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后来渐渐适应了他的存在,闭眼沉睡之时,也接连的从噩梦中醒来。
于是宣阳殿的晚上,总是燃着灯笼。
李溆指着灯笼告诉她,“你看,无论你身处在怎么样的黑暗中,循着它,一定能走回来。”
这般的精神紧绷,到了今年端午,她又长了一岁,才渐渐松神。
她在害怕。
若是这一切都是梦,那太可怕了。
她怕自己其实躺在冰冷潮湿的地下。
现在的一切不过是一缕亡魂带着执念幻化出来的梦境。
抱着姜熙,听她唤着“阿穗”,林端月突然就不怕了。
不怕,是因为没有了遗憾。
再见到表姐,见到了姜家人,才真真切切的感觉自己还活着。
“我要永远都和表姐在一起。”
林端月根本没有松开的意思。
姜熙听了发笑,“你这个傻子,怎么到了京城,还是和颍州那个乡下丫头一样的傻。”
说着用手去挠她痒痒。
林端月破涕为笑,从她身上跳了下来,脸上还糊着眼泪,“姐姐欺负人……”
在外人面前,姜熙总是温柔谦逊,在弟弟妹妹面前,她也有孩子气的样子。
束姑姑飞快地扭头擦去眼角的泪痕,让人进来伺候梳妆。
收拾妥当后,姐妹二人一起躺在殿外那棵高大的海棠树下,说起了姜熙的事情。
林端月的脸色随着姜熙的话一点点变得阴沉,最后拍案而起,“从前看着朱家还算是知书达礼的人家,没想到竟是这等寡廉鲜耻。”
姜熙和朱阙是自幼定下的亲事。
那时候,朱阙的父亲是颍州一个七品的录事参军,和姜家很是投缘,便结下了这门亲事。
后来,朱大人不慎跌了一跤,就这样去世了,可这门亲事却依旧还在。
朱家孤儿寡母,这些年没少得姜家的照顾。
别的不说,朱阙读书求学的银子,全都是姜家给的。
可朱老夫人不喜欢姜熙。
她觉得女子应当娴静,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她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自己守寡近二十载换来的那座贞节牌坊。
姜熙学医术,下山替人诊脉,在她眼里,是离经叛道。
姜家自然也看出来了,便试探着说退亲之事。
不料,朱老夫人却说姜家背信弃义,看着他家大人过世了,便瞧不上他家。
这反咬一口气得姜舅母差点打到她家门口去,拼着名声不要了,也要把这门亲事退了。
朱阙听闻此事,从书院赶了回来,亲自去姜家赔礼道歉。
又再三保证,日后绝不会让姜熙受到委屈。
朱阙是个沉稳上进,老成持重之人。
年岁不大,便有了举人的功名。
又真心爱慕姜熙,人长得也是白净。
姜家也就没有再说退婚之事。
姜熙嫁过去之后,单独辟了一处院子栽种草药,研读医书。
朱老夫人不高兴,可有朱阙从中周旋,日子倒也过得安宁。
直到朱阙受邀去另外一州的学院游学,这份安宁就被打破了。
朱老夫人变着法子折腾姜熙。
姜熙表面看起来温和,实际上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人。
二话不说,便把陪嫁的丫鬟婆子从各处撤了下来,银子更是一分不出。
她的院子井然有序,朱老夫人那边连个烧火的丫鬟都没有。
这些年,朱家本就是靠着姜家过日子,能吃饱穿暖,朱阙还有书读,就很是不错了。
奴婢成群的日子是根本不敢奢望。
姜熙嫁过来后,带了丰厚的陪嫁,这才让朱老夫人过了几天年轻时的好日子。
哪曾想,姜熙是个不好拿捏的,说翻脸就翻脸。
这可让朱老夫人傻眼了。
她让人去姜熙的院子,本想着给个台阶,大家还过从前的日子。
可姜熙半分脸面都不给。
两个粗壮的婆子往院子门口一站,谁来了都别想踏进去。
她自己躲在院子里做自己的事情,不管朱老夫人怎么闹腾,不理会就是了。
等冀州大灾的消息传来时,她才收拾行囊,跨出了院子。
朱老夫人憋了一肚子的火,终于等到了机会。
说,只要她离开了朱家,便去告她一个与人私逃之罪。
姜熙自己倒是不怕,可也顾及家中尚未出嫁的妹妹,便退了一步,问朱老夫人想如何?
这老虔婆一开口便要替子休妻。
姜熙哪里不知道她在打什么算盘。
开门见山的挑明了,休妻不行,只能和离,我走,嫁妆归你朱家。
朱老夫人喜笑颜开,当下就拉着她去衙门签了文书。
姜熙只带了一个从小陪着长大的丫鬟,快马加鞭去了冀州。
“姐姐,你的嫁妆,难道真的就这样都给他们了吗?”
林端月咽不下这口气,喊来束姑姑,“让何学文走一趟,不管什么法子,把我姐姐的嫁妆要回来,那个没用的朱阙,给我狠狠的打一顿,打断他的腿,哪有刚成亲,就抛下娘子跑出去游学的。”
姜熙望着要为自己出头的妹妹,温和的笑着,眼里全是疼爱。
束姑姑跟着笑道,“太子妃一时着急,乱了心神,咱们大姑娘,哪里是能吃亏的性子。”
这话一出,林端月一愣,嬉笑着滚到姜熙的怀里,“姐姐快同我说说,后来怎么样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362197/2772449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