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绝招
多功能厅里坐无虚席,深蓝色的警服填满了座位,肩章上的星徽反射着冷硬的光。
四个支队:一支队(绑架、凶杀)、二支队(盗抢、诈骗)、五支队(文物)、九支队(痕检)的鉴证负责人,并各队检验中心的队员全来了。
培训老师还没来,离开会还有十多分钟,会议室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第三排的位置,唐南雁左顾右盼:“许姐,今天人来这么全,请的肯定是顶尖专家吧?来的是哪一家,国家珠宝鉴定中心,地质大学、更或是北大、故宫?”
“还北大,故宫?”许琴“呵”的一声:“要不你去请?”
唐南雁使劲摇头:“我请不来!”
许琴不由失笑:“你还知道你请不来?”
唐南雁说的这几家,是国内公认的玉石珠宝方面最权威的鉴定机构。这几家当中,但凡能和“专家”两个字沾上边的,哪位手下不是带着好几个团队,研究任务比山摞的还高?
如果通过公对公渠道,别说顶尖了,权威专家都够不上,顶多派个助理或普通鉴定师来培训一下。
如果通过私下请,人专家出去鉴定一次,少说也是几万十几万的鉴定费,你咋请?
当然,肯定能请得来,也不用付什么这类那类的费用,但得欠人情。
队里不是没请过,效果也确实好,就是有点儿费领导:请一次欠的人情,得分好几次还……
许琴低声交待:“今天的培训专家是五支的言副支队通过私人关系请来的,听说总队领导也会来参加,说明既便不是这四家,也肯定足够权威。待会都认真听,做好笔记……”
左近的队员郑重点头,唐南雁依旧东张西望:言副支队,言文镜?
他能从哪里请专家?
正转念间,厚重的隔音门无声滑开,一群人走了进来。
副总支队长,几位支队并副支队长,以及几个年轻人。
不穿警服的就三四位,岁数都挺小,也就二十来岁。不太像是专家的样子,反倒像是大学生。
但再往后看:工作人员已经关上门,说明今天的专家就在这几位当中。
这不对吧,专家呢?
正狐疑间,副总队长敲了敲话筒:“各位,今天有幸请到西北大学文物研究中心的林主任,为我们培训玉石珠宝及玉石文物类的眼学鉴定技巧,大家欢迎……”
“哗哗哗哗哗……”随着掌声,林思成上了台,微微鞠躬。
深灰色的羊绒西装,身形挺拔如修竹。头发不长,五官俊秀,脸上带着浅浅的笑。
唐南雁睁大了眼睛:人挺精神,但太年轻,顶天了二十出头。还贼帅,站一堆领导中间,跟鹤立鸡群似的。
就这五官,就这长相,就这精神头,说他是明星唐南雁都信。但要说是专家……开玩笑呢吧?
不是她一个人这么想,而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上百双眼睛直直的刺在了林思成的脸上。
看气氛不对,副总队长脸一板:“林主任虽然年轻,却是业内享誉盛名的鉴定专家,都认真听……”
说着,他又回头看了看教育训练处的处长:“完了组织考核!”
“好的队长!”
一听“考核”,会场里顿然一肃,所有人的心脏禁不住的一缩:
别说是个大学生,今天哪怕台上站的是个叼奶嘴的小娃,也得一字不拉的把笔记作好了。
简单交待了几句,领导们坐在第一排,刚刚安静了少许的会场里又骚动起来。
教培处的处长刚要整顿纪律,副总队长摇了摇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会不好好听,下来有他们后悔的。
教训深刻点,才能记得牢,学得扎实……
旁边不时有人说小话,都在议论台上这位年轻的不像话,帅得一比的“专家”。
唐南雁瞅了一阵,往台上努了努嘴,又眨了眨眼睛。
许琴一看就知道她想说什么:许姐,这么年轻的专家见过没有?
说实话,她确实没见过。别说专家,以前请来的那些专家身边的助理,没有一位是三十岁以下的。
但总队领导能参会,还为他背书,想来肯定是有些能力的。抛开这些不谈,至少心理素质够好。
因为不管怎么说,公安毕竟是司法机关,从部到县,每一级都有专门的鉴证和痕检机构,专业能力毋容置疑。
何况是京城,这儿又是市局,在座的哪个不专业?
