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7章
朱由检顿了顿,看向温体仁:“首辅,你将徐文通所请,再与三位爱卿详细说说。”
温体仁应下后,转头看向三人道:“按徐文通所说,这私营银行可助商货流通、聚拢民间闲散银钱……”
听完温体仁的介绍,暖阁内登时安静下来。
郭允厚眉头微蹙,率先开口,但语气却带着明显的疑虑:“陛下方才所言,老臣深以为然,此事确实是需要慎之又慎。”
“银钱之事,关乎国本,自古官铸官营,方显朝廷威权,太祖皇帝定制,宝钞由朝廷发行,银钱由官炉鼓铸,此乃祖宗成法,岂容民间轻易涉足?”
“若允民间自开银行,发行银票、钱钞,岂非与朝廷争利?”
“一旦其滥发凭信,致挤兑风潮,或经营不善,骤然倒闭,牵连必广,恐酿成地方民变,动摇社稷根基。”
“此例一开,后续商贾争相效仿,鱼龙混杂,国朝钱法必然大乱,朝廷管控将难上加难。”
郭允厚的意思很简单,他不支持此事。
朱由检未置可否,目光转向毕自严:“毕卿,你执掌大明银行有年,于钱法流通、银行运作体会最深,你如何看待?”
毕自严方才也认真的想了半晌,闻言,微微欠身道:“陛下,郭部堂所虑,确是老成谋国之言,民间开设银行,风险不容忽视,然则,臣以为,亦不可全然否定,若朝廷允许他们开设银行,对国朝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他稍作停顿,整理一番奏对之言,继续道:“这其一,利于聚拢民间的金银,我大明地大物博,民间富庶,尤其江南等地,承平日久,商贾云集,积储巨万金银。”
“这些金银大多窖藏于地,或仅在少数巨商间流通,未能尽用于滋生利钱、促进生产。”
“若允民间设立银行,以信誉和利息吸纳这些闲散银两,再贷放给有需之商号、作坊乃至农户,则可盘活巨量资财,加速银钱周转,于商贸繁荣、工坊兴盛,大有裨益。”
“其二,弥补官办之不足,我大明银行虽已设立,然各地分行主要集中于各府城、重镇,对于一些州县、偏远之地,力有未逮。”
“民间银行若经营得当,能够深入各地州县,以及偏僻之地,正好可填补此空白。”
“其三,这私营银行一旦放开,或许还可以促进大明银行更长远的发展。”
“大明银行独此一家,虽赖陛下圣明与朝廷支持,得以立足,然长此以往,难免有固步自封、效率低下之虞。”
“若有几家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民间银行出现,形成适度争竞,则可促使大明银行改善运营、提高效率、创新业务,于整体钱法的发展,未必不是好事。”
相比郭允厚,毕自严的分析要更加的详细,更加条理清晰。
朱由检听得仔细,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问道:“依卿之见,这私营银行,具体可能有何种风险?又当如何规避?”
毕自严神色一肃:“陛下明鉴。”
“这私营银行,以臣看来,风险主要有三。”
“一曰信用风险,也就是方才郭部堂所说,民间商贾,根基深浅不一,若其资本不厚,管理不善,一旦引发挤兑,无法兑付,则存银之民户、商号顷刻倾家荡产,引发连锁反应,地方恐会生出祸乱。”
“二曰经营风险,银行经营,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存、贷、汇兑诸多环节,需精通算学、熟知商情、善于风控之专业人才。”
“若经营者能力不济,或对借贷人审核不严,致坏账累积,亦可能资不抵债,关门了事,累及存户。”
“三曰道德风险,臣称之曰系统性风险。”
“若有银行与贪官污吏勾结,洗脱赃银,或多家银行相互关联,一家出事,牵连一片。”
“更有甚者,若其规模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甚至可能以其掌握的庞大资金,试图影响朝政、操纵市场,此则遗祸更烈。”
顿了顿,毕自严最后总结道:“故而,若朝廷欲开此禁,绝不可放任自流,必须辅以严格规制与严密监管。”
“须规定其最低资本金额,确保其有足够本金应对风险。”
“须要求其用金银,从印钞司换取龙钞和银元。”
“须定期向户部或指定机构禀报账目,接受核查。”
“对其放贷对象、额度或可有所限制。”
“更须明确其若关门之清算流程,以保护存户利益,减少波及范围。”
一旁的印钞司掌印太监卢九德,在毕自严说完后,也忙是躬身道:“皇爷,奴婢以为毕侍郎所言极是!”
“就算是朝廷允准民间开设银行,也绝对不可让其私印龙钞、私铸银元,所有龙钞和银元,必须用足额金银从印钞司换取。”
他这就是废话了,无论是朱由检还是郭允厚、毕自严都绝对不会将铸币权放出去的。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739123/4208656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