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高祖斩白蛇!
在芒砀山的日子里,一件传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便是后来广为流传的“斩蛇起义”。
一日傍晚,刘邦带着几个追随者下山劫掠,路上遇到了一位贩卖私酒的商贩,几人买了几坛酒,在山中的小道上喝得酩酊大醉。
走着走着,前面的人突然停住脚步,慌张地说。
“亭长,前面路上有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咱们还是绕路走吧!”
刘邦此时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他拔出佩剑,大声说。
“大丈夫走路,岂有怕蛇的道理!一条小蛇而已,看我斩了它!”
说完,他踉踉跄跄地走上前,借着酒劲,挥剑向大蛇砍去。
只听“咔嚓”一声,大蛇被拦腰斩断,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地面。
刘邦砍完蛇,酒劲上来,便倒在路边呼呼大睡起来。
后面的追随者赶上来,看到地上被斩断的大蛇,都吓得不轻。
可更奇怪的事情还在后面。
第二天清晨,有人在刘邦斩蛇的地方看到一位老妇人在路边哭泣。
众人上前询问,老妇人哭诉道。
“我的儿子是白帝子,化身为蛇,挡在道路中间,没想到却被赤帝子斩杀了!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
众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有人怀疑老妇人在说谎,想要上前盘问,可老妇人却突然消失不见了。
这件事很快在芒砀山的追随者中传开了,大家都认为刘邦就是老妇人所说的“赤帝子”,是天命所归的真命天子。
刘邦得知后,心中又惊又喜,虽然他自己也半信半疑,可也明白这个传说能为自己增添几分“天命”色彩。
吕雉得知“斩蛇起义”的传说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拉拢人心的好机会。
她每次去芒砀山探望刘邦时,都会故意向山下的百姓讲述这个故事,还说刘邦在山中居住的地方,常常有祥云笼罩,是祥瑞之兆。
百姓们本就对秦朝的苛政不满,听闻刘邦是“赤帝子”下凡,纷纷觉得他是能拯救天下百姓的英雄,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芒砀山投奔刘邦。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刘邦的追随者就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数百人。
他在芒砀山招兵买马,训练队伍,为日后的起义积蓄力量。
而“斩蛇起义”的传说,也如同星星之火,在沛县及周边地区蔓延开来,为刘邦后来在沛县起兵反秦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吕雉则始终在幕后默默支持着刘邦,为他传递消息、筹集物资,成为他最可靠的后盾。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秦浪潮席卷全国】
【沛县县令想响应起义自保,萧何、曹参建议召回刘邦增强实力】
【但刘邦率数百人返回时,县令反悔闭城,萧何、曹参逃出城外投奔刘邦】
【刘邦以箭射书信入城,鼓动百姓杀县令、开城门,随后被拥立为“沛公”,召集沛县子弟得兵二三千人,正式举起反秦大旗】
公元前209年7月,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从蕲县大泽乡骤然爆发。
陈胜、吴广率领九百戍卒,因大雨延误行程,恐遭秦律处死,索性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口号。
这声呐喊如同惊雷,震碎了大秦王朝看似稳固的统治,反秦浪潮瞬间席卷全国,郡县百姓纷纷杀官吏、响应起义,天下大乱。
消息传到沛县时,县衙内正一片慌乱。
沛县县令坐在堂上,手中紧攥着来自邻县的急报,额头上布满冷汗。
他深知,陈胜吴广起义的火势已烧到眼前,周边郡县的县令要么被起义军斩杀,要么被迫投降,自己若不早做打算,迟早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萧主簿、曹狱掾,你们可有对策?”
县令看向站在堂下的萧何与曹参,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萧何身为沛县主簿,心思缜密,他上前一步拱手道。
“大人,如今天下大乱,反秦已成大势,若咱们死守沛县,迟早会被起义军攻破,不如顺应民心,响应起义,这样既能自保,也能保全沛县百姓。”
曹参也附和道。
“萧主簿说得对,只是咱们沛县兵力薄弱,仅凭县衙的几十名衙役,根本难以支撑,要想成事,必须找一位有号召力、能聚拢人心的人来主持大局。”
县令连忙追问。
“你们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萧何与曹参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刘邦!”
县令一愣,随即皱起眉头。
“刘邦?那个放走徒役,躲在芒砀山为寇的泗水亭长?他可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召他回来,岂不是引狼入室?”
曹参连忙解释。
“大人有所不知,刘邦虽亡命芒砀山,却收拢了数百追随者,而且他在沛县百姓中颇有声望,当年释放徒役一事,让不少人感念他的仁义。”
“更重要的是,近来流传‘刘邦斩蛇起义,乃是赤帝子下凡’的传说,百姓们都视他为天命之人,若能召回刘邦,不仅能增添兵力,还能借他的名声招揽更多沛县子弟。”
县令犹豫片刻,终究是求生的欲望压过了顾虑。
“好!就依你们所言,速速派人去芒砀山,召刘邦回来!”
萧何立刻说道。
“此事交给我来办,我亲自去芒砀山,定能将刘邦请回沛县。”
几天后,萧何带着刘邦的回信回到沛县,告知县令刘邦已率数百追随者启程,不日便到。
县令起初十分高兴,可转念一想,刘邦手下有数百亡命之徒,自己手无实权,若刘邦进城后夺权,自己岂不是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越想越怕,他突然变了卦,下令紧闭城门,加派士兵防守,并对左右说。
“刘邦是朝廷要犯,萧何为了一己私利引他来沛县,居心叵测!来人,速去捉拿萧何、曹参,治他们通敌之罪!”
此时,萧何与曹参正在家中商议迎接刘邦的事宜,得知县令反悔并要捉拿自己,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曹参焦急地说
“县令这是要过河拆桥!咱们若不赶紧逃走,必遭毒手!”
萧何点头。
“事不宜迟,咱们立刻从后门出城,去投奔刘邦!”
二人来不及收拾家当,换上粗布衣服,趁着夜色翻出城墙,一路向着刘邦大军前来的方向奔去。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078470/4423979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