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正统十四年。
太和殿。
相比于朱元璋这里的氛围,当事人那边可谓是异常的尴尬。
在天幕暴露出朱祁镇名字的上一刻,他还在与大臣们夸夸其谈。
“朕乃大明天子,而瓦剌不过蛮夷小族,朕岂有惧怕的道理?”
“朕必将跟随先祖的步伐,御驾亲征,扬我大明国威,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
说着说着,朱祁镇病态的脸色满是潮红,仿佛自己已经成功解决瓦剌之乱,名垂青史。
可现在...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众大臣现在看向朱祁镇的目光中满是怀疑。
原本他们就对这个家伙没信心,重用宦官,迫害忠臣,现在还想着搞什么御驾亲征,效仿先祖的事情。
如今天幕居然盘点到了他,那异象,简直就和胡亥有得一拼,之前的怀疑恐怕都是应该的,这家伙就是不靠谱。
“陛下!臣认为这御驾亲征一事还有待商议,我等不妨看看这天幕再做打算吧。”
“是啊,陛下,如此异象,若是不彻底解决,恐民心不安,社稷动荡啊!”
“臣等附议!”
还好事情还没有拍板,现在不管怎么说,就算是拼了老命,他们都不可能让朱祁镇做出任何决定了,鬼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
唯一的选择就是静观其变,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早做打算。
“这...这,这不是真的!”
朱祁镇顿时失态,怎么也不相信天幕上的人会是自己。
“朕明明是天命之子,九五至尊,怎么可能会是这种景象!”
“朕不服,朕这次御驾亲征就是要证明自己,不弱于先祖!”
听着朱祁镇的无能狂怒,底下的大臣只当作没听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朱祁镇日常是什么样他们能不清楚?
别逗了,信他能够比肩朱棣?还不如信我是秦始皇,给我黄金百两,日后等我召回大秦铁骑,分你半壁江山。
......
清朝。
“哈哈哈哈哈!你看看朕就知道!”
看到天空异象的乾隆就像是大夏天突然喝到了冰镇肥宅快乐水一样舒坦。
“你老朱家看来也出了像胡亥一样的大祸害,大快朕心!”
“这种情况还是多留给其他朝代吧,我大清人才济济,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发生!”
“陛下所言极是!正所谓主角往往总是压轴出场的,我大清正是应验了这一点,而陛下您的功绩,也并将为世人所知晓!”
“哈哈哈哈哈!说得好!赏!”
......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紫禁城长春宫传来婴儿啼哭,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降生,母亲则是备受宠爱的孙贵妃】
【这一消息让年近三十的宣宗欣喜若狂】
【自明朝开国以来,皇帝早立嫡长子的传统为政权稳定提供重要保障,而宣宗此前虽有子嗣夭折,此次长子的诞生无疑稳固了国本】
【为彰显对这个孩子的重视,宣宗在其出生仅两个月后,便打破“皇子满周岁方可册立”的惯例,破格册封其为皇太子,赐名“祁镇”】
【“祁”字取“宏大”之意,“镇”则含“安定社稷”之愿,足见宣宗对他的期许】
【朱祁镇的童年处于明朝的“仁宣之治”末期,国家承平,府库充盈】
【宣宗虽忙于政务,但对皇太子的教育颇为上心,命翰林院学士为其讲授经史,教其习练骑射】
【不过,宣宗在朱祁镇9岁时(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突然病逝,这份父爱戛然而止,也让朱祁镇的人生提前进入了风云变幻的阶段】
【宣德十年正月,宣宗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祁镇,次年改元“正统”】
【由于新帝年幼,宣宗在遗诏中指定“国家重务,白皇太后”,并由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内阁大学士辅政】
【太皇太后张氏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德太后,她深谙政治平衡之道,一方面严格约束外戚干政,另一方面坚决支持“三杨”理政,同时对年幼的朱祁镇严加管教】
【每当朱祁镇贪玩懈怠,张氏便会召集群臣,以宣宗遗训警示,让他明白帝王责任】
【“三杨”则是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元老,杨士奇善谋,杨荣善断,杨溥善守】
【三人配合默契,继续推行宣宗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整顿吏治、安抚流民,甚至还平定了广西瑶族叛乱,稳定了边疆】
【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史称“正统初年,政治尚佳”】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随着朱祁镇逐渐长大,身边开始出现一个影响其一生的人物——宦官王振】
【王振早年为教官,因犯罪自阉入宫,凭借识字和善于揣摩圣意,被宣宗派到东宫侍奉朱祁镇,成为他的伴读】
【朱祁镇对这位“王先生”十分依赖,甚至在登基后让他掌管司礼监,埋下了日后宦官专权的隐患】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明朝失去了最后的定海神针】
【此前一年,杨荣已去世】
【而三年后,杨士奇因儿子犯罪牵连,忧愤而死】
【杨溥虽在,但年迈体衰,无力独撑大局】
【辅政集团的瓦解,让朱祁镇得以真正亲政,也让王振彻底摆脱了束缚】
【亲政后的朱祁镇年仅16岁,急于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却缺乏政治经验】
【王振利用皇帝的信任,开始一步步揽权:他首先清除朝中反对自己的大臣,如将正直的兵部尚书王骥贬斥,又诬陷户部尚书刘中敷入狱,接着,他干预朝政,甚至在朝堂上安插亲信,让百官对其侧目】
【朱祁镇对王振的专权并非毫无察觉,但自幼形成的依赖感让他难以割舍】
【有一次,王振为试探自己的权势,故意对朱祁镇说:“陛下乃万乘之尊,岂能受制于臣?”】
【朱祁镇却笑着回答:“王先生为国操劳,朕信得过你。”】
【这种纵容让王振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敢篡改皇帝的旨意,明朝的政治风气由此急转直下】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078470/2361089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