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777章 四方来投

第777章 四方来投


随着约战的时间越发临近。

    河南河北各地殷商贵族动作就迅速了起来。

    辛屈麾下的行人司,每天都能见到各个贵族的书信。

    他们有的是来骂人的,但更多是来探查口风的,希望辛屈这边能网开一面。

    辛屈也没说什么,只是让行人司这边下令明确之前规定。

    明年正月之前过来会盟的,可以封中原土地,否则下场不言而喻。

    这么一搞,殷商内部的贵族开始分裂了。

    有许多人去找子旬,希望子旬帮他们阻挡侵扰他们土地的蛮夷。

    毕竟辛屈最先册封的列侯、方伯们,就在他们的土地上肆虐,为了尽快获得本地控制权,他们一般不收降奴隶。

    因为列侯得到的食邑,也就一千户,其中就包括了奴隶的数量。

    眼下地方战乱不休,根本没时间种地,他们的大部分粮草,都只能依靠燕国这边的供给。

    那么,本地人口,哪怕是奴隶,打下来之后,要么被赶尽杀绝,要么就是拿着他们充抵贷款,从燕国手中换来支应他们生存在河洛的粮草。

    同时,户数不够,还能问燕国讨要额外的粮草、土地,在环境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占据土地,高筑墙、广积粮,不去直接掺和殷商与幽燕的决战。

    所以,羽附在殷商治下的贵族,大量失地,流亡进入殷地。

    殷地附近,已然水泄不通,失地贵族天天叫苦不迭,唉声叹气。

    殷商的粮草,也因此大规模的调给他们使用,但眼下他们四周全被辛屈一点点剪除了,一点增援都没有。

    彻底被困死在了富庶的核心区。

    子旬也是很头疼。

    然后他开始下意识的排斥这些失地贵族,失地贵族中的一些人眼瞅着朝不保夕,一咬牙一跺脚,带着仅存的族人,往封父跑。

    封父这边开始出现子姓子爵,但他们的封地并不在河洛,而是长城沿线北部的封邑。

    这几十年,长城沿线修了数量庞大且可观的寨子,一座能容纳一百户使用的寨子,只有区区十户维持整个寨子的运转。

    现在,这些寨子,就是他们的容身之所,同时完成对整个草原南部、长城以北的拓殖。

    作为一个地理区位在北京的政权,他需要防备的敌人就两个方向。

    草原与东北。

    因此人口就得沿着这两地布置,同时加强双方联系。

    别看现在幽燕与殷商打生打死的。

    但投奔过来的子姓贵族,往上论八代,基本上能跟辛屈沾亲带故的。

    没有这点亲戚关系,他们也不敢第一个来吃鱼。

    于是乎,封父一直到鸣条,这几个地方,随时能看到获得子爵身份的子姓贵族,蹲在市场,看着转卖过来的奴隶。

    若是发现他们的亲友,立刻出面,然后签一份契书,约定十年内还清欠债,若是十年内还不清,燕国直接问担保的贵族要。

    贵族们也不拒绝。

    毕竟贵族之间的战争失利,赎买历来是规矩。

    能不害命,才是最重要的。

    ……

    “陛下,现如今长城北部的苦寨,已经布置了不下百座,但迁徙过去的人口,连八千户都不到。我们时候增加一下数量?”

    妟淮抱着一卷文书来找辛屈。

    随着辛屈解决河洛之后,河东、河西、河南三地的军队不断汇总,辛屈在封父搭建起了临时行在,快速恢复了行政能力。

    许多事情,已经不用辛屈亲自过问了。

    但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

    辛屈闻言,拿来文书看了看后说:“八千户就够了。让他们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协助修长城吧。给他们足够的工钱,然后交给他们青贮窖的技术。”

    “啊……这……”妟淮明显一惊,他是没想到辛屈会这么决断。

    “青贮窖技术,可是我们的大杀器啊!这就给了,会不会……”

    “你小子,也别吝啬技术的传播。况且,青贮窖技术,也不完善,腐败率居高不下,但对于草原来说,有这个技术的话,能保证一个个小贵族被按住,不让他们有游牧化的可能。记住,游牧破坏力最大,其次是坐牧,接着是轮牧。

