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以过来者的身份,给刘山民的建议
十二号,李龙再次把赵成峰拉到了山里。
孟海他们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就等他过来指导着把桥面建好了。
山里的气温已经很低了,有些背阴的地方已经能看到没化的霜。
“李老板,幸好你提醒我穿厚点儿,不然的话,在这里呆个一半天的,说不定就冻感冒了。”赵成峰和李龙一起看着村民们在干活。
他们用木板顶着,开始浇筑桥面,原来的预制板的方法被赵成峰给改了。
现在是枯水期,水最深的地方不到小腿,所以在前面筑了坝之后,这一片建桥的位置就全露出来了。
水退完,李龙就看到了河中间有块玉,不过玉质不太好,有不少的裂,他就没捡。
水洼的地方还有几条高山鳅,个头不大,让孟海他们捡了扔到坝那边的水里去了。
木头梁柱就地取材,木头板子是孟海他们用拖拉机拉过来的,顶着一层层的浇筑着。
这活需要耐心。
孟海他们不缺耐心,最主要的地方让赵成峰指点着完成,接下来就是孟海他们自己干,赵成峰这指导任务就算完成了。
钱李龙已经给过了,赵成峰还想着在山里再挖党参,弄点蘑菇。
这时候能采到的就只有杨树菇了。
这种蘑菇很神奇,哪怕头场雪下下来的时候,雪半化的时候还会在杨树桩子上长出来。
菜市场卖的平菇有点类似,当然味道更好——或者说,蘑菇味儿更浓。
至于党参,这一次赵成峰想要自己找,结果就找错了。
他觉得和李龙上次挖的那个光杆儿挺像的,应该就是党参,李龙说他找的不是,就是普通的蒿草。
赵成峰不信,挖了一下,然后就相信了。
他对李龙是更加的佩服。李龙觉得这其实不算啥,在山里呆久了,各种本领自然就长起来了。
“你们这些能修路架桥盖楼的才是真本事。”他半是恭惟半是开玩笑,“我们这个也就野外生存的时候能用上。”
“人最基础的就是生存,这是真本事。”赵成峰不同意李龙的观点,“只有生存的好了,才能讲其他。”
“我帮你再找一棵吧。”李龙不想互吹彩虹屁,还是干事正要紧。
明天孟海他们还要过来,赵成峰是不来了,不过有了这一次的合作,以后再找就方便多了。
李龙带着他又挖了一棵不小的党参,然后开车拉着他离开了。
把赵成峰送回到奎屯,李龙没在这边停,趁着夜色往回跑。
八月十五才过没多少天,天上的月亮是大半,还挺亮的。
吉普车的灯光照亮前路,路边偶尔能看到有黑影子一闪而逝。
有几次李龙都放慢了速度,想要看看路边是什么。
结果他的速度一慢,那些东西立刻就跑远了。
他走夜路其实就是想着看能不能打着东西,可惜那些东西太警惕了,根本没机会。
一直开着快到石城的时候,李龙知道没机会了,便加快了速度,回了县里。
顾晓霞早已经把明明昊昊哄着睡着了,听到车响,立刻出来开门。
杨大姐也醒了,披着衣服出了门,等看着顾晓霞把大门打开,吉普车开进来的时候,便进了屋子。
太晚了,有啥事还是明天再说吧。
开着车跑了一天,李龙也累了,没那么多话,简单的说了一下今天的情况,洗漱之后就睡了。
第二天吃过饭,李龙把明明昊昊送到幼儿园,然后继续进山。
孟海他们走的早,但和李龙算是前后脚一起到的。
今天继续搞桥面。因为山里温度低,浇筑的混凝土还没完全干,需要一个过程。
李龙想起来后世为了防洪和水下建筑搞得那种速干水泥,那真是好东西。
至少听着是好东西,不过没用过。
“至少还得两天。”孟海说道,“我看来的人没必要都挤在这里,剩下的人让我派着过河修路去了,能修多少修多少吧。”
其实按李龙的想法,今年能把这个桥修好,就很成功了。
但孟海觉得至少还得往那边再修一段,趁着没下雪,多干一些,不然雪一下,彻底干不了了。
李龙没干预,他基本上不插手,主要负责保障,把钱给够就行。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孟海的组织管理能力是足够的,李龙自然不会多嘴。
“等抽空,今年或明年,我把杨波带过来,让他看看这桥,和我们队上的闸门,让他看看你们的能力,到时就能给你们给活了。”
李龙当时请杨波画图纸,一方面是人家专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杨波他们水利那边的建筑任务不少,想给孟海拉一些。
但是杨波还是有顾虑的,毕竟孟海他们没有资质,修一条砂石路其实不算啥。
但能把桥和闸门修起来,那初步的能力就具备了,剩下的就是挂靠单位了。
其实不挂靠,只要有能力,这时候给任务也就给了。
野蛮建设时期,不管那么多的。
