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闻哲知道陈一剑是给自己关于闾丘书记的行踪信息,忙说:
“谢谢陈主任了!今后一定多联系,多关照我们。”
“闻主任客气了,再见!”
安琪看着闻哲,问:
“明天想去碰一下闾丘书记?”
“嗯。”
“陈一剑这次的表现,比上次在沣江宾馆好多了。”
闻哲看看安琪,她毕竟生长的那样的家族,自小看到的是别人求她家的人,没有她家里人求别人的。自然不能体会求人难的滋味。这一切,对她来说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但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无异于登天。
“陈主任等于已经帮了我两次,一是澄清别人诬陷我带女下属进四九城的事,第二次是把张鹤寿来万元的事告诉了闾丘书记,为促成这次对接帮了大忙呀。”
安琪笑了,说:
“看来他是帮你帮上瘾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帮助过人日后未必会帮我们;但是,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就会不断的持续帮助我们。”
“闻大秀才有什么惊人论断?”
“不是惊人论断,是人的正常心理。”
“帮助过我们的人更可能持续提供帮助,这一现象背后有多种心理作用,核心可归结为‘自我认知一致性’、‘情感联结强化’和‘行为惯性’三大逻辑。人会本能追求‘自我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
“我就说说‘自我认知一致性’吧,当一个人第一次帮助你时,若他原本对‘是否帮你’没有明确倾向,像陈一剑主任,他第一次帮我,其实是给你面子,当然是给安老面子。帮助行为本身会迫使他调整自我认知:‘我愿意帮他,说明我认可他、我是乐于助人的人。’为了维持这种‘一致感’,后续你再需要帮助时,他会更倾向于继续帮忙。如果拒绝,就会与‘我认可他、我乐于助人’的认知冲突,引发自己心理失调感,陷入自我否定的矛盾中。”
安琪注视着闻哲,在他胸口上点一点,说:
“你的这些歪理好像有一点道理。”
闻哲笑了,说:
“这是科学的心理学,不是歪理。后续持续的帮助曾经帮助过的人,本质是避免自我形象崩塌,比如他会想‘我上次帮了,这次不帮就显得不可靠。’ 尤其当帮助行为被他人知晓,如公开场合帮你,压力会更强,因为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维护在他人眼中的‘可靠形象。’
“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之一,就是接受帮助后,人会产生回报的义务感。但对帮助者而言,你的回报信号、哪怕是一句真诚的感谢,会让他觉得帮助是有价值的,且关系是平等的,从而更愿意再次伸出援手。心理学原理证明,主动帮过别人的人,会更倾向于喜欢那个人。你不要笑,因为原因很简单:人会默认为我帮助的人,一定是我不讨厌的、甚至是喜欢的,否则无法解释自己的帮助行为的高尚、正确。所以,第一次帮助后,后续帮助会变得更容易,形成惯性。”
闻哲看着嘴巴都张大了的安琪,笑道:
“授课完毕。交费了。”
安琪扎到闻哲怀里,说:
“听的觉得有点可怕。”
闻哲叹口气说:
“不是可怕。是求人这件事,你可能从出生起从来就没有遇见过,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求人’、什么‘帮助’。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所谓‘何不食肉糜’的翻版。”
安琪在闻哲胸口上狠狠的捣了一拳,委屈的说: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076115/2222348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