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439章 难道京师出事了?

第439章 难道京师出事了?


辽阳州的城守尉,名叫德尔泰。

    此人在乾隆五十七年,就已经接替了前任城守尉灵泰,驻扎辽阳州。

    在任近十年时间,几乎都在干着辽河堤坝的维护,还有确保辽河运输通畅,还为盛京城护送过木材物料。

    可以说,没有功劳,那也是有着尽职尽责的一份苦劳在。

    本来,他去年就应该熬出头,被调任京师候补听用,不用再待在关外混日子。

    可惜,因为去年开始,关内形势大变,这大清的局面是越来越坏了。能力不足又亲政没两年的嘉庆,完全无法应付,甚至要从关外调军助战,哪有功夫管他一个小小辽阳城守尉的调职升迁。

    德尔泰就这么继续留驻辽阳州,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混日子等病老退了,不想南边的牛庄忽然来人报信。

    “什么?什么叫海城突然冒出来一支数千人的尼堪大军,还把海城给占下来了?”

    听到报信清兵的话,德尔泰非常懵,完全不理解发生了什么。

    不是,什么情况?

    数千人的尼堪大军,还是突然冒出来,又占了海城,这三句话连在一起,怎么就有点听不懂了呢?

    这里可是辽东关外,盛京将军辖区,海城又连着辽河,他这辽阳城守尉可以随时走水路南下,去见海城城守尉。

    结果,现在告诉他海城已经尼堪大军攻破了?

    哪来的尼堪大军?

    德尔泰虽然不太相信,但同样也不敢不信,一面派人去南边探查消息,一面又紧忙下令聚兵备战。

    辽阳州虽然也只有500多八旗驻军,但这里可是距离盛京最近的州城,又连通了辽河,所以人口很多。

    辽东半岛那么大一片区域,才只有几万人口,而一个辽阳辖地就已经有着近十万人了。

    虽然这些辽阳旗民大多散居,但人口稠密度已经比海城和牛庄要高得多。只要多给德尔泰一些时间,他还能再聚兵数千人。

    当然,这么聚兵出来的军队,肯定是没法打仗的。

    到底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刚入关那会,关外自从顺治时期实行旗民分治,这些关外八旗基本就变成了满清的穷亲戚。

    穷山恶水确实穷山恶水,但要说多能打那完全不至于。

    实际上,满清的那一套八旗政策,别说是关内关外八旗了,就连雍正乾隆两朝最为倚仗的索伦部,都已经战斗力下滑的厉害。

    乾隆末年的索伦兵,早就没有雍正初年那么强悍的战斗力了。

    之所以能打得河南白莲教和山西白头军抱头鼠窜,纯粹是山西的鬼地形就不适合大炮火器作战,而索伦部常年生活在白山黑水,反而能适应这种群山地形的冷兵器作战。

    河南白莲教又不一样,他们是真战斗力不行,哪怕是进化了,那也打不赢索伦兵。

    德尔泰下达聚兵命令没几天,就收到消息,确切地说不是收到消息,而是汉军骑兵率先杀到。

    “呜呜呜!”

    早已撒出去的清军哨兵,迅速吹响了警戒号。

    德尔泰来到城楼观战,就见一支百来人的红衣骑兵,正在追杀一支小股骑兵。

    远远那被追杀的小股骑兵,德尔泰很轻松就辨认出,那是自己这几天分批撒出去的探马。

    难怪之前的派出去的马队探子,一个都没有回来的,这是被尼堪骑兵给半路截杀了呀!

    德尔泰终于有点相信,海城和牛庄已经被尼堪大军给占了。甚至就连这个占了海城和牛庄的尼堪大军具体什么跟脚,德尔泰都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德尔泰到底是去年差点迁调回京的,所以对自己为什么没能成功迁调,那都是有专门打听了解,得知是因为关内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汉人尼堪叛军势力。

    虽然具体的情报消息,德尔泰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但他就是感觉城外的这支骑兵,就是关内的汉军尼堪。

    辽阳城外,双方骑兵的追击战还在打。

    一百多汉军骑兵,里面只有三十人是端了线膛枪的,剩下七十人全部都是带刀战兵。

    被他们追杀的骑兵,属于辽阳州城派出的清兵探子,只有十几人。

    一百多人追杀十几人,汉军的战马不如清军的战马好,但同样又差不到哪里去。

    而且,一下子被十倍人数追杀,清军探子早就吓尿了,完全不知道要吝惜马力。

    都没跑到辽阳城下,马儿就已经筋疲力尽,很快被汉军追上。

    三十个汉军骑兵端起了线膛枪,填入子弹后,都不用怎么瞄准。

    “砰砰砰砰!”

