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阅兵


写完“英烈祠”三字的朱厚熜吐了一口气,拿起宣纸仔细看了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见朱厚熜写完,黄锦走上来接过朱厚熜手中的宣纸放在嘴边吹了吹后交给了严世蕃。

朱厚熜这时说道:“严爱卿,建造英烈祠之事你负责掌控全局,具体事情可以让严世蕃去做,朕前些年提拔他做了工部侍郎,这是他分内的事!”

“臣等遵旨!”

随即二人跟朱厚熜行了一礼之后便离开了玉熙宫。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献俘太庙之时。

这天,朱厚熜便穿上了玄色衮服,头戴天子冠冕,与身穿凤袍霞披、头戴凤冠的方皇后一同向正阳门走去。

玄色衮服上的十二章纹随着朱厚熜是脚步晃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十二旒玉藻在投下细碎光斑,尽显天子威仪,朱厚熜身旁站着凤披霞冠的方皇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格外端庄秀丽。

朱载壡、严嵩、徐阶、夏邦谟、费采以及京师之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更是早早地在正阳门等候。

而正阳门外,早早得就围了一大群来看热闹的京师百姓,而一队队大汉将军组成的人墙将百姓隔开,留出一道长长的通道。

数十名内卫则在朱九的带领下,守在正阳门前。

见朱厚熜来到,众人正要向朱厚熜行礼却被朱厚熜抬手制止,只听朱厚熜说道:“严爱卿,开始吧!”

严嵩深吸一口气朗声喊道:“鸣礼!”

黄锦则是鼓起劲大声传话道:“鸣礼!”

“轰……轰……轰……”

随着这一声令下,京城之中响起了轰隆隆的礼炮声。

严嵩再次大声说道:“奏乐!”

“奏乐!”

随着一阵肃穆的礼乐响起,一队锦衣卫大汉穿着统一的制服缓缓走来。

为首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身后跟着的是一百二十名精挑细选出来身高、体型几乎完全一致的锦衣卫校尉。

只见这些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手中托着一杆火铳,只是这火铳与往常的不同,火铳的上方还箍着一根三棱刺刀。

从严嵩、徐阶等人的角度看去,这些锦衣卫身形、着装、装备几乎一模一样,加上他们每一次迈动大腿,每一次踏步全都是同一个步调,同一个高度,一百二十人整齐得如同一个人。

丁汝夔眼中闪过一抹惊愕口中呢喃道:“步调、步伐、高度全部一模一样,恐怕洪太祖高皇帝在位之时,也没有如此威仪的锦衣卫仪仗……”

“如此整齐的队列是什么时候训练出来的?”

“陛下深不可测啊……”

就在众人震惊之时,一千一百六十七九名身着全身玄甲,戴着面甲骑着统一毛色的战马的宣武卫三人一行,在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的率领下缓缓向正阳门行来。

随着宣武卫的前进,一股金戈铁马、生杀予夺、威震万民的铁血煞气扑面而来。

严嵩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呵呵低声笑道:“这就是宣武卫么?老夫,赌赢了啊!大明,再也没有人敢违逆陛下的意志!”

徐阶一脸震惊地看着宣武卫口中呢喃道:“如此军威、如此煞气,真不愧是横扫俺答,以一千四百人击溃四万蒙古怯薛军的宣武卫!”

丁汝夔眼中复杂地看着眼前的军队,低声呢喃道:“自代宗之后由兵部管辖的兵权,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那支横扫草原的军队吗?果然名不虚传!”

“真可惜,没能随陛下北征草原,不然封狼居胥也有我的一份,那可是能吹一辈子的!”

“废话,要是你能随陛下封狼居胥,族谱都得给你单开一页!”

“不行,我得让家里的小崽子去新军试试,看能不能混出个人样,天天呆在京营里,都成酒囊饭袋了!”

不仅仅是正阳门前的文武官员震惊于宣武卫的铁血军容,在正阳门外伸着头看热闹的老百姓也在议论纷纷。

“这就是打到鞑子老巢的那支军队吗?跟前段时间来京师的那些军队完全不一样!”

“废话,这可是封狼居胥的军队,我听我二姨家女儿的妹妹的丈夫说这支军队好像把蒙古人的老窝都给掀了!”

“何止,我听我大哥的嫂子的小舅子说,好像还把鞑子什么成什么吉汗的给活捉了!”

“你懂啥,什么成什么吉汗,那是成吉思汗!”

“对对对,把那什么成吉思汗都给活捉了!”

“闭嘴吧!你俩懂个屁,成吉思汗都死了几百年了,我听说是把那个成吉思汗的墓给掀了,还把鞑子所谓大祭司给抓了!”

“这位大哥,你好像懂得很多诶?”

“那是,老子的弟弟就是宣武卫!”

“厉害,厉害,不知道大哥你怎么没进宣武卫?”

“咳咳……嗯,那是陛下挑选宣武卫的时候,我没赶上,对,没赶上!”

蓦然,一阵号角声响起,不论是站在正阳门前的文武官员还是京师百姓顿时觉得头皮一麻,连心跳都顿了一刹那。

站在正阳门前的朱厚熜鼓起法力,一道威严而肃穆的声音传遍整个街道:“明军威武!”

锦衣卫、宣武卫立时齐声高喊:“陛下万岁!”刹那间,这一千多人的高呼声传遍整个京师。

朱厚熜再次喊道:“明军威武!”

这一次,不仅是锦衣卫、宣武卫,连太子以及在场文武官员、围观的百姓也都一齐高声喊道:“陛下万岁!”

在朱厚熜的感知下,在场文武官员有人真的满脸兴奋、声嘶力竭地喊出“陛下万岁”,有的则是装模作样表演,看着声嘶力竭,其实根本没出多大声音。

前者多是以严嵩为代表的严党官员以及武将,后者多是以徐阶为代表的清流。

就在文武官员以为结束之时,陆炳气沉丹田扯开嗓子大声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随即,锦衣卫、宣武卫也开始高声唱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首“无衣”,没有什么技巧,全是靠吼,可偏偏这首“无衣”引起了京师百姓的共鸣,他们想到前些日子京师保卫战战死的亲友,想到这么多年来一直面对蒙古鞑子的劫掠。

朱载壡第率先和声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偕行……与子偕行!”

受氛围影响,攥紧双拳、双眼尽赤的围观百姓即使不懂这歌唱得是什么意思,但还是不由自主地一起齐声应和大声唱了起来!

一时间,一首“无衣”硬是被唱成了大合唱!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011943/3195469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