这位却有条不紊,不疾不徐……
暗暗转念,看唐南雁盯着台上,眼都不眨,许琴半开玩笑:“挺帅的吧?”
许南雁点点头:“还行!”
“怎么样,要不要给你介绍一下?反正你们家和言支队也挺熟……”
“唏~许姐,我妈又给你灌耳风了?”唐南雁一脸嫌弃,“你没听领导介绍:人家在西安?”
“那你还一直盯着看?”
“看看怎么了?又看不掉一块肉……”
两个人开着玩笑,台上,方进打开电脑,放在了讲桌上。景泽阳没事干,跟个木头桩子似的站在讲台边上。
林思成压根就没准备让他来,是他死皮赖脸,死缠硬打,非要跟着来。
还振振有词:他可是给叶安宁做过保证的,一定要保护好林思成。更何况,文研院还给他办了助理证。
哪怕是临时的助理,也是助理……
怕林思成不松口,景泽阳又做了保证:绝不凑热闹,绝不乱说话,绝不帮倒忙,林思成和方进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让干,他就乖乖站着。
多一个不多,林思成就带上了……
打开PPT,林思成扶了扶话筒:“各位老师好,我叫林思成,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点浅薄的经验。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包涵……”
底下响起掌声。
还行,比较热烈,毕竟领导带头鼓掌,怎么也要给点面子。
唐南雁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手,听着同事们议论:
“啧,挺谦虚,也挺有礼貌。”
“说话还挺好听,笑起来更好看。”
“确实,声如其人。”
唐南雁暗暗的骂:一帮闷骚货。
不过不奇怪:女人多的地方就这样,何况其中不少还是女光棍。
懂的又多,其中有不少见天介的和尸体打交道,早都免疫了。
这也就是会上,私底下,都黄到没边了……
转念间,唐南雁又眯了眯眼睛:咦,这谁,景泽阳?
应该是和台上这位一块进来的,但她刚才光顾着震惊,只顾着看台上这位,没留意身边的那两位。
另位一位戴眼镜的应该是台上这位的助理,就景泽阳站边上跟个桩子似的,又算什么?
再说了,他在歌舞团上班,啥时候认识什么鉴定专家了?
正奇怪着,旁边“嘶”的一声,像是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唐南雁回过头,又怔了一下:就她旁边,许琴像是活见了鬼的表情,瞪着眼睛张着嘴,愣住了一样。
而且不止她一位:前后左右,几位和许琴一样的鉴证中心的负责人,大都是类似的表情。
特别是有两个男主任,脸上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两颗眼珠子直放光。
不是……这都是怎么了?
她刚要问,许琴眼睛放光:“林思成?言文镜厉害了,从哪把这位请过来的?”
唐南雁瞅了瞅台上,一脸茫然:“啊?”
“别啊,这位是真专家:不比你说的故宫、北大的专家差,机会难得,好好听,好好记。”
唐南雁更茫然了:不是……他才几岁?
许琴没功夫和她解释,忙翻开了笔记本。
教培处定期培训,分析的全都是重点案例,恰恰好,林思成参与的三个案子全部列入其中。
第一个是“核原料制造仿古瓷案”:国内首例,甚至在国际上都是首例。下面刚刚通报上来的时候,领导们全像是听神话一样。
随后,又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对这一类物质,机场安检竟然如同虚设,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制造仿古瓷算个屁,万一有人想用这个干点什么,造成的就是史诗级的安全事故……
查,必须查,调动所有的警力查。
学,必须学,加班加班,没日没夜的都要学。
那段时间,京城各级公安部门鉴证单位负责人,哪个不是老了好几岁,头发掉了至少半斤?
