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 第487章 最后的机会,脱颖而出!

第487章 最后的机会,脱颖而出!


窗户外头酷暑难耐,屋里却是一片清凉。

为啥?全靠空调!

这好东西一经问世,张元初当然第一时间就给军政大楼安排上了。

如今,不论是五行大楼还是政府大楼,里头都凉爽得很。

“日耳曼军看来是真不行了哦!”

张元初看着欧洲战场的最新情报,不由得摇头叹息,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光景,竟颓势尽显。

库克战役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可惜啊,之前的错误决策耗干了他们的元气!

现在就算想拼命,也没多少本钱往里头填了。”

他想起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会儿,正是小胡子摩拳擦掌,准备试探米字国底线的时候。

等到他把鬼子赶出去时,那也正是小胡子最风光无限的阶段。

那时的日耳曼陆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横扫千军,何等威风!

谁能想到,这才几年功夫,就因为小胡子一连串的昏招,硬生生把一支虎狼之师带到了今天这步田地。

“他们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盟军阵营,任何战机都容不得闪失,错过一个就少一个。

可他们偏偏接二连三地错失良机,搞成现在这样,只能说小胡子的狂妄自大,最终害了自己。”

这时,杨杰从外面大步走进来,接过话头:

“当初要是他在东线久攻不下的当口,果断转攻为守。

把优势兵力集中起来,先吃掉在面条国半岛登陆的盟军部队,他们很可能就拿下整个战局了!

只要解决了半岛上的盟军,盟军至少半年内再也组织不起这样规模的两栖登陆。

他们就能腾出半年时间,回头去解决斯拉夫人。当时的斯拉夫军,其实已经快撑到极限了!”

他找个位置坐下,继续分析道:“开战以来,他们阵亡的军人超过千万,国内青壮年都快打光了。

再拖半年,斯拉夫军的防线必崩无疑!

可惜啊,日耳曼军做出了最错误的决策。

小胡子以为斯拉夫军已是强弩之末,想着一鼓作气拿下,结果……唉,才有了今天。

只能说,时也,命也!”

“说得在理!”张元初表示赞同,“可惜,小胡子没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如今,他们已经回天乏术了。

凭一国之力硬扛世界几大强国,说实在的,日耳曼军的表现已经足够强悍。

我相信,全世界找不出第二支军队,能在如此劣势下做得比他们更好。”

日耳曼军人那种深入骨髓的严谨,在很多时候确实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的失败,并非败在实力不济。

归根结底,是小胡子几次关键性的误判,又听不进前线将领的意见,一步步把自己推入了深渊。

杨杰看了眼日历,说道:“今天都八月十八号了,离当初和斯拉夫人约定的日子,只剩二十八天了。

他们的军队已经开始反攻乌兰了,照这个趋势看,九月中旬之前收复乌兰全境,问题应该不大。”

“时间上是有点紧,不过……”张元初语气一转,带着几分超然,“这跟咱们关系不大了。

就算他们没打自己的脸,又能怎样?

在他们还以为能对我们形成点儿威慑的时候,殊不知,他们的种种行为,在我们眼里就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

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扔给杨杰:“你看看这个,王亦秋那小子,到底让他搞成了!”

“自打三九年底把小鬼子赶出去之后,他就开始琢磨着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军事著作。

花了将近五年时间,总算完成了。

你看这本书里,他阐述了多种作战模式。

单纯的步兵作战、步空协同、步坦空协同、海陆空三位一体协同等等,都有大量详实的阐述和他自己的独到见解。”

“更厉害的是后面,”张元初点上一支烟,继续说道,“他大胆预测了未来的战争形态。

他认为,未来战争更多的是制海权和制空权的较量,陆军虽然不会消失,但地位会大幅下降。

‘非接触作战’和以战略威慑为核心的‘威慑作战’,将成为大国博弈的主题。”

“不得不说,这小子的眼光很毒辣,看得准!

眼下,我们的导弹技术已经世界领先,对五百多公里外的目标都能做到精确打击。

随着技术发展,命中精度还会更高。

战后,世界各国肯定都会拼命发展导弹技术。所以,王亦秋的预言,绝非空谈!”

张元初的语气中带着赞赏,王亦秋这小子,当年还是团长时就痴迷于沙盘推演。

后来当了步兵一师师长,每次大战前,更是要把各种可能性推演个遍。

当时下面各个师,不就都这风格吗?

王亦秋的步兵一师,因为师长和各级军官都爱推演,得了个“参谋师”的外号。

周成义的步兵二师,因为他本人是神枪手,全师上下都苦练枪法,被誉为“神枪师”。

后来部队里好多狙击骨干都出自二师。

还有吴德水的步兵六师,因为师长爱玩飞刀,整个师都兴起飞刀热,得了“飞刀师”的名头。

真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现在,王亦秋历时近五年,不断结合最新的实战经验进行修正。

终于把他从军多年的军事思想和前瞻见解融汇一炉,写出了这本著作。

.....

杨杰接过书,捧在手里仔细翻阅,不时地点头称许。

他快速浏览了主要章节后,才合上书,抬眼看向张元初,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王亦秋这小子,真不愧是黄埔出来的高材生!别看他现在才三十多岁,可对军事上的见解,那是真不一般!

很多观点一针见血,直戳要害。这么多年打磨下来,这小子总算是脱颖而出了!”

虽然之前的陆军军官培养体系里,确实提拔了不少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但后来去陆军大学进修过的校级军官。

甚至是一些准将、少将。

但说实话,最受他们这些上层看重和信赖的,终究还是黄埔系出身的军官。

这倒不是高层有什么偏见,而是在这个时代,黄埔系军官确实是通过实战检验出来的、最优秀的一群人。

看看现在陆军的一众大佬就知道了。

王亦秋、周成义、孙明礼,哪怕是吴德水,哪一个不是黄埔毕业?而且还都进陆大深造过。

如果说以前,他们只代表着天朝陆军的最高水平。

那现在,以王亦秋为代表的这批人,其战术、战略思想已经和世界其他陆军拉开了代差,堪称全球陆军的顶峰。

这绝非盲目吹捧,而是本土军事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1598/232846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