    六个逃跑的清兵中枪坠马倒地。

    剩下几个清兵吓坏了,连一起逃跑的队形都无法维持,马鞭一抽就四散逃跑。

    七十人的带刀战兵,骑着马就分批去追,几乎每个清兵后面,都有十来个汉兵追杀。

    汉军也不直接冲上去砍人,而是优先分散包围,如同猎场围猎一般,将里面的那一个猎物(清兵)慢慢堵死,堵到彻底没地方跑。

    有几个清兵眼看陷入绝境,果然嘟囔了几句听不懂的满语,就要拔刀厮杀。

    “铿~锵!”

    然而,两刀碰撞,汉军大刀毫无损伤,反而清兵的刀子应声而断。

    这还怎么打?

    马上有清兵跳下马去,趴在地上用着汉话求饶。

    可惜,没用!

    回应他们的全都是一把大刀过来,人头飞天而起,又在即将落地前被汉兵抓住辫子接住,而后开始举过头顶挥舞乱甩,如同溜溜球。

    (崛起吧!溜溜球)

    辽阳的八旗探子,全被汉军骑兵杀了干净。

    十几颗鞑子脑袋,被汉军骑兵一边挥舞,一边策马来到辽阳城下。

    就在德尔泰要下令放箭之前,直接用力把头给扔到了辽阳城下,之后掉转马头扬长而去。

    等到德尔泰确定那股汉军骑兵退走,他这才放下箩筐,让人把城下的脑袋捡回来。

    才捡回来三颗脑袋,就有熟人认了出来。

    “阿哈!怎么是你啊!我的好弟弟,你怎么就这么死了。”

    “这是我儿子,我的儿呀!”

    “呜呜呜~~!”

    “这些该死的汉人尼堪,居然敢造反杀主子。我们要报仇,杀光那些汉人尼堪,让他们血债血偿。”

    “对,血债血偿!”

    “杀光汉人尼堪!”

    “……”

    几声呼喊起哄,叫的德尔泰头皮发麻,这些辽阳旗民,他们脑子都是坏掉了吗?

    他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股疑似汉军的尼堪大军,到底来了多少军队,他们就敢撺掇自己出城迎战,这是生怕辽阳不失守是不是?

    德尔泰非常谨慎,已经在辽阳城守尉干了几年,都是尽职尽责,他不想打没把握的仗。

    而且,明显牛庄、海城已经失陷,甚至大胆一点猜测,可能已经有不少盛京军府的军镇都已经丢了。

    因为,尼堪大军不可能凭空而来,关外算上他们旗人、汉人农奴,总共也都不过几十万人。

    吉林、黑龙江可以忽略不计,黑龙江几乎没有汉人居住,旗民都很少,吉林的旗民同样也只有五万多人。

    所以,关外不可能会凭空出现几千军事素养极强的尼堪军队,那这些尼堪骑兵只能是关内来的了。

    关内来关外,那只有一条道可以走,那就是……山海关。

    难道说,山海关那边出事了?

    甚至更进一步,锦州和大凌河马场都出事了?

    要是果真如此,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德尔泰强行安抚下那些嚷嚷着报仇的旗民,匆忙就发急信给盛京城。告知盛京将军晋昌,南边出现了一支来历不明,且战力强悍的汉人骑兵,数量上似乎也不少。

    ……

    数日之后,盛京城。

    这里是既是满清在关外的盛京,又是奉天府,属于关外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大军府的中心,算是满清设在关外的陪都。

    前明放在南京陪都的府尹六部机构,满清在盛京陪都同样也有。

    唯一不同在于满清在盛京的六部中,没有了吏部,因为关外基本都是旗民为主,汉人全是农奴,并不重要,所以也不用搞什么吏部那么麻烦。

    取代了盛京吏部的为仓场侍郎,还专门设置了满汉两位侍郎,平分仓场大权。

    此时此刻,盛京将军晋昌、盛京副都统额勒亨额两个盛京最高军事官员,正在召集盛京府尹明志、盛京府丞(兼学政)百龄以及盛京六部官员开会议事。

    晋昌率先说道:“辽阳城守德尔泰发来急信,海城、牛庄沦陷,攻陷两城的是一支来历不明的尼堪军队。兵力总数约莫能有数千人,而且战力强悍,身穿红衣红服,骑兵还配备了火铳……”

    这话都没说完,副都统额勒亨额便咳嗽着说道:“咳咳……这写的……咳咳……分明关内跟咱们大清打仗的伪汉贼逆,可是伪汉的贼逆……咳咳咳……贼逆怎会出现在关外的?”

