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秋后小聚,畅想未来
白修名回到招待所,就去前台打电话。招待所前台可以打长途,但要交钱。
这时候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虽然老家那边已经晚了,但这时候顾不得那么多,打电话把朋友叫起来,赶紧问价。
“什么?你说棉皮鞋要一千双,棉胶鞋要三千双?”对方一听也有些意外,“怎么要这么大的单子?你要做鞋的生意啊?”
“别管那么多,先帮我打听一下价格,我要运到北疆这边来,顺便帮我问一下运费,他们肯定有往这边发的,能直接发过来最好!”
白修名也是上一次官方开会给他们减压的时候才和这位哥们熟悉的,当时谈着挺投机,后面一起吃过两次饭,算是人脉之一。
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对方倒不是专门做鞋生意的,算中介,和各厂子都有些联系,可以帮忙联系业务,顺便赚点介绍费。
“好好好,你等等,我马上就能问出来,这可是几万块钱的大单啊!”对方自然对这个也挺重视。
虽然几万块钱的单子对于一个鞋厂来说不算大,但这算计划外的单子,对他这个中介来说,介绍费怎么说也顶得上普通工人一两个月工资了。
白修名挂了电话之后就给服务员说,如果电话打过来,赶紧叫他就行,他在就房间里等着。
他住的是国营招待所,现在还有饭,但为了这个电话,白修名决定先不吃饭了,饿一顿不算什么,真要把这汽车弄到手,赚大了!
就算开回去自己不想开了,估计叫个七八万的价格,肯定是会有人买的。
这时候的汽车贬值可没那么快。
白修名等的焦急,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看表,那表的指针这时候怎么走的这么慢?
平时五分钟十分钟感觉一会儿就过去了,这会儿却感觉每一分钟都那么慢。
终于,十二分三十三秒后,他听到了前台电话铃响,不等服务员叫,他就急忙拉开门跑了出去。
等到了前台,那漂亮的女服务员已经把电话听筒拿着递了过来:
“白先生,是找你的。”
白修名接过电话,没有立刻说话,平缓了一下呼吸,才说道:
“喂,老魏……”
“我刚问完,棉皮鞋的话,一千双可以走批发,十一块钱一双,棉胶鞋三千双,四块五一双。”
这样算一算,比他想象的还要便宜一些。
“运费倒不贵,意思一下行了,他们有货运到北疆乌城火车站,如果你要的话,明天就可以发货,不过要先交百分之二十的定金。现在的情况,你交钱怎么也到明天了。这数额比较大,我就没办法给你垫了,你得自己想办法。”
“没问题没问题,那边的账号你替我问了吧?我直接往他们的账号里电汇钱,还是要送过去?”
“那我再问问,挺麻烦的,谁让咱们是朋友呢,不然我都不接这活……”
“魏哥,老魏,你放心,这一单做成,该你的绝对少不了!我回去请你吃饭,顺便给你带点这边的特产!”
“啥特产?达坂城的姑娘?那个我可无福消受,弄点葡萄干啥的就行。”
挂了电话,白修名对服务员笑了笑,说待会儿可能还有电话,还会麻烦她。
服务员倒没什么不高兴的,反正在这里待着也是待着,听着他们打电话还能知道一些八卦信息。
又过了十来分钟,老魏打来电话给白修名说付款方式,白修名记下来后,挂了电话之后又给家里打电话,他得把钱汇过来。
好在他在家里当家,赚的钱不少,给家里人花的也不少,所以钱花出去花到哪里,妻子基本上也不问。
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之后,白修名回到屋里才感觉到饿,但这时候招待所的食堂已经没饭了。
好在有开水,他包里装的有吃剩下的面包,随便对付两口就行。
晚上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盖上被子,拉了灯之后,白修名睡不着。
脑子里很乱,一方面有点后悔,今天这决定是不是有些冲动了?花那么多钱买一台二手汽车,值得吗?
