
大长老点点头,语气变得深沉:“卫东啊,这个计划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明白,首长。这是关乎国运的一战,我会竭尽全力,不辜负您的信任和重托!”
走出红墙,张卫东深吸一口气。
京城的天空格外湛蓝,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摸了摸肩膀上刚才被大长老拍过的地方,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回到临时办公室,张卫东立即投入工作。
他首先要做的,是准备明天会议的材料,特别是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质疑,准备充分的论证和数据支持。
夜深人静,张卫东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
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数据,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考。
这份信任太重,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二天上午九点,中枢会议室内,气氛庄重严肃。
大长老亲自主持会议,各部委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
当张卫东走进会议室时,能明显感受到各种复杂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以为然。
“开始吧。”大长老简洁地宣布。
张卫东站起身,走到投影前。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领导,然后开始了他的汇报。
两个小时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逻辑严密。
他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内需求,从技术路线讲到实施路径,从资源整合讲到风险管控。
当讲到引入商业机制进行科研攻关时,果然有几位负责人提出了质疑。
“张副主席,科研攻关特别是基础研究,历来是国家投入为主。引入商业机制,会不会导致研究方向过于功利化,忽视长远基础研究?”一位部委领导问道。
张卫东从容应答:“李部长的问题很关键。我们的方案是分类施策。对于短期内难以看到商业回报的基础理论研究,完全由国家投入;对于有明确应用前景的技术攻关,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既能保证国家战略需求,又能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他调出一张图表:“以芯片为例,28纳米制程的产业化,完全可以由企业牵头,国家以政策、采购订单等方式支持。而7纳米以下更先进制程的前瞻性研究,则由国家实验室主导。”
又有一位领导问道:“关于人才引进,你名单上的这些人,很多目前并不出名,如何确保他们能担此重任?”
张卫东微微一笑:“王部长,人才的价值不在于名气,而在于能力和潜力。我提出的这些人选,都是经过充分调研和评估的。比如李易博士,虽然目前名气不大,但他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上的造诣,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们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个别人身上,而是构建一个人才体系,通过良性竞争和协作,激发整体创新活力。”
问答环节持续了一个小时,张卫东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他对计划的深入思考和周全准备。
最终,大长老总结发言:“卫东同志的方案,思虑周全,切实可行。‘基石计划’事关国家未来,各部门要全力配合,不得推诿塞责。”
他看向张卫东,目光中充满信任和期待:“卫东同志,中枢领导对你寄予厚望。放手去干吧,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汇报。”
“是,首长!”张卫东起身,郑重承诺。
会议结束后,几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领导也走上前来,与张卫东握手致意。
“张副主席,后生可畏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领导拍着他的肩膀,“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回到办公室,张卫东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信任的重量,此刻真实地压在他的肩上。
但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的背后,有最高层的支持,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大祖国。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王哲的号码:
“王哲,准备一下,我们的战场,要扩大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120548/4387420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