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 > 第七十六章 异世界

第七十六章 异世界


夜深人静,苏宁躺在锦榻上,却毫无睡意。

作为穿越者的他,正在反复推敲着一个让他细思极恐的细节。

“洪武十一年,常氏难产而亡……”他在心中默算着时间线,“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吕氏就被扶正为继妃。”

这完全不合礼制。

按照明代礼法,太子妃薨逝,至少要服丧一年才能立新妃。

更何况……

“吕氏的父亲吕本,恰恰也是在那个时候去世的。”苏宁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回忆起《明史》中的记载:吕本,原为元朝官员,归附明朝后官至太常寺卿,却在洪武十一年初突然病故。

而就在吕本去世后不久,其女吕氏就被立为太子继妃。

“无兄无弟,吕家已然绝嗣……”苏宁轻声自语,“这样的家世,简直是为太子妃这个位置量身定做的,未来做了皇后绝对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事情,至于朱元璋最为忌惮的淮西勋贵也别想兴风作浪。”

所以此刻,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朱元璋为何要打破礼制,在太子发妻新丧、儿媳父丧未过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将太子侧妃吕氏扶正。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范外戚干政和淮西勋贵!

常氏的背后,是盘根错节的淮西勋贵集团。

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虽已病故,但其旧部在军中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更不用说如今正如日中天的蓝玉,作为常遇春的内弟,在军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若是常氏还在,朱允熥这个嫡次子的地位将稳如泰山。

淮西勋贵必然会全力支持这个流淌着常氏血脉的皇孙。

但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的。

“好一招釜底抽薪……”苏宁不禁为这位皇祖父的政治手腕感到心惊。

选择吕氏,可谓一举三得:其一,吕家已然绝嗣,彻底杜绝了外戚坐大的可能;其二,吕氏出身文官系统,天然性的获得文官集团的支持,可以借此平衡淮西武将集团的势力;其三,吕氏所出的朱允炆,与军方毫无瓜葛,正合朱元璋制衡之道。

窗外传来巡夜侍卫的脚步声,苏宁立即闭上眼睛假寐。

待脚步声远去,他才重新睁开双眼,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处境有多么凶险。

不仅是不受宠那么简单,而是从一开始,他就站在了皇祖父权力布局的对立面。

“常氏的‘难产而亡’,真的只是意外吗?”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闪过。

他回忆起史书中那些语焉不详的记载:常氏生产时,宫中御医尽数在场,却依然无力回天。

而就在她去世后不久,几位负责接生的御医也相继“病故”。

苏宁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巧合,那么他现在所处的东宫,简直就是龙潭虎穴。

……

次日清晨,吕氏照例前来探望苏宁。

今日的她穿着一身素雅宫装,发间只别着一支白玉簪,显得格外端庄。

“允熥昨夜睡得可好?”她温柔地抚摸着苏宁的额头,眼神中满是关切。

若是从前那个天真顽劣的朱允熥,恐怕真的会被这份“母爱”所感动。

但现在的苏宁,却从她眼底深处看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算计。

“多谢母妃关心,允熥睡得很好。”苏宁乖巧地回答,同时仔细观察着吕氏的反应。

果然,在听到“母妃”这个称呼时,吕氏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虽然很快恢复了温婉的笑容,但那一瞬间的不自然,没有逃过苏宁的眼睛。

“那就好。”吕氏轻轻整理着苏宁的衣领,“你父王今日要去视察京营,允炆也跟着去了。你病体未愈,就在宫中好生休养。”

苏宁心中冷笑。

这番话表面上是关心,实则是在提醒他:太子更看重朱允炆这个儿子。

待吕氏离开后,苏宁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那个四岁孩童的稚嫩面容。

“既然让我来到了这个时代,成为了你……”他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道,“那我就不会任由历史重演。”

他知道,想要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深宫中活下去,就必须尽快成长起来。

不仅要摆脱顽劣的形象,更要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和价值,让朱元璋看到,他苏宁才是最适合继承大明江山的人选。

“淮西勋贵是危机,但也是我最大的助力。”他的眼神变得坚定,“关键在于,如何让皇祖父相信,我能够驾驭这股力量,而不是被其反噬。”

远处传来号角声,那是京营操练的信号。

苏宁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在这个真实的大明洪武年间,一场关乎生死与权力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

奉天殿侧殿,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太子朱标侍立一旁。

当内侍通报皇孙朱允熥觐见时,朱元璋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仍未离开手中的奏本。

“孙儿叩见皇祖父,叩见父皇。”一个稚嫩却异常沉稳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朱元璋这才抬起头,打量着跪在殿中的小皇孙。

只见苏宁虽然面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清明,举止有度,与从前那个顽劣模样判若两人。

“起来吧。”朱元璋放下朱笔,“听说你大病初愈,可还有哪里不适?”