一方面也有些兴奋,这算是自己捡了个便宜吧?至少在老家那里,这样车况的二手车,没有十万根本拿不下来。
主要还是这时候的轿车比较少,物以稀为贵,二手轿车那也是轿车,肯定比吉普车看着要有档次。
就这样矛盾着左思右想,一直到快天明才睡着。
所以就起晚了,等带着车到李龙的收购站那里,已经快十二点了。
就这个还是李龙打电话把他催起来的。白修名有些懊恼,计划中的许多事情,原本是上午要办的,现在都办不了了。
好在检查那些打瓜籽的时候发现,质量一如既往的好,基本上没有杂质,都是干干净净的。他雇的人也给力,李龙那边的人也跟着帮忙,五十吨打瓜籽,大半天的时间真就给装完了。
记录,付钱,长长的车队离开,白修名走的时候还把那台莫斯科人汽车好好看了看,叮嘱李龙一定要给他看好车,他这两天就会把钱和鞋子带过来。
李龙知道他不放心,和他签了合同,一式两份,双方都签了字,白修名走的时候脸上的笑才灿烂一些。
五十吨的打瓜籽,成本五万块,赚了十二万多,这回可算是又捞了一笔。所以李龙给顾博远一万两千五百块钱的分成,梁双成和孙家强两个都是五百块钱奖金。
主要是这段时间都挺忙,打瓜籽能有这么干净,有他们的功劳。
“顾叔,晚上我不回家吃饭了,你给晓霞说一声。”李龙把三万块钱交给顾博远作为流动资金,剩下的要去存银行,走的时候对顾博远说,“昨天去队上,运东哥他们要请客。”
“去吧,少喝点。”顾博远知道李龙这方面自律意识强,喝酒也不会喝多,很放心。
李龙开着吉普车去存了钱,然后到熟食店买了卤肉和几份凉菜带着就往四队而去。
他不确定今天到底谁请客,不过想着先去了陶大强家。
路上刚好碰到李强骑着自行车放学,李龙摇下吉普车的车窗,放慢速度和他并排走着,边走边问着李强的情况。
“还行,我在班里基本上都在前三。”李强挺谦虚的,“我们老师教过我姐,知道我是我姐的弟弟后,对我也比较关心。有些时候还给我额外的题去做……”
说这话的时候李强也挺自豪的,还带着那么点骄傲的成份。
“不错不错,好好学,你姐在学校里成绩不错,排名还在上升,你也加油。”
“我也在加油啊,我们老师都说了,我要能一直保持的话,肯定能和我姐一样,考上一中,然后考大学!”
“好,有志气!”李龙称赞着,“来,先停下来,我车上放一些卤菜,你带回去一些,下午吃饭的时候就着吃。”
“小叔,你不回家吗?”李强有些意外。
“不回,我要去大强家里,晚上我们可能要喝酒。”
“噢,我知道了。”李强有些失望,难得和小叔一起,没想到小叔还不回家,还要去喝酒。
“小叔,你带回来的那个套娃真好玩!对了,那个巧克力也好吃,那些糖就是太甜了,那个马肉肉丝丝子真粗,比牛肉还粗!味道有些怪,也怪好吃的!”李强想起来李龙带回来的东西,说道。
“嘿,你觉得好吃好玩就行。你姐那份给她留着吧?”
“留着呢!”
“那就好,停下来吧。”
李龙停下车子,把带着的卤菜卤肉分出来一些,单独搞个袋子盛了让李强提着带回去,然后跟着他一起聊着到了队里才分开。
还没到陶大强家院门口,就看到他们几个站在门口抽烟聊天,看到李龙的车子都露出了笑脸。
李龙下车的时候提着卤肉卤菜,陶大强说道:
“龙哥你咋还带东西了呢?家里准备的吃的可不少!”
“既然来了,那顺手就带一些。”李龙笑着说,“你们聊啥哩?”
“还能聊啥?说明年种啥东西呢。你们家不是种棉花吗?种子好种不好种?播种咋搞?”
“播种?明年开春去石城买一台棉花播种机,点播机和条播机都有。然后就是买薄膜、种子和化肥,这些都和其他种地的一样。”
种棉花这个李龙是真熟,所有的事情张口就来,主要是种了太多年了,闭着眼睛不用想下意识就能说出来。
“条播机?点播机?有啥区别?”贾卫东比较好学,第一个问了出来。
“条播机是直接播,播完再盖薄膜。这样的话,苗出来有薄膜盖着,保温,有倒春寒啥的也不怕冻着。咱们这边开春经常有倒春寒,指不定苗出来的时候来一场,就冻死了。”
“那薄膜顶着咋长?”陶大强也打算种棉花,他是一定会紧跟李龙的,所以听着仔细,立刻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肯定是要透苗啊,就是苗长出来,立刻就得把薄膜点个窟窿,把苗透出来,不然苗会被烫死。透出来的时候还要用土再把窟窿给盖上。”
“咋会烫死呢?”贾卫东有些不解。
“苗长出来叶片就贴着薄膜了,”李龙解释着,“太阳一晒,那薄膜热得很,叶片贴着时间长受不住就会被烫死。”
“那盖土是不是就防着跑墒,还要防着其他草长出来?”种地方面谢运东是行家,一听就懂了。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龙赞许的点点头,“条播就是这样。”
“太麻烦了,那点播是不是好一些?”梁大成觉得多一道工序是真麻烦。
“嗯,点播机播种要简单一些,它是先把薄膜透个窟窿,再把种子点到窟窿里面。好处是不用透苗……”
“那缺点就是倒春寒来了挡住,会把苗冻死对吧?”贾卫东悟性也很高,补充着说道。
“对,就是这个道理,你都会抢答了啊。”李龙开着玩笑。
“唉,麻烦,都麻烦。”梁大成说道。
“种下去还要防着刮大风。咱们这开春容易刮大风,大风一来,那薄膜就容易被刮走,一刮走,种子就相当于白播了,还得再来一回。”李龙说道,“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但说实话,以后棉花肯定是经济作物的主力,最好现在就开始种。”
现在开始种,经验丰富,慢慢上道,比以后强。
“那打瓜哩?”贾卫东又问道。
“不稳定啊。像今年,前面口里买家不来,那种的多的不就砸手里了?”李龙没说今天白修名收打瓜籽的事情,说实话,这样没保障的事情,他也烦心,虽然钱赚了,但明年如果他们不来了,他要收了,那就砸手里了。
赚的不踏实。
“也是。就是不稳定,如果能像粮食那样收打瓜籽就好了。”听了种棉花那么麻烦,梁大成有些嫌弃。
“没可能,打瓜籽是副业,经济作物,国家不可能定量收购的。”李龙摇头,“棉花虽然也算是经济作物,但只要种,国家肯定会收,这就是我劝我大哥种棉花的原因。”
“为啥?”