四队所属的一些水利任务,需要水泥混凝土的,在六七十年代,本村都搞定了。
李龙刚来没多久,在大渠里逮鱼的时候还能看到那时候修的混凝土坡堤,只是因为板子太薄,已经废弃了。
“好。”孟海点点头。
他已经决定了,而且这段时间和村里一些青壮私下里也谈过了。
那些人服他,只要有活,肯定是要跟着他干的。
至于地里的农活,清水河子这边本身地少,活并不算多。家里的女人和老人也能干过来,实在不行请人干。
赚的钱比请人的钱肯定要多,那就划得来。
李龙看着有些人已经过了河,在那边开始修路。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也涉水开了过去,轰隆隆的推着砂石开着路。
高山草甸上,部落里的牧民正在收拢着牛羊。
不远处的半山采已经下雪了,年轻人还在附近打猎、找着能换钱的东西。
毡房边上,老人提着桶在挤牛奶,女人们在煮牛奶捞着奶皮子,或做着马奶子。
每个毡房里都堆着不少的野牲口皮子,还有鹿角、等东西。
但比去年要少一些。
因为附近的山沟几乎都被他们跑遍了,想要捡到鹿角,要去更远的地方。
打猎也是一样的。从四月份转场到这里之后,附近的野生动物就被枪声吓坏了,会往更远更深的山里跑。
继续往里走不是很远,就是天山中界,那一片有雪达坂和冰川,过了冰川和达坂,就是南疆的地界了。
各家都有自己的草场,有的连片,有的被树林隔开。
平时放牧并没有太多的事情,老人女人就能完成,青壮更多的是去找那些值钱的东西。
天山深处除了这些牧民几乎没有人进来,所以山沟里的东西其实很多,只要用心找就能找到。
玉山江还捡到一个带着一对一米多长角的北山羊头骨。
那角真的跟弯刀一样,看来古代的人画出来的那种岩画并不是特别夸张。
(本图是一位长辈兼书友在考古场附近山上发现的,看看那个夸张的北山羊角)
虽然这羊角在玉山江他们眼里不值钱,但知道李龙可能会要,就捡回来了。
年轻人们到下午快晚上的时候回来,会聚在一起,互相说一下自己今天的收获。
山下修路的事情他们都惦记着。想着那路一点点通向夏牧场,他们自然也更希望自己做的贡献大一些。
老人们也支持起来。毕竟每赶一回牛羊到夏牧场,对他们来说也是考验。这一路是真的很辛苦。
如果路修通了,到时拖拉机能开过来,毡房早早盖起来,老人们就能早点住进来,牛羊让年轻人赶过来就可以了。
他们虽然习惯了转场的生活,但转场如果能方便一些、舒服一些、便捷一些,他们自然也乐意。
其实想通很简单,能让生活变好一些,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接下来两天李龙每天都过来,看着桥身一点点加宽加厚,混凝土一点点变干,桥身慢慢成形,他心底的那些喜悦也油然而生。
感觉比修出两三公里的路,还要高兴。
孟海也是同样的感觉,这桥修起来,他信心更强了。
等到十月十五号,桥大体修好,但还不能通车,需要等里面彻底干了。
这一段下了一场薄雪,不过不是很大,白天过来干活的时候,太阳一出来雪就慢慢化掉了。
雪不是很大,所以不怎么影响干活。
李龙知道,路顶多再修十天,就该停了。
十天,能修个两三公里的样子。过了桥往那边,河滩变窄了一些,修路的难度比原来大了不少。
海拔也高了起来,这一片已经有近两千米的海拔,不过大家都没啥反应,感觉正常。
就是早晚会冷一些,孟海他们过来干活,已经开始穿棉袄了。
李龙每天都会带来一些煮熟的杂碎,中午给村民们加餐。
干活辛苦,他觉得吃得好一些也是正常的。
十六号这天李龙没去山里,因为刘山民过来了。
刘山民是十五号过来的,他过来的时候没看到李龙,便住在了县宾馆。
所以十六号早上李龙吃过饭就去了县宾馆。
刘山民也是刚吃完饭,正打算走去李龙的收购站,在宾馆的门口碰到了过来的李龙。
“既然来了,那到我房间吧。”等李龙停好吉普车下来后,刘山民笑着对他说道:“好久没见了,这几次,多亏你了。”
“咱们互惠互利,不说谁亏谁。”李龙和他并肩往房间里走,边走边说道,“说起来我占的便宜还大一些,毕竟你卖给我的那些东西,更便宜一些。”
刘高楼在边上一直没说话,他觉得这时候没他插话的地方。
到了刘山民住的房间,李龙发现这里竟然是套间,外面是客厅,沙发茶几什么的都有,还有一张办公桌。虽然不比后世,但也算豪华了。
刘高楼充当服务员给两个人倒了水,李龙坐下来后,刘山民说道:
“这趟过来,我带的东西不多。”刘山民直接开口,“汽车我就带了一台,正规手续过来的,开了不到五年的伏尔加,送给你。”
“送给我?无功不受禄啊。”李龙有些意外,“你那边有好事了?”