    眼下得趁着气温还尚可的时候,沿着长城北部,戈壁南部,梳理出一群坐牧贵族,将来用得上他们。尤其是——平北将军府与乌桓属国的发展迅速,没人知道他们的忠心能坚持多久。

    所以,他们得制衡。

    子姓的贵族呆在长城北,平北将军府与乌桓属国的游牧部族,再通过一点手段拉他们进入河南、淮上去打不臣服的蛮夷。

    不断完成南北的人口互换,这才是硬道理。

    你小子,未来也是一国之君,也该明白这个道理。”

    辛屈说完,将最新的一张地图递给他。

    “这是?”

    “你的封地。”辛屈笑着回答,“打完殷商,也不过是夺下了中国之君的身份。四海八荒,荒服蛮夷都得让他们知道,天朝上国。

    前段时间,畎氏送来了高原的地图,再加上这些年商队的探路,高原之上有一处高山河谷,纵八百里,横三千里,境内大小部族总计不下三万数。

    全部封给你,世袭罔替,永镇高原。”

    妟淮打开看了看,若是后世人仔细看,就会惊呼,这不就是西藏自治区的轮廓吗?

    所以,辛屈是直接将高原拆成了三份。

    当然这种地图开疆行为,也没什么时效,到时候还是要看册封过去的诸侯,给不给力。

    “我还是不明白,您为什么执着于将亲族外封边塞?”

    妟淮好奇。

    其实他更多是不理解,旁人册封诸侯,对至亲血脉,历来都是给好地方。

    结果辛屈这边反着来。

    不被他重视的人,才会塞在中心位置,越是边荒的地方,越是安排血亲贵族担任。

    凉国公封邑凉州。

    吴国公封邑扬州。

    滇国公封邑滇黔。

    再加上太子将会坐镇幽州,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表明,辛屈的封建理念,很不一样。

    “怎么说呢?镇于中原,而无精锐。”辛屈解答说,“边兵野蛮,悍不畏死,同时价格便宜。

    有兵,就很容易有钱。

    再加上军功爵制度,若是不坐北京,就很难有动武的方向。不动武,国家就很难保持战斗力。

    况且,接下来我们要修运河。

    中原居的人口越多,修运河的花销就越少。

    同时中原聚居的四夷越多,在修运河的过程中同化的速度就越快。

    我们修运河,同时也会带动治水。

    昔禹王治水,九州渐同,天下新安,万方咸宁。

    治水,并不是你说治,就能治的,若这里封赏给立功的勋爵,你要治水动地,一但开挖,河道过了你的田土,你会没有意见?

    与其跟胜利的诸部扯皮,不如将投靠过来的家伙安置在这里,然后我们推行我们的法令与制度,还有学校教习他们的过往。

    一边局限他们的发展空间,一边用治水驯化他们。

    只要他们有异动,四方之兵随时过来镇压。

    打一次他们,分镇地方的奴隶与人口就有了。

    打一次他们,本地的反抗力量就会削弱,他们就能安心给我们当输血包。

    越是中间的位置,越是不容易开拓,越是不容易开拓,他们就越只能在天下动荡期间沦为各方的血食。

    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下场——安稳的时候富可敌国,动荡的时候可口饱腹。

    这是中原的宿命。

    除非,有能人能将中原的概念扩张。

    这样中原才能安稳。”

    辛屈说完了其中问题,看向妟淮说:“况且,谁说他们能一辈子呆在中原?忘了我们的爵位制度了?他们想要保证爵位传承,惟一的办法就是参加朝廷对外的征伐。

    否则他们一代代衰弱,最后就泯然众人矣。”

    “陛下英明。”妟淮听明白了,想要保证国家的发展,是真不能轻易躲在整个国家中心的。

    因为这样,不利于开拓。

    四方都是有主之地与人,你躲在中心,还怎么保持战斗力,怎么保持发展的源动力?

    草肚皮,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好了,你去接着处理子姓贵族遣使来降的事情。将名录记下来,等到了牧野誓师决战的时候,我有用。”

    “是!”(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739099/11433968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