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青苹果年代 > 第153章 调到大城市

第153章 调到大城市


他将不再局限于这小县城里简单重复的工作任务,而是有机会挑战更高的技术难题,说不定还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让自己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

他转身开始收拾行李,动作轻快而又带着一丝急切,每放一件物品都仿佛在为新生活添砖加瓦。

尽管对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有些不舍,但这喜悦的心情如同澎湃的浪潮,将那丝丝缕缕的牵挂暂时淹没。

他坚信,这次调动是命运给予的珍贵机遇,会为整个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而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踏上这充满希望的征程。

世和迫不及待地写信给妻子,他早已忘了妻子曾经惹他生气。

他在信中写道:

“冰玉:

见字如面。今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你写信,我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在单位得到通知,即将被调往大城市工作了!

你知道吗?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后便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我在这小县城里工作了这么久,如今能有机会去往大城市,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大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

我可以赚更多的钱,让咱们家的日子过得更宽裕。

那里的医疗条件也会更好,以后家里人要是有个病痛,也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还有啊,孩子以后能在大城市里读书,接受更先进的教育,这对他们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知道这意味着我们要面临一些改变和挑战,比如我们可能会暂时分居两地,但我相信这都是暂时的。

我会努力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然后把你们都接过去。你在农村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不要太辛苦。

我这边一安排妥当,就会马上和你商量后续的事情。

相信我,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世和

某年某月某日”

冰玉收到来信,心里也一阵狂喜,但看到两地分居,她的心沉了下来,大城市的美好不属于自己。她立马写信告诉世和自己的想法。她在信中写道:

“世和:

展信佳。最近咱家里一切都好,只是我心里老是空落落的。每次想到你在城里,我在乡下,这日子就觉得过得没个盼头。

你所在的城市一定是个特别好的地方吧。我听村里去过城里的人说,那里有高高的大楼,马路上跑着好多汽车,还有大商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在这农村,每天就是围着灶台和田地转,从早忙到晚。这土里刨食的日子,真的是又苦又累。

我就想啊,能不能我带着孩子到城里去跟你一起生活呢?我不怕吃苦,到了城里,我可以找些活干,帮衬着家里。哪怕是去给人家打扫卫生、做些针线活,我也愿意。我想让孩子们也能在城里上学,他们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将来有个好出息。

我常常在夜里做梦,梦到我们一家人在城里的小房子里,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写字,你下班回来,我们一起吃着热饭。那场景可真美啊。世和,你来信说你要调到大城市去工作,我为你感到高兴,高兴之余,盼望着想要更加高兴的事临到我们头上,就是说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们去城里呢?我在这眼巴巴地盼着你的回信。

冰玉

某年某月某日”

世和一看来信,就犯了难。

因为这次调遣,都是市里从各地选拔一些优秀的年轻的工作人员补充到市府。根据多次讨论和考察,觉得世和不错,才将调令落在他的头上。

在特殊年代,天空仿佛都被一片阴霾所笼罩。当那关键人物叛逃的消息如重磅炸弹般传开,整个国家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大街小巷弥漫着一种凝重而紧张的气息,人们的脸上少了往日的笑容,多了几分忧虑与警惕。

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气氛也陡然变得严肃。

单位里,领导们神色匆匆地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文件被频繁地传递,保密工作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一次响起都像是敲响了一次警钟。

世和的神经也高度紧张,他预测可能去市府的工作要泡汤,取而代之的将是被调往最需要最重要最敏感的部门或者单位工作,具体是哪里,他也不清楚,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而就在这样的局势下,有一批工作人员被迅速地挑选出来,他们就像世和那样即将被调往大城市。

这些工作人员,与世和一样,心中既有着对未知的忐忑,又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匆忙地收拾着简单的行囊,告别了熟悉的同事和工作环境。

在前往大城市的路途上,火车哐当哐当地疾驰,他们透过车窗看着外面不断变换的景色,思绪万千。

有的在心中默默回顾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思考着如何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有的则担忧着大城市里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艰巨的任务,是否能够不辱使命,在这紧张的全国形势下,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深知自己正被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重要战役,而他们必须全力以赴。

世和却被吉普车载着送往大城市,同车的就有江平。

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一辆老式的吉普车正载着世和和江平疾驰。他坐在后座,满心憧憬着即将在市政府开启的秘书工作生涯,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

车窗外的风景快速掠过,他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大城市的市政府大楼里,想象着自己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处理文件、撰写报告的模样,或许还能跟着领导参与各种重要会议,见证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突然,吉普车在一个军事检查站被拦了下来。

一位表情严肃的军官走上前,与司机低语几句后,打开车门对小伙子说道:“同志,刚刚接到通知,计划有变,你现在被调往高射炮连。司机将送你去。”

世和瞬间愣住了,脸上的期待转为惊愕,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军官:“这……怎么会这样?我原本是要去市政府工作的啊。”

军官只是简短地回了句:“这是上级的命令,国家有需要,你得服从。”

世和的嘴唇微微颤抖,他望向吉普车外,原本通往大城市繁华中心的道路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模糊而遥远。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尽管内心满是失落与迷茫,但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军官上了车,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要亲自送他们去到连队。