自然而然,林思成这个名字,就像刻在了脑子里。
第二次是张安世盗墓案:这次各物证中心的负责人倒没受什么罪,就是内部学习了一下。
但各支队长老惨了,天天被领导追着骂。
因为除了往国外走私之外,京城是“于大海团伙”在国内最大的销赃集散地,许多盗掘文物都是从京城流入黑市。
这是其一,其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涉案资金,都是在京城洗白。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张安世盗墓案的指挥部,就在京城。
也就是林思成推测的国际掮客:居中为于大海和手下传递消息,负责组织盗掘人员、设计走私路线、并将团伙做案启动资金从国外转入国内,以及联系购买枪支……等等等等。
那段时间这几个支队的队长、副支队长,像是活在地狱里,既羞且愧又无地自容:
新型的组织方式,新型的做案模式,新型的销赃渠道……可以这么说,从计划组织,到销赃洗白,除了中间的挖和运以外,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做案场景和线索都集中在京城。
最后倒好,西京那边的同行把案子破了个七七八八,追查到大部分的线索都指向京城时,他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幸亏西京的动作够快,稳准狠不说,且够隐密。不然差那么一点儿,钱和人(掮客)就跑出了国。
苦点儿就苦点儿,挨几顿骂也无所谓,至少比人跑了,需要领导人负责的好。
顺理成章的,林思成这个名字也刻进了各支队、以及总队领导的脑子里。
第三次是假玉案,这次,又轮到各鉴定中心的负责人吃苦了。
因为案件比较典型,但更典型的是假翡翠。
与西京相比,京城才是重灾区。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京城,当做缅料销售的危料数量,京城是西京的上万倍。
更典型的是:不论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是北大玉石鉴定中心,还是公安部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都没有系统性的鉴定技术和质量标准
领导预测,以后这一类案件必然会越来越多,防患于未然,要求总队重点培训。
但连部里都没有相关的数据,想培训也无从培起。然后领导指示:先在各机构鉴证鉴定中心试行,从工作中总结经验。
再然后,各鉴定单位就跟疯了一样,又没日没夜的熬,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林思成这个名字,再一次的被刻在了脑子里。
也又一次的让各鉴定中心的负责人对林思成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不仅仅是专业,而且全面。
比如许琴。
而一时半会,她也不好给唐南雁这个得力助手解释:为什么看到林思成,最兴奋、最激动的全是各单位物证中心的负责人。
因为他制定了玉石类工艺品及文物的质量标准。
虽然如今只在西京公安内部试行,却是国内第一套“根据玉石产地和分析微观结构区分玉石分级标准”的质量手册。
而为什么越是权威机构,越是专业鉴定部门,越是顶级的专家,越是不好请?
因为国家没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更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一个鉴定不好,就可能吃官司。
与之相反的是,这一类的诈骗案件却时有发生,而且越来越多。拿一块几十块的俄玉,当几万块的和田玉卖,拿一块几百块的危料,当几十万的缅料卖,京城一天能发生几百上千起。
受害人发现后报警,公安机关还能说:法律中没有这一类的条款,国家更没有出台过相关的定级标准,我们不受理。
开什么玩笑?
所以,哪怕就是拿着头皮研,也得弄出个衡量标准和价值区间。
但问题又来了:公安局是执法机关,不是研究机构。
也别说制定质量数据,既便只是做为内部的区分标准,需要的实验次数也是以“万”计,才有可能得到相对准确的差异数据。
而与之相比,更迫切的是有效的眼学鉴定手段。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固定证据,对嫌疑人使用合法且合理的控制手段。
说直白点:受害人说这是假的,嫌疑人却说这是真的。警察必须在第一时间判断: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啥,找个专家?
专家没那么闲,不可能呼之即来,挥之则去。何况等你找过来,人早跑了。
如果内部有懂行的,就会很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情况。要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鉴定方法,更或是有一套标准的数据参考,那就再好不过。
西京的同行就是这么干的:和西大文博学院联合,专家基本上是随叫随到。
而且隔三岔五就让西大的教授培训,鉴定中心的几个组长,都快成半个专家了。
其中最受欢迎的,去的最多的就是林思成,讲的通俗易懂,且从不藏私。
而且他专门给西京市鉴证中心制定了一套内部的质量标准,不止一位来京城出差的西京同事证实:又好又快。
而这些都是基于林思成和李春南局长,陈朋副局长私交极好的基础上,京城这边也就只能眼馋一下。
从来没想过,有同事能联系到林思成,甚至能把人请过来?
机会难得……
“别愣着了,作笔记!”许琴拿起笔,“错过了这次,你能后悔一年!”
