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五姓嫡脉:隋末奶娃的崛起人生 > 第四百四十九章:作战布署之长缨在手

第四百四十九章:作战布署之长缨在手


老话说的好:好汉不吃眼前亏;

书上也说:好男不跟女斗;

书上还说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读书人不按照书上写的做,那书不就白读了吗?

怂?

李俊才不认为自己怂,这是智慧……

很多时候李俊都在想,自己不像族人们都是关中人的方脸,是瓜子脸的原因,可能是青衣娘子和跳蚤姑娘从小就喜欢挤自己的脸吧?……

。。。。。。

李俊只用虎骨泡酒,他真心不觉得老虎肉好吃。

这也就是庄子旁边村的那几个猎户要送两只虎崽子给青衣娘子,会被李氏壮奴揍的原因。

李氏家生子每年最少会捕杀百八十头老虎,还要讲究从眼睛里射死老虎,保证虎皮的完整。

李氏壮奴觉得青衣娘子想要老虎,他们去抓就是。

青衣娘子是什么人?

我李氏下代大主母之一,你可以崇拜她,痛恨她,仇视她,甚至是有本事你可以来刺杀她。

但是谁也没有资格怜悯她,谁这样做都是找死。

华南虎,东北虎,里海虎,白虎,黑虎,各种各样的虎皮,库房里放着没有一千张也有八百张。而且还是完整的,毛发好看的,稍微次点的虎皮,熊皮都没有资格进库房。

此外,李俊几乎每顿都有的那道“蜜汁熊掌”,用的都是右熊掌……

李氏壮奴有三支千多人的捕猎队,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捕杀老虎,因为孙神仙给郎君弄的虎骨酒,要用到大量的虎骨。

最重要的是,郎君每三天喝一次的苦药里,也需要虎骨。

三房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没错,族长的血脉传承。

事关三房族长血脉传承的事情,不要说老虎,《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李氏族人也会想方设法的弄来。

。。。。。。

李俊七岁的时候,李氏捕猎队由原来的一支,变成了现在的三支。人数从原来的三百人,变成了每支捕猎队三千人。

其功能也从原来的猎虎,变成了抓黄羊。

现在整个秦岭的野生黄羊,一直被李氏控制在五百只左右。

三年后,李俊十岁的时候,捕猎队的职责也从抓黄羊,变成了给族人们获取肉类。

李俊之所以组织三支捕猎队,一是可以给族中抓黄羊,获取肉类外,捕杀了老虎还可以到官府领赏。

这点钱李俊不看在眼里,但是族人们可以轮流练兵,这才是他看重的。

三支捕猎队到处钻林子,还可以招揽因躲避战祸,躲进深山老林的流民。

一举多得的事情,李俊干嘛不做?

这也使得他的座椅,根本就不像是贵族,反而是匪气十足。

中军大帐里的沙盘,又大了好多,李俊很佩服墨家和公输家族,沙盘上的山川河流,他们做的这么精妙,想不让人佩服都难。

等大家落坐后,李俊喝了杯茶,便吩咐白七娘和常幼娘挂起来他画的一幅巨大的地图。

“娘亲,儿现在和你说一下儿兴举族之兵的目的,以及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李俊放下茶杯,搂着娘亲的胳膊撒娇,仰起嫩脸好方便娘亲伸手捏。

崔氏宠溺的捏一下好大儿的俊脸,十分感慨的说:“为娘抱着的小肉团,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现在更是要带领百万族人前行了。

俊儿,你召开最高级的军事会议,就说明你有了计划。为娘不懂军事,但是现在我们李氏的核心都在这里,你说说你的计划,大家参谋一下。”

“喏,儿谨遵娘亲教诲!”

。。。。。。

李俊站起来来回渡了几步,沉声说:“族人们一天天的总想找人干仗,一个个的也都削尖脑袋争差事,现在不用了,接下来我们李氏要和人大打出手了,大管事,管事,二管事,小管事也会增加成百上千个,能者上,庸者下,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李俊接过大总管罗七娘子递过来的指挥棒,来到巨大的地图前,想了一下才说:“既然是干仗,我们就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干仗。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反对没有好处的干仗。

这也是我很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干赢了,竟然会亏本,这完全就没有办法理解。

在我看来,打仗就是有组织的抢劫,抢劫这种没本的买卖怎么可能会亏本?”

中军大帐里,落针可闻,只有李俊青春期的声音在回荡:

“半年前我回老窝,与你们商量的“黄牛脱甲计划”,是我们开战的原因。

陇西李氏十三房,从先秦就是防御异族人的最前沿,生存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陇西李氏的武力才冠绝天下世家门阀。

同样是因为我们强大的武力,历朝历代帝王借助我们防御异族人的同时,也防备着我们。

从隋文帝开始,到现在为止,布置在凉州,会州,鄯州的这支骁府卫,哪怕是天下大乱斗的时候,都没有调动过。

我们的西边是吐浴浑,南边泾州,陇州,秦州,成州,武州,宕州把我们堵住。

北边庆州,盐州,灵州,困死我三房,如果再加上会州,凉州,鄯州,就彻底的困死了我们。

嘿嘿嘿……朝廷哪天拿下吐浴浑,就是对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李俊说到这里,停下来仔细想一下原来的历史,也就是陇西李氏被按死在老窝,经过李治借武则天的手一层层的剪除翼羽后,大房,二房,三房老窝的结局……

三房老窝固原城  :固原城为原州治所,属关内道,武德元年(618年)改平凉郡为原州。

贞观五年(631年)置原州都督府,管辖原、庆、会、银、亭、达、要七州兵马,是守护唐都长安防线上的重要军事指挥机构。

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原州为平凉郡。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原州被吐蕃占据。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泾源节度使刘昌请移行原州于平凉城。

北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唐代原州设立纯军事性质的州郡级政权建制——镇戎军,宋真宗咸平初年,曹玮修筑镇戎军城。

宋夏对峙时期,镇戎军成为防御西夏的第一道屏障,庆历元年(1041年),北宋将秦凤路改为泾原路,镇戎军隶属于泾原路。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9400/4431151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