“回皇祖父,孙儿已无大碍。”苏宁站起身,却仍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只是……孙儿有一事禀报。”

朱元璋微微挑眉:“何事?”

苏宁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直视朱元璋:“孙儿病重之时,恍惚间见到了皇祖母和大哥朱雄英。”

“什么?!”一旁的太子朱标脸色骤变,“允熥,休得胡言!”

朱元璋却抬手制止了太子,目光锐利如刀:“继续说。”

“皇祖母对孙儿说,她与大哥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好。”苏宁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却说着令人震惊的话语,“那里有无马自行的铁车,有载人翱翔天际的铁鸟,还有通体琉璃、高耸入云的建筑。”

朱元璋的瞳孔微微收缩,但面上仍不动声色:“还有呢?”

“皇祖母说,那个世界没有饥饿,国富民强,红旗飘扬。”苏宁继续描述着,“大哥在那里上了公办学堂,凡是年满七岁的孩童,无论贫富贵贱,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还有三年高中、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之后便是四年大学,大学毕业后还可以考取研究生、博士生……”

“等等!”朱标忍不住打断,“什么是‘义务教育’?”

“回父王,就是由国家出资,让所有孩童都能免费读书识字。拒绝让孩子上学的父母属于有违律法。”苏宁解释道,“那里的读书人大学毕业后,不仅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朝廷为官,还可以成为工匠、商人、医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那个世界取消了农税,反而是鼓励工商,收取庞大的工商税,凡是拿薪资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朱元璋终于坐直了身子,与朱标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这些闻所未闻的概念,绝不可能是一个四岁孩童能够编造出来的。

“皇祖母还交代了孙儿一件事。”苏宁趁热打铁,跪地叩首,“她让孙儿替父王前往钟山之阳,为皇祖母守孝,为皇祖父和父王祈福。”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朱标脸色发白,急忙呵斥:“允熥!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朱元璋却缓缓起身,走到苏宁的面前,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这个孙子:“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无人教导。”然而苏宁抬起头,眼中满是真诚,“孙儿在病中迷迷糊糊去到了那个世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皇祖母说,这是上天赐予大明的启示,让孙儿代为转达。”

他继续加重筹码:“孙儿还看到,那个世界的军队装备着射程千步的火铳,武装到牙齿的战车,发射一枚便可毁天灭地的大杀器,战舰无需风帆便能日行千里。还有那里生产的大量的商品通过庞大的舰船运往世界各地,他们的皇帝……不,是领袖,是由万民推选产生的。”

“荒谬!”朱标厉声喝道,“皇位传承,岂能儿戏!”

然而朱元璋却陷入了沉思。

他回想起马皇后生前常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若真有一个万民推选领袖的世界,倒与发妻的理念不谋而合。

“允熥,你说的那个世界……”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可有什么证明?”

苏宁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孙儿醒来后,凭着记忆画下了那里的建筑。皇祖父请看,这种百丈高楼,我大明可能建造?”

纸上画着的摩天大楼让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建造了南京城墙的帝王,他太清楚这样的建筑意味着何等惊人的工艺水平。

“父皇,此子言语荒诞,不可轻信!”朱标急忙劝谏。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目光深邃地看着苏宁问道:“允熥,你果真要去钟山为你皇祖母守孝?”