唐南雁又往台上看了看,半是惊奇,半是怀疑:有没有这么夸张?
暗忖间,林思成点了点话筒,电子屏幕亮起:图片中,三块未经雕琢的玉料原石泛着温润内敛的光泽。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这三种的主要成份都是透闪石玉,所以国标中统一归类到‘和田玉’大类。但三者间的价值、来源,以及社会认可度却天差地别。”
“具体差多少就不说了,今天主要讲一下这三种玉的主观区别、微观数据的差异,及肉眼鉴证条件下的有效手段……”
“因为时间有限,我尽量简短一点,待会会印发资料,各位老师们可以结合起来看……”
鼠标轻点,屏幕切入微观特写。在数百倍放大下,玉料内部结构纤毫毕现:
“看这些交织结构,大量极其细小的透闪石-阳起石矿物微晶(纤维状、针状、隐晶状)相互交织、缠绕、穿插,形成无定向的致密排列。这种结构极其致密,交织程度高,间隙极小。”
“具体在宏观层面,也就是肉眼可鉴的程度:和田玉温润细腻的油脂光泽、和较好的透明度,都源于这种极致的细毛毡结构。”
林思成指着屏幕,“划重点,化验组的老师们记一下:和田玉,毛毡状结构,也可以称为糯米糕结构……”
屏幕一闪,又出现两张图片,一张毛毡,一张糯米糕,两张都是横截面。
确实挺简单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是只用一句话总结,但配合图片,却让众人产生了最直观的印象。
“然后再看第二块,青海玉……玉料形成中,应力作用所致,局部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的特殊纹路,透明度高于周边玉质。”
与和田玉最大的区别:内部显露出疏松的颗粒感和清晰定向纹理,导致透明度偏高,呈现干净的‘水透’感,但油润度低,韧性也低……”
林思成又指着屏幕:“记住这条水线形态,它是青海料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最后,俄罗斯玉,特点就一个字:白。但这种白,行话叫‘死白’或‘瓷白’,缺乏和田玉由内而外的油润,显得干涩、单薄。光泽更近玻璃光,是浮于表面的‘亮’,而非内蕴的‘润’。”
大屏幕再次切换图片:“再看结构:俄玉典型的团块状变晶结构,颗粒比青海料更粗大、突兀,边界分明。这就是它质粗、油性差、结构松的根源……”
林思成有条不紊,清朗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台下安静异常,笔尖划过纸面,就如无数蚕咬着桑叶。
这些基本各物证中心的负责人,知道林思成的来历和底细,更知道林思成讲的这些有多有用。
也有的一脸茫然,不知道领导们为什么都这么积极,这么认真。
更不乏后知后觉的那一部分:这小孩讲的可以啊?
有条有理,循序渐进,且通俗易懂。
只有极少数的人明白:不是林思成讲的好,而是他研究的够透彻,总结的够精僻。
有没有人比他研究的更深入,总结的更好?
可能有,但哪个不是当成看家本领,哪个愿意无私分享?
对于这个时代,对于各个与“鉴定”有关的单位和职业而言,林思成讲的这些东西,无异于真传秘籍……
唐南雁压根就没作笔记,而是一直看着台上,目光越来越迷茫,神情越来越狐疑。
她感觉,台上这人好怪,给人一种极为诡异的割裂感:这张脸,和他此时的谈吐、气质,都离的好远?
至少三十年那么远……
正天马行空,胡乱猜忖,许琴一笔敲在了她脑袋上:“愣着干什么,还不记?”
唐南雁撇撇嘴:“不是会发资料吗?”
许琴“呵”的一声:知不知道待会发下来的资料会有多厚?
少于五公分,我啃着吃了。
而林思成现在讲的这些,就是这些资料中精华部分中的精华。
不求理解的多么深刻,只要能看懂,省下来的钻研时间至少以“年”计。
正准备骂唐南雁一顿,眼前突地一暗。
咦,屏幕怎么关了?
讲完了?
正孤疑间,林思成笑了笑,指了指角落里的监控:“可以的话,这个也关一下。然后,我向老师们分享几个鉴定玉石的小绝招……”
前排的领导们精神一振……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6353/1111081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