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夸张的电力
每一圈转动,都将无形的、狂野不羁的风,转化为有形的、可以被驯服的电。
当地的牧民,骑着马,从这些巨大的“风车”下跑过。他们好奇地、敬畏地,仰望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千瓦时”,也不知道什么是“交流电”,但他们能朴素地感受到,这些大家伙,正在将长生天赐予草原的风,变成一种和太阳一样宝贵的东西。
一位老阿爸,勒住马,对着身边的小孙子,用蒙语喃喃道:“看,孩子,铁做的敖包,也能抓住风神的手。”
喜悦,首先通过电波和油墨,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人民火炬报》在头版最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两张巨大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黑白照片。
一张,是“日光熔炉”那无边无际的阵列,标题是——《戈壁瀚海升红日,万片硅板炼真金!》
另一张,是“风神Ⅰ型”在广袤草原上迎风转动的雄姿,标题是——《草原长风变铁马,百丈风轮唱新篇!》
报纸的社论,用一种充满了激情与自豪的语言写道:“……在帝国主义的严密封锁下,在修正主义的背信弃义后,我们的人民,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在西部戈壁,我们点燃了太阳的熔炉!在北方草原,我们驯服了狂野的风神!这光,这风,是我们民族不屈意志的象征!它们将化为无穷的电力,驱动我们奔向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黄金时段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用那标志性的、慷慨激昂的声音,向全国人民播报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同志们,公民们!今天,我们向大家播报一则特大喜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第一期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和风力发电基地,已于近日,在西北戈壁和北方草原,初步建成,并成功并网发电!……”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东海渔村,到雪域高原。
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工厂车间,无数个田间地头的广播喇叭里,都传出了这同一个声音。
正在车间里挥汗如雨的钢铁工人,听到广播,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用沾满油污的毛巾擦了擦汗,咧着嘴笑了。他对身边的工友说:“听见没?咱们炼出来的钢,变成大风车了!能发电!”
正在城市里狭小筒子楼里,为昏暗灯泡下写作业的孩子掖好被角的母亲,听到收音机里的声音,眼中泛起了泪光。她喃马道:“以后,电就多了吧?孩子的眼睛,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正在田埂上休息的农民,抽着旱烟,听着村头大喇叭里的广播,虽然听不懂什么叫“光伏”,但他听懂了“自力更生”和“不要靠别人”,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人说:“就是这个理!求人不如求自己!咱有地,就能打出粮食!国家有本事,就能自己发电!”
这是一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它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愿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经历了多年的困难和外部压力之后,这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就,如同一针强心剂,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凝聚了士气。
如果说,民众的反应,是感性的、热烈的。
那么,在国家能源部那座气氛永远严肃的苏式建筑里,所引发的,则是一场理性的、却更加深刻的……地震。
能源部部长陈毅年,是一个典型的、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老干部。他严谨、务实,甚至有些保守。他相信煤炭,相信水坝,相信那些他能亲手摸到、能用算盘算清楚账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对于林舟提出的“新能源”计划,他从一开始,就抱着一种审慎的、甚至是怀疑的态度。他见过太多“放卫星”式的虚报浮夸,他害怕,这又是一场耗尽国力,却最终一地鸡毛的“大跃进”。
此刻,他正戴着老花镜,坐在他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审阅着刚刚通过加密电传,从西北和北方两个基地,发回来的……第一份发电量初步统计周报。
报告上的数字,是原始的、枯燥的。
“……‘日光熔炉’一期A区,并网机组45万千瓦,本周平均日照6.8小时,实际发电量……XXX万千瓦时……”
“……‘风神Ⅰ型’一号风场,并网机组32台,本周平均风速8.2米/秒,实际发电量……XXX万千瓦时……”
陈毅年部长的眉头,紧紧地锁着。
他的身边,围着一群能源部的总工程师和资深专家。他们一个个表情凝重,手中拿着计算尺和算盘,反复地核对着数据。
“把这两个数字,加起来。”陈部长的声音,有些沙哑。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迅速地在纸上演算着。几分钟后,他抬起头,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部长,各位总工……仅仅是这两个基地的、目前已并网的、还远未达到满负荷运行的部分……它们一周的发电量,加起来,已经……已经相当于我们去年,一座中型主力火电厂,一个月的发电量了!”
“什么?!”
整个办公室,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结论,惊得目瞪口呆。
一座中型火电厂,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数千名工人,意味着每天吞进去的、成百上千吨的优质煤炭,意味着需要专门的铁路线去运输,意味着滚滚的浓烟和难以处理的煤渣!
而现在,仅仅是戈壁滩上的阳光,和草原上的风,在无声无息之间,就创造出了同等级别的能量!而且,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陈毅年部长,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一把拿过那份演算的草稿纸,戴着老花镜,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自己重新核对了一遍。
算盘珠,在他的手中,发出了清脆的、急促的“噼啪”声。
最终,他停了下来。
结果,没有错。
他缓缓地放下算盘,走到巨大的全国地图前。他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曾经被他视为“能源贫瘠之地”的西部和北部地区。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1605/4441118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