“嗯,两趟,我这边任务完成了,受到了嘉奖。”刘山民笑着说道,“说过段时间给我派新任务,对于我目前的这种操作挺赞赏的。”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这样的话,以后我在那边呆的时间可能就更长了,说不定下半辈子都呆在那边了……”
“那不一定。”李龙想想苏联也就再坚持这两三年,然后就轰然倒下了。
到时那边乱成一团,刘山民这样的人的机会就来了。
“咋不一定?”刘山民没办法和口里的那些人联系,他需要不断的完成任务,才能减轻或者解除背负的一些东西。
眼下在这边,能聊一聊的,也就李龙了。侄子刘高楼虽然是自己人,但这方面明显要钝一些,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你在那边,应该清楚当下的社会情况,你觉得那边还能坚持多久?”李龙反问。
刘山民愣了一下,下意识问道:“什么意思?”
尽管这时候因为新闻联播的存在,国内许多关心时事的人都清楚,隔壁那个老大帝国现在麻烦多极了。
但没有人会想到再过三年多时间,这帝国直接就轰然倒掉了。
无论是理性分析或者从情感上讲,国人都不太相信。
但刘山民身处苏联加盟共和国内,感受会更深一些。
“还能有什么意思?你的感受应该比我清楚,照目前的情况下去,这个联盟,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时候隔壁国家的问题可不仅仅是制度僵化,老美的和平演变一直在进行,加盟国的民族主义一直在被压制,火山即将爆发了。
刘山民的表情变得震惊,刘高楼是同样的表情。
“你不会没发现,那边的主体民族的情绪很大,虽然一直被压着,但你应该清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李龙笑笑,扮演着预言家的角度,挺爽的,“等事情出来,你的机会也就来了,对吧?”
刘山民也不是傻子,能在那边做那么久那么成功,自然有其能力所在。
他一听李龙的话,立刻接上:
“你是说,到时乱了,该搞的,都搞进来对吧?”
“当然了,一头庞然大物倒下来,那自然会有许多人过来想撕一块肉吃。好东西……你最好现在就布局。”
刘山民“咝”了一声,这李龙,想的够远的。
但是,苏联会倒下去吗?
以前他根本不会想这一点,只会想着这边比国内差太远了。
官员腐败,民生破败,生活物资稀缺,社会矛盾重重。
即使如此,他也没想着苏联会倒下。
至多会想着可能会爆发一些乱子,游行什么的。
但李龙这么一说,他就有点相信了。
乱成这样了,难道不会再乱一些吗?再乱能成什么样?
那岂不就是分裂掉了?
毕竟苏联和国内不一样,是由许多加盟共和国组成的。
一旦各加盟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那势必就会分裂掉。
“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做?”刘山民信了几分,问道。
“按现在的模式,搞个商贸公司,先把美元攒足了啊。”李龙笑着说道,“到时真分裂了,什么最值钱?硬通货,除了黄金,应该就是美元了吧,还有物资——从这边进去大量的生活物资,到时想换什么,都能换来吧?”
李龙说的,都是从那些传说中听来的。什么羽绒服、大衣等,一包包背出去,就能换来一包包的钱——当然还有其他东西。
说还有往羽绒服里放垃圾、黑心棉之类的,然后就把人品给败光了。
传说很多,各种说法都有,总之一旦乱起来,那边什么都缺。
“美元……那边也不好搞啊。”刘山民感叹着。
“有物资的话,不可能换不来,现在那边生活物资应该已经缺了吧。”
“不光生活物资,甚至连粮食都缺了。”刘山民感慨着,“吃不饱肚子的很多。”
“那边不是产粮国吗?”李龙有些意外。
“大批的粮食被调拨到其他加盟国去了。”刘山民感慨,“计划经济嘛……”
李龙深有感触。
刘山民当然不可能直接就完全相信李龙的话,但李龙给出来的建议,他觉得是可以搞的。搞个商贸公司,利用自己的权力,从这边进去生活物资,在那边黑市换取美元和硬通货。
真乱起来,卢布什么的肯定就是废纸了,美元、黄金是真的硬通货。
有这东西,有物资在手,当然还要掌握一定的武力,不然的话,就是刀板子上的肉。
看着刘山民在那里想着,李龙就问刘高楼:
“给我拉来一台伏尔加?”
“嗯,原来我叔自己开的车,他这回任务完成的快,我这边才到那边,他就说已经找到国内需要的东西了。说是你给他带来了好运气,所以把他的伏尔加直接报关开过来,送给你了。”
李龙心说小气啊,不搞台新车。
当然只是开玩笑,还没到那份上。他可不真得觉得是自己给刘山民带来的运气。
其实是真的,刘山民利用拉过去的白糖,从一些神通广大的人手里,换来了“报废”的军用重型卡车零件,其中就有他需要的部分。
不是一个,是好多个!
然后就以废品的名义拉到了口岸送了过来。
然后人家就告诉他,货是对的,这活就算做完了!
刘山民还想着搞长线呢,没想到事就办完了?
这边给他嘉奖,还有奖励,他是挺高兴的。
起因就是那些白糖,所以他把一部分功劳算李龙头上,也不算错。
“这趟结束,有没有空,我带你去那边打猎去,现在黄羊、羚羊和马鹿成群,好打得很!”刘山民已经想完了,对李龙发出了邀请。
过去打猎?李龙有点懵,这跨度有点大啊!
但还真挺向往的!(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293/1111000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