“因为棉花能做衣服。对了,棉花的短绒,还能做火药,你们不知道吧?这可是战略物资!”李龙小声说道,“和打瓜籽那完全不一样!”
一个旱涝保收,一个风险极大,选哪个基本上是不用想的。
四队一直往后近四十年,种打瓜就没成规模的,这玩意儿在县里也一直没成规模,反倒往后,籽用南瓜倒种出了规模,好像说南瓜籽锌含量比较高还是啥的,所以种的比较多。
旅游季过来的时候,许多外地游客把地里大片黄的白的长条的籽用南瓜当成了哈密瓜,闹出不少笑话。
“吃饭了,快进屋了!”杨苹苹在那里喊着,李龙他们不再聊天,往屋子里走。
李龙这才把卤肉和卤菜交给杨苹苹让她装盘。
“龙哥咋还买菜了?”杨苹苹和陶大强一样的表情和语气,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总不能空手过来嘛。”李龙笑了笑。
“你看你说的,你这么一说,我们都不好意思了。”谢运东开着玩笑,“下次到我家吃饭的时候,可不能带东西,不然他们要不好意思了。”
“那有啥不好意思,啥也不带我都好意思。”梁大成洗了手坐在桌边笑着说道,“我脸皮可厚。”
说说笑笑的都上了桌,李龙没看到陶建设,就问陶大强:“陶叔哩?”
“我爸已经吃过,去队里门市部打牌了。现在他们那边可热闹,好几张桌子支起来了打牌哩。”
“那估计我老爹可能也会去。”李龙一听就知道,这是提前把队里的业余文化生活给开发出来了。
“嗯,我见过好几回。”谢运东说,“你家老爷子豪爽得很,门市部老张最喜欢他了。”
老爷子手里有钱,花起来自然方便,买个烟啥的,都是顺手的事情。
大盘炖鱼,大盘炒鸡,大盘炖羊肉,辣子炒鸡蛋,凉拌绿豆芽,再加上李龙带过来的卤肉卤菜,摆得满满一桌。
陶大强拿酒的时候,李龙突然说道:
“等等,我都忘记了,我还带回来苏联那边的酒,伏特加,等等啊,我拿过来咱们尝尝。”
李龙赶紧去了吉普车里把酒拿出来,他就带一瓶,主要是让大家尝尝。
说实话,在刘山民那里他喝过,没喝惯,感觉不香,虽然他基本上也不怎么能喝出酒的好坏来,但喝不惯就是喝不惯。
上面的俄文字谢运东他们也不懂,李龙说这酒在四十度左右,酒精度倒是不高。
现在大家喝的酒普通在五十二度左右,四十度对他们来说,算低度酒。
“来来来,都尝尝,国外弄回来的,咋说也是新奇货。”谢运东拿过酒看完,打开瓶子笑着说道,“一人一杯,先尝尝!”
啥也没吃,先干一杯,五十克的杯子,加上杨苹苹,六个人一喝,直接下去一大半!
“这酒……”喝完,谢运东品了品,“和咱们喝的酒,味儿不太一样。”
“嗯,就是。”梁大成也点点头说。
“挺顺,但味儿不太一样。”陶大强也说。
“我倒是觉得怪好喝的。”杨苹苹抹了抹嘴说,“没那么冲。”
行吧,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
“还是喝咱们的酒吧,这剩下的就留在这里吧。”
“行了,赶紧吃吧。”陶大强拿着筷子让着,“别凉掉了。”
陶家的炉子已经架起来了,屋子里挺热,边吃边喝,很快就见了汗,外套一脱,开始划拳。
而不喝酒的时候,大多聊的还是明年要种的东西,以及冬天怎么把车子利用起来。
“小龙,你后面那便宜车子还进不进了?”贾卫东突然问道。
“可能不进了。”李龙摇头,“不好发货,那边司机也紧张,冬天果子沟难过的很,不好开过来。”
刘山民已经给李龙说了,后面汽车可能就是一台一台的发,这都是顺带着。他主要还是想弄一些像白糖、水泥、鞋子棉衣这样的产品来换取外汇,提高他那公司的知名度,以方便完成任务。
另外这个汽车司机是真不好找,刘高楼找了那一次后,后面人家就不太愿意干了。主要还是果子沟太难过,这钱赚的辛苦且危险。
贾卫东有些失望了。
李龙心说这也没办法,机会就那么一回,稍纵既逝,能抓住就抓住,抓不住也没办法。(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293/1110999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