“是。”苏宁坚定地回答,“皇祖母说,这是为父王和皇祖父积福,也是为大明和孙儿自己祈福。她说孙儿命运多舛,身在皇家很难善终!虽然孙儿不太明白这些道理,既然是皇祖母的交代,故愿在钟山结庐而居,潜心修学,他日或许可将那个异世界的智慧带回我大明。”

这一刻,朱元璋心动了。

若苏宁所言属实,那他将是大明通往那个神奇世界的唯一桥梁。

而且让他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也确实能避免许多麻烦。

“准了。”朱元璋终于做出决定,“朕会命人在钟山之阳为你修建居所,并拨一队侍卫保护你的安全。”

“谢皇祖父成全!”苏宁重重叩首,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离开皇宫这个牢笼,他才能在暗处积蓄力量,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而那个虚构的“异世界”,将成为他最好的保护色。

待苏宁小小的身影退下后,朱标忧心忡忡地问道:“父皇,您真的相信允熥这些荒诞之言?”

朱元璋望着殿外远去的小小背影,意味深长地说道:“是真是假,日后自见分晓。但允熥这孩子……确实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而在朱元璋看不到的角度,已经走出殿外的苏宁,嘴角扬起一抹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冷笑。

“第一步,成功了。”

……

待苏宁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朱元璋脸上的凝重瞬间化为冰寒。

他缓缓踱步至御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案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父皇,”朱标终于忍不住开口,“您真的相信允熥的那些话?什么异世界、铁鸟飞天……这分明就是……”

“分明就是有人教唆。”朱元璋冷冷接话,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标儿,你还是太过仁厚了。”

他转身凝视着太子:“你以为朕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鬼话?但你要明白,不论隐藏在幕后之人的目的是什么,总要顺着对方的想法往下走,才能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朱标神色一凛:“父皇的意思是……”

“一个四岁的孩子,大病一场后就能说出‘义务教育’、‘万民推选’这等惊世骇俗之言?”朱元璋冷笑一声,“更不用说那些铁车、高楼大厦的细节了。这背后若是无人指点,朕把这张龙椅送给他坐!”

殿内的烛火摇曳,映得朱元璋的脸色明暗不定。

“儿臣愚钝。”朱标躬身道,“只是这幕后之人,为何要编造这等谎言?让允熥去钟山守陵,对他们有何好处?”

“好处?”朱元璋眼中寒光乍现,“标儿,你忘了,允熥是咱的嫡孙!你的嫡次子!开平王常遇春的外孙!永昌侯蓝玉的外甥孙!郑国公常茂的外甥。”

他重重一掌拍在御案上:“这帮淮西的老兄弟,仗着开国的功劳,越来越不安分了!李善长那个老狐狸,表面上致仕归乡,暗地里却还在结党营私。蓝玉更是嚣张跋扈,在军中拉帮结派!他的那些义子只尊蓝玉之令,对皇权却是没有任何的敬畏之心。”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父皇是怀疑……是淮西勋贵在背后操纵?”

“除了他们,还有谁会费尽心机在允熥身上做文章?”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寒冰,“他们这是看准了允熥嫡出的身份,想要扶植一个与他们亲近的皇子!”

他在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带着杀机:“常遇春死了,他们就想通过允熥重新掌控兵权!蓝玉是他舅公,常茂、常升和常森是他舅舅……这盘棋下得可真够深的!”

朱标脸色发白:“可是父皇,既然知道他们的阴谋,为何还要答应让允熥去钟山?这不是正中了他们的下怀?”

“哼!”朱元璋停下脚步,嘴角泛起一丝冷酷的笑意,“朕就是要看看,他们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允熥离开皇宫,正好让这些牛鬼蛇神都跳出来。”

他走到朱标面前,语重心长地说:“标儿,你要记住,为君者,有时候明知是陷阱也要往里跳。只有让敌人以为得计,他们才会露出破绽。”

“那允熥他……”朱标欲言又止。

“允熥毕竟是你的儿子,朕的孙子。”朱元璋的语气稍缓,“派人暗中盯着,既要保护好他的安全,也要看看他都接触了哪些人。”

他望向殿外漆黑的夜空,声音渐冷:“若是淮西那帮人真的敢把主意打到朕的皇孙身上……就别怪咱心狠手辣了。胡惟庸的案子,看来还没让他们长够记性!”

朱标看着父皇杀气腾腾的背影,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知道,这场围绕着小皇孙的风波,很可能将会在朝堂上掀起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122669/85916800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