在他身后,吉普车扬起一阵尘土,渐渐驶离,只留下他那略显孤单却又坚定的背影,一步一步踏入这未知的新征程。

那年夏的暴雨说来就来,世和抱着牛皮纸文件袋蜷缩在解放牌卡车的帆布篷里。

雨水顺着车斗缝隙渗进来,打湿了崭新的蓝布中山装,他下意识护住怀里的调令——那封盖着市府红印的调令,墨迹在潮湿空气里晕染得像团血。

“同志!前面塌方了!“司机猛踩刹车,世和的额头重重磕在工具箱上。

雨幕中,被泥石流冲垮的路基张着黑洞洞的大口,浑浊的泥浆裹挟着断木轰鸣而下。

远处传来隐约的军号声,与雨声交织成混沌的回响。

就在这时,一辆军用吉普车碾着积水急刹在旁边。

戴着红袖章的军官跳下车,雨水顺着帽檐成串滴落:“是四清工作队的同志吗?高炮连紧急缺人,组织上决定......“

话音未落,世和已攥紧腰间的武装带——那是他退伍时偷偷留下的纪念品。

转道的山路愈发泥泞,吉普车在泥浆里打滑。

世和透过雨帘望向窗外,山腰处隐约可见高射炮的钢铁轮廓。

当军车终于停在营地门口时,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尖触到中山装口袋里被浸湿的调令,突然觉得那烫金的字在掌心发烫。

营房里蒸腾着潮湿的汗味,老兵们正擦拭炮管。

世和把皱巴巴的调令塞进褥子底下,接过递来的帆布手套。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变成了冰雹,砸在铁皮屋顶上噼里啪啦作响,仿佛是命运敲响的急促鼓点。

他握紧扳手,金属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了退伍那天摘下领章的瞬间——有些路,注定要在风雨中重新启程。

深秋的风卷着梧桐叶扑进军营,世和望着操场上锈迹斑斑的59式高炮,炮管上的弹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连长的牛皮靴碾过满地枯叶,“12连看着威风,可半数新兵连引信都拧不开。“

他递来张名单,油墨未干的字迹在风中簌簌发抖,“组织调了四个老兵,明天到。“

第二天清晨,雾霭还未散尽,解放牌卡车便碾过碎石路。

跳下车的四人军容整齐,为首的老兵脖颈处有道狰狞疤痕,迷彩服袖口磨得发亮。

世和注意到他卸行李时,小拇指少了半截——那是战场留下的勋章。

“我叫陈铁。“疤脸老兵甩出帆布包,里面滚出个布满齿痕的铝制饭盒,“先练拆装。“他伸手扳动高低机,齿轮转动的咔咔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新兵们围上来时,世和闻到他身上混合着机油与硝烟的气息,那是刻进骨髓的战场味道。

深夜的炮库飘着煤油灯的昏黄,世和正对着图纸研究炮闩结构。陈铁突然踹开铁门,手里拎着半袋冻硬的馒头:“光看没用。“他抓起世和的手按在冰凉的炮管上,“闭上眼,用皮肤去记每个零件的纹路。“窗外传来零星的口令声,远处的探照灯刺破夜空,在世和手背投下跳动的光斑。

训练第七天,实弹演习的警报骤然响起。

世和的手心沁满冷汗,握着击发手柄的手却被陈铁稳稳按住:“听风。“老人的声音混着呼啸的北风,“三点钟方向,风速每秒8米,标尺调三格。“

当高炮怒吼着喷出火舌,世和看见陈铁的瞳孔里倒映着绽放的弹幕,像极了他在退伍前夜见过的烟花。

连队所在的位置刚好在大桥附近,距离市府办公大楼不远。

华灯初上,大城市的喧嚣在窗外肆意流淌,霓虹灯下的街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狭小的宿舍里,刚从县城来到此地工作的世和却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

他手中紧握着笔,面前摊放着信纸,却久久未能落下一个字。

那原本应该写满对家人思念与近况告知的信纸,此刻仿佛有千斤重。

他的眼神中满是纠结与痛苦,眉头紧锁,嘴唇微微地抿着。

他想起了家乡那宁静的小院,母亲慈祥的面容,还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

本以为来到大城市工作是荣耀,能让家人骄傲,可如今这保密要求却像一道无情的高墙,将他与家人隔在两个世界。

他不知道母亲和妻子是否在牵挂着他,不知道家里的庄稼收成如何,不知道年幼的两个孩子有没有好好读书。

每一次思念涌起,他都只能强忍着,将那些话生生地憋回心底。他害怕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给国家带来危险,给家人带来灾祸。

只能在这孤独的角落里,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无法言说的苦闷。

看着窗外陌生的城市,他感觉自己像是一片无根的浮萍,漂泊在这繁华却又冰冷的世界里,找不到慰藉,寻不到出口,只能任由这份思念与苦闷在心中肆意蔓延,直至将他的心紧紧缠绕。

保密工作还在继续,也就是说,写信可以,但没机会去投寄。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形势严峻,高度紧张。

世和所在的地方编号十二连,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思想汇报,然后勤练兵,保卫大桥,防止有敌机来搞破坏,避免南北大动脉被割断。

江平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他是铁道兵出身,所谓铁道兵,就是工程兵,吃过不少苦,对于做思想工作很积极,也就是读报纸非常卖力,每天封闭式训练,每天都有学习,读报纸,谈体会,世和熟悉这一切,因为他足够聪明,他不用报纸,就能说出来一套一套的理论,能够打动人心。

江平负责读报,世和负责讲解,和人沟通,都在封闭的环境里训练,不光训练大脑,还训练怎样操作高射炮。

一旦有敌机来袭,立马从工作车间转到厂内空地,将高射炮从仓库里拉出来或者推出来,就能立马发射。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0613/5032953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