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叶氏长女允棠有大功于社稷......特封为安乐公主,赐公主府一座,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村口响起,叶杨氏站在人群里,越听越懵。
她养了十多年的女儿,去了趟边关,怎么就成了皇家的公主?
被皇后收为义女,以后要住在京都的公主府,再也回不来了?
“扑通”一声,叶杨氏双眼一黑,直挺挺地往后倒去。
“哎哟!怎么还晕了呢!”旁边的村民连忙伸手扶,语气里满是慌乱。
顾嘉月心里一紧。
传旨的太监还在这儿,要是把杨氏的反应传回宫里,说不定会有人觉得叶家不满,对叶允棠在京都的日子不利。
她连忙挤上前,一把扶住杨氏。趁着扶她的劲儿,用指甲在她后腰狠狠掐了一下。
“嘶!”
杨氏被疼得瞬间醒了过来,刚想开口哭,就被顾嘉月用眼神制止了。
顾嘉月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快速说:“婶子,太监还在呢,这是圣旨不能露半点不满,不然允棠在京都会难办的!”
这话像盆冷水,浇醒了杨氏。
她一个农家妇女哪里懂那些弯弯绕绕,但她也知道嘉月不会骗自己。
不管怎样,她都不能给女儿带来麻烦。
她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挤出满脸狂喜,声音都带着颤。“哎哟!我……我就是太高兴了!没想到咱们叶家还能出个公主,这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啊!”
顾嘉月连忙顺着话头喊:“可不是嘛!这是咱们桃花村头一回接圣旨,多荣耀啊!叶家婶子,快回去摆香案,告祭祖宗,让祖宗也高兴高兴!”
叶家的人也反应过来,不管心里多不舍、多难过,表面上都得高高兴兴的。
叶大明连忙上前,对着太监拱手:“多谢公公传旨!快,家里请,我们这就摆香案!”
传旨的太监原本想说不必如此拘谨。
他是江陆离的人,回去只会挑好的汇报,不会故意找事。
可转念一想,队伍里还有几个是宫里其他娘娘派来的人,保不齐有人会回去告黑状。
叶家这么识大体,倒省了他不少麻烦。
他脸上露出笑容,语气平易近人:“叶夫人不必多礼,咱家就是来传旨的,顺便再替公主看看你们。”
叶家人连忙领着太监往家走,村民们跟在后面看热闹。
看着随从把一箱箱赏赐搬进叶家,所有人都惊呆了。
有金灿灿的元宝,有绣着凤凰的绸缎,还有精致的玉器摆件,看得人眼睛都直了。
隔壁杏花村的叶姓族人,听到消息后也跑得飞快,挤在叶家院子里,盯着那些赏赐小声嘀咕:“乖乖,当公主这么有钱啊?”
“皇上皇后还缺不缺女儿啊?我家有三个姑娘,都听话!”
等香案摆好,传旨的太监又将圣旨念了一次。
圣旨宣读完毕,赏赐交接清楚,传旨的太监就准备返程了。
杨氏犹豫了半天,还是上前拉住为首太监的衣袖,声音怯生生的。“公公,我……我们以后还能再见到允棠吗?”
那太监笑了笑,悄悄把杨氏塞过来的银票塞进衣袖,语气温和。“杨夫人放心,安乐公主是当朝嫡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你们要是想见她,去京都递个牌子通报一声就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只是……最好别去太频繁,公主现在也是皇后的义女,得在宫里尽孝,总往外跑,怕是会让皇后不高兴。”
话说到这份上,杨氏心里也明白了。
想见女儿不难,可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天天见面了。
她点了点头,看着太监的队伍走远,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却不敢哭出声,只能用袖子偷偷擦。
叶允棠成了安乐公主的事,成了十里八乡最热闹的八卦。
不管是村口的老槐树底下,还是镇上的杂货铺里,总能看到几个人凑在一起,压低声音议论。
“叶家抬进去的赏赐,箱子摞得比人还高!”
有人咂舌“黄金百两啊,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还有人羡慕。“要是我家闺女也能当公主就好了”。
这股热度没降,叶家的门槛就快被踏破了。
好些几百年没联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拎着些不值钱的土特产找上门,有的拉着叶父的手说“咱们是一家人,以后公主可得多照拂”。有的直接把自家孩子推到跟前“让孩子跟公主沾沾光,去京都谋个出路”。
更过分的是,有户人家居然提着半袋米,说想把自家十二岁的姑娘送到叶家当童养媳,“跟公主沾亲也是福气。”
叶家夫妇被这些人缠得头都大了,平日里根本不敢开门。
晚上躺在床上,叶母捂着胸口说:“再这么下去,咱们都没法过日子了。”
“这些到底是什么人啊?眼里就这些红白之物,要是能选,我宁愿要我家棠儿待在我身边,这公主他们想做就让他们去做吧。”
叶父咬咬牙,连夜找了村里的木匠,把门钉了三层厚门板,白天不管外面怎么拍门、怎么喊,都闭门不出。
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人要吃饭、要喝水,总得出门买东西。
可一踏出家门,就感觉街坊邻居的目光都黏在身上。
有人偷偷指手画脚,有人跟在后面议论,叶母每次出门都要攥着衣角,回来后眼圈通红。
“实在不行,咱们上京都找丫头吧?”