    这位盛京的副都统,已经身患重病,而且大概率还是治不好的肺痨,应该是活不过今年年底了。

    听到额勒亨额确定了信件里说的是汉军,府尹明志忍不住说道:“伪汉贼逆去年刚刚打下江南,与我大清南北划江,就算再快再快,那也不应该今年就出现在关外,除非……”

    晋昌几乎同一时刻接话道:“京城出事了!”

    晋昌这个盛京将军和明志一样,两人都是去年才刚调任过来。晋昌是顶了前任将军琳宁(年老退休)的班,而明志是以满人府尹顶替前任的王秉韬(汉军旗)。

    所以,这两个人是知道一些京城里那位的情况。

    大概在去年开始,他们的万岁爷似乎就在嗑药。虽然对外说是安神丸,可不少八旗权贵都觉得那是丹药,嘉庆自己可能都晓得,但就是嗑的停不下来。

    他们离开之前,嘉庆的症状还不太明显,但嗑药过后的癫狂症状(*瘾发作),已经隐隐有所发作。

    这才让他们几乎同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京城出事了,甚至更确切地说,是皇上出事了!

    没办法,容不得他们不去瞎猜,要不是万岁爷出事了,汉军怎么来的关外?

    要来关外,只能走山海关-锦州那条路线啊!

    总不能是从海上来的吧?

    满清闭关锁国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都忘记了,大汉不仅可以走海路,还能走海路带着军队入侵辽东。

    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满清智商太低,而是纯粹的战略眼界限制了他们。

    就像春秋战国,没有孙武出来之前,谁知道打仗原来也可以不用守礼,可以耍赖皮、搞偷袭、烧粮仓?

    这些个盛京城里的八旗权贵,在会上合计来合计去,还是没合计出个所以然来。

    额勒亨额这个病的快死的副都统给出建议:“先不管京师有没有出事……咳咳……先想办法守住盛京城再说,还有辽阳城也是……咳咳……再派人过去辽阳看看情况,到底是不是伪汉的贼逆,贼逆又是怎么来的……咳咳!”

    额勒亨额还没说完,就又是一阵剧烈咳嗽。

    旁边基本插不上嘴的府丞百龄,适时递上手帕给他擦嘴。

    额勒亨额擦了一把,就见手帕上一块血迹。

    明志接过话茬说道:“不只要问辽阳,还要派人再去看看锦州和大凌河马场。既是看看大凌河和锦州还在不在,也是让锦州副都统带着军队过来支援盛京。盛京可是我大清的关外祖地,不能有哪怕半点闪失。”

    “嗯,”晋昌点头,对此深以为然,“马上传我命令,给锦州副都统庆玉发去令书,让他立刻带着旗军过来支援盛京城,同时再去辽阳看看,到底来的是不是伪汉的贼逆?”

    百龄忽然插嘴道:“对了,既然来的是尼堪军队,那不论是不是伪汉的贼逆,也应当把城中的汉人全部予以驱逐,让满洲旗民和家眷全都住进城里。”

    晋昌恍然:“说的有道理,立刻召集城中旗军,驱逐城里的汉人,包括那些包衣和奴才们。”说完,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那些城里的尼堪军旗,把他们也都打散了分开,要确保每支尼堪军旗里,必须要有我满洲八旗在里面驻扎看守。”

    盛京将军晋昌就这么下达一连套命令,盛京城里的汉人包衣一时间全部遭到了驱逐,而盛京周边的旗民也是疯狂往盛京城中涌入。

    盛京直接控制的旗民,差不多就有快十万人了。

    这么多人全部住在一个盛京城里,那肯定会不够住的。

    不够住了怎么办?

    那自然是尼堪军旗的次等旗人,把房子妻女们乖乖让出来,给满洲八旗老爷们享用了。

    这都是我满洲八旗的老传统了,既然做了尼堪军旗,那享受了八旗的好处,自然要在关键时刻,给满洲老爷们做出贡献。

    不光是尼堪旗民,那些尼堪旗军,也是全部被晋昌拆分,分成了好几股,每股都有满洲兵坐镇压制,防备他们造反。

    在盛京城外,是数万被驱逐的包衣和汉人农奴,他们身上没有留下一粒粮食,全都被晋昌给扔在了荒野自生自灭。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8013/1111067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