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弹洗地 > 第687章 正式批准

第687章 正式批准


我们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把他们的‘大哥大’原原本本地仿制出来,吃透它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谈改进和超越。

连路都还不会走,就想学人家飞?小心摔得粉身碎骨!”

这番话,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共鸣。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质疑声四起。

“是啊,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我们的电子工业基础确实薄弱,这个‘蜻蜓’计划对产业链的要求太高了。”

“先仿制,再创造,这是我们一贯的成功经验,为什么要轻易改变?”

就连一些原本支持林舟的专家,此刻也面露忧色。

一位参与过“冬风”项目的老教授,担忧地看着林舟,低声劝道:

“小林啊,我知道你天分高,想法多。

但是这次,是不是可以更稳妥一些?

我们先成立一个‘大哥大’逆向工程小组,把它的技术完全掌握。

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规划我们的下一步。这样既能锻炼队伍,也能降低风险,你看如何?”

一时间,林舟仿佛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整个会场,除了少数几位核心知情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蜻蜓”计划是一个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空想。

他们习惯了追赶,习惯了模仿,习惯了在别人划定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而现在,林舟却告诉他们,我们要放弃这条拥挤的赛道,去开辟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种思维上的巨大跨越,让绝大多数人感到了本能的恐惧和抗拒。

面对着满屋子的质疑、担忧甚至敌意,林舟的表情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变化。

他静静地听着所有人把话说完,直到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辩解。

他站起身,没有去看那些反对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会议室墙上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各位前辈,各位同志,”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我们的技术积累不足,我们的人才储备也不够。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蜻蜓’计划都是一场近乎疯狂的豪赌。”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变得无比锐利。

“但是,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搞科研?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技?是为了跟在别人后面,捡一些别人吃剩下的面包屑吗?”

“星条国的‘大哥大’,是一条看得见的道路。

我们花上五年,十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或许可以仿制出一台性能差不多的东西。

那时候,我们能得到什么?得到星条国五年前的技术,得到一个已经被他们自己都证明是‘方向错误’的笨重玩具,得到全世界‘哦,龙国人终于也造出大哥大了’的一句廉价称赞?”

“不!”林舟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那不是我想要的,那也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国家想要的!”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总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永远只能吃别人的灰尘!

别人走过的路,风景再好,那也是别人的风景。

我们只有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才能到达别人到不了的巅峰!”

“‘大哥大’不是我们的老师,它是我们的反面教材!

它用自己昂贵的失败,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模仿它的错误,而是要站在它的尸体上,直接去定义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未来!”

“我们要做的是定义规则,而不是遵守别人的规则!”

这番话,掷地有声,如同惊雷滚过,震得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那些保守派的专家们,被这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和超越常理的逻辑,冲击得哑口无言。

他们可以从技术细节上挑出一百个毛病,却无法反驳这番话背后那宏大的战略格局。

就在这时,会议室厚重的大门被推开。

统领在一众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显然已经在隔壁听了很久。

他走到主席台中央,拿起那份“蜻蜓”计划书,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了林舟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肯定。

“林舟同志说得好。”统领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我们不能总是当学生,我们也要当先生!我们就是要定义规则!”

他将计划书高高举起,对着所有人宣布:

“我宣布,【‘蜻蜓’计划】,正式批准!全国所有相关单位,必须无条件配合!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我只有一个要求,两年之内,我要看到我们龙国人自己的‘小灵通’!”

统领的话,如同一道最终的圣旨,为这场激烈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保守派们面如死灰,他们知道,大局已定。

而支持者们则欢欣鼓舞,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只轻盈的“蜻蜓”,即将从这间会议室起飞,飞向一片崭新的,由龙国自己定义的未来天空。

林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挑战,从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无尽的豪情。他将亲手,为这个时代,装上一双名为“通讯”的翅膀。

统领的“圣旨”下达后,整个龙国的科研体系都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代号为【“蜻蜓”】的“轻型个人移动通讯系统”项目,被列为与“东风”导弹同等级的优先序列。一纸调令,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电子工程师、材料学家、软件专家和工艺技师,如同百川归海,汇集到了首都的科研院。

然而,当这些踌躇满志的专家们拿到“蜻蜓”计划那份薄薄的技术纲要时,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比评审会上更深的困惑与迷茫。

“用数字信号处理?还要做成集成电路?”一位从前线电子对抗部队调来的资深工程师,看着那几页简洁到近乎简陋的逻辑电路图,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林舟同志,这不是开玩笑吧?我们连稳定的高频三极管都还在攻关,您这直接就要我们造‘芯片’了?这……这连生产线都没有啊!”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1605/4387951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