这天晚上,叶父坐在油灯下搓着手叹气,语气里满是无奈,“在这儿天天被人盯着,太难受了。”
“不行!”叶母立刻摇头,眉头拧成一团,“允棠刚当公主,宫里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正是地位不稳的时候。咱们去了只会给她添麻烦,说不定还会让别人说她‘忘本’。”
她顿了顿,眼神里满是牵挂,却还是十分坚定的拒绝:“再等等,我明天去问问嘉月,能不能去学堂里待几天,避避风头。”
顾嘉月早就知道叶家的困境,也在想办法帮助他们。
之前去学堂的路上,她见过好几次有人堵在叶家门口,也听过村民的议论。
所以当叶母带着忐忑找到她时,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有什么问题!之前分给允棠的那个小院子现在没人住,你们一家搬过去就行。正好学堂缺人打扫卫生,叶叔和您要是不介意,这几天就帮忙扫扫院子、擦擦窗户,等外面的风声平息了,你们再回自己家。”
叶父叶母连忙对着顾嘉月鞠躬,眼眶都红了。
顾嘉月帮他们的实在太多了。
想当初他们一家四口被赶出家门快饿死的时候,是顾嘉月接纳了他们,还教允棠读书识字。
村里的孩子都说叶夫子很厉害,什么都懂,做的小实验好厉害啊之类的。
但叶母心里清楚,自家姑娘从小在山沟里长大,能有什么见识?进学堂当夫子之前也不过是认识几个常用的字罢了。
若不是顾嘉月一点一点教她知识、带她见世面,她哪能有机会去燕山立功劳,最后成了公主?
“嘉月,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对我们家的恩情,我们这辈子都忘不了。”叶母拉着顾嘉月的手,声音带着哽咽。
“婶子别这么说,都是应该的。”
顾嘉月笑着摆手,“快收拾东西吧,我帮你们搬。”
没过多久,叶家的事就被新的热闹取代了。
桃花村那上百名童生明天就要去矩州参加院试了!
这天晚上,孙海家的油灯亮到很晚。
孙海的娘亲王婶蹲在地上,翻来覆去检查儿子的行李。衣服叠了又叠怕皱了;笔墨纸砚用布包好,放在最稳妥的地方;连干粮都要数三遍,生怕少带了。
她一边检查一边觉得心跳得飞快,手都有些发麻,连叠衣服的动作都慢了半拍。
“娘,又不是你去考试,你紧张什么呀?”孙柔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件新做的青布长衫,笑着递给孙海,眼神里满是调侃。
娘亲这模样比要上考场的孙海还紧张。
孙海接过衣服,笑着帮娘亲顺了顺后背。“娘别担心,夫子说了,只要我正常发挥,肯定能通过院试。到时候您就是秀才娘亲,姐姐就是秀才的姐姐,我就能挣钱给姐姐买灵芝、人参,让林大夫给姐姐好好治病!”
这一年多虽然有林熠帮忙调理,孙柔的身体好了不少,但家里没钱买药方里的名贵药材,只能用普通草药慢慢养着。
孙柔还是不能像其他姑娘一样跑跳,大多数时候只能待在家里。
孙海心里一直记着这事,读书格外拼命。
他想早点考上功名当了官就能让姐姐吃最好的药了。
孙柔听着弟弟的话,眼眶瞬间红了,眼泪在里面打转。
她连忙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再抬头时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这两年我的身体好多了,都能做衣服了。你看,这件衣服就是我给你做的,花夫子还夸我针法好呢!”
孙柔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像其他姑娘一样去学堂上课。但孙海只有有空,就会把学堂里学的内容讲给她听,教她识字。
偶尔天气好,孙海还会背着她去学堂旁听。
村里的小姐妹也常来她家,把花朝教的刺绣技巧、其他夫子教的算术题,都一一讲给她听。
孙柔很聪明,小姐妹讲一遍,她就能理解七八分,有时候还能指出她们没懂的地方。
花朝见她这么有天赋,心里起了爱才之心,经常抽时间来教她刺绣。
现在孙柔的刺绣手艺一点都不比学堂里的姑娘差。她绣的手帕、荷包,送到吉祥布庄去,那些有钱的夫人都是抢着要的。
若不是身体不好,她现在说不定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绣娘了。
“姐姐做的衣服最好看了,我明天就穿这件去考试。”孙海把衣服叠好放进行李里,语气里满是骄傲,“等我考上秀才,就帮姐姐开个绣坊,让大家都知道姐姐的手艺!”
王婶看着姐弟俩,心里的紧张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待。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7619/111106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