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催婚


这帮孩子们也没有说错,他们如今身上也是真的有正经事儿。

像二狗子,他念完了六年小学堂,觉得自己念书一般,倒是对跑商兴趣很大。

所以他如今拜了汪郎君为师,跟着汪郎君天南海北地跑商去了。

二狗子娘拦了,没拦住。

“明珠说了,这世上并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如今大夏振兴,行行都需要人才,行行都能出状元!”

二狗子娘:“……”

两个儿子,没有一个想成亲的!

像二虎,他读书比较中庸,小学堂念完之后也没有继续念书,而是回去跟着他爹学做事,准备继承他爹的家业。

大壮大毛读书也一般,两人倒是对习武很感兴趣。

但两个娘舍不得孩子走上那条路。

可是两个孩子又很坚持。

于是吵啊闹啊哭啊,最终,两个娘还是含泪把两个兔崽子送去了县里的武学堂。

还有明珠小学堂的第一批女学子,她们念完了小学堂之后,只有两个去到镇上的书院继续念书。

因为这几年宋家台大量种植棉花,宋明珠创立了宋家台弹花坊、纺织工坊和制衣工坊。她倒也没有去跟外头抢夺棉布的生意,而是另辟蹊径,走的弹花、纺毛线、织毛衣这条路。

如今他们宋家台,从老到小,冬天那是人手一件厚毛衣,再也不怕冻了!

又因为宋家台的人就这么多,完全不够三个工坊分,宋明珠又面向周围各村及县里招募了一些人过来做工,男的安排到弹花坊,女的则安排到纺织工坊和制衣工坊。

弹花坊那边给老村正管着。

——退休是不可能的,只要人在宋家台,这辈子都不可能退休!

而那些从明珠小学堂毕业的女孩子,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另外两个工坊。因为会写会算,年纪轻轻就帮宋明珠管着工坊里的事儿,工人们见了都要称一声小管事。

谁说女孩子念书没有意义呢?

这不就是?

总之,也许是二狗子跟大虎几个把前面这波念书的灵气占完了,同期的孩子们念书都一般。

倒是后面跟四虎差不多大的几个小的,读起书来莽莽的,恨不得一天就追上他们的大哥们。

而他们的大哥们,今年也要下场。

——大虎要下今年的乡试,二狗子哥则要准备明年的会试。

二狗子哥这边,其实他过了乡试的第二年就可以参加会试,但徐夫子等人都建议他不要这么着急。

“其实你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就能过。但当时老天爷看你锐气太盛,磋磨了你一把。如今,命运仿佛又回到了当时。”

是仓促去应试,还是再蛰伏几年,蓄一蓄身体里的锐气呢?

二狗子哥选择了后者。

这也是个听劝的孩子。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去京城?”宋明珠问,“怎么过去?”

“知府大人今年要回去京城述职,让我们整个州府的士子都跟着他一起走,路上好照应。”二狗子哥道。

这也是唐知府从知县开始就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要照顾一下。

宋明珠盘算了一下时间,感觉到京城时间还早,就问:“那你去京城之后怎么念书?住哪儿?”

“念书的话,知府大人说可以把我们举荐到国子监或者书院借读。住的话,汪伯伯他们已经过去开铺子,建会馆了……”

宋明珠听到这话,笑了。

“那我就提前祝致远哥金榜题名,连中三元!”

会试之后就是殿试,宋致远县试拿了案首,乡试拿了解元,那会试拿个会元、殿试再拿个状元,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宋致远给宋明珠话语里的豪气一激,胸中也豪气万丈。

“啊,我定不敢辜负村里人的期望!”

也不敢辜负明珠妹妹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和努力。

宋明珠因为身上还有事儿,原本只打算在府城待一个月就回去的。结果来府城参加乡试的澧阳县学子纷纷挽留她。

“明珠郡主,劳烦您,多待几天行吗?”

“待到我们乡试结束行不行?”

“明珠郡主,您就是我们的精气神跟主心骨!只要您在,我们心里就稳稳的!”

宋明珠:“……”

难不成她还兼了文曲星的活儿?

大虎也是苦苦请求。

“明珠妹妹,求你了!”

他都第三次来参加乡试了!

再考不中,他就要回去成亲了!

宋明珠还能怎么办?

只能留下来当个吉祥物呗!

也不知道真的是不是宋明珠留下来了的缘故,反正乡试之前澧阳县的学子都好好的,谁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上了场心不慌,手也稳,特别镇定。

等到放榜,澧阳县在桂榜上一共占据了七人,其中宋家台一人,为大虎。朱家村一人,是当初那个家里卖田上学的孩子。

大虎中举,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毕竟过去的三年,他是镇上明珠书院重点培养的对象。实力基本上是有的,就是欠缺点运气。

这次宋明珠坐镇,运气就给他补上了。

倒是朱家村那孩子,叫人刮目相看。

——他爹三年半前去了,他回去守了三年孝。他母亲早就被生活拖垮了身子,一蹶不振,守孝期间的生活全靠村里人接济。

又因为要守孝,他无法去书院念书,大虎就每月从书院回来给他送一次讲义。

所有的苦难都被他咬牙吞进肚子里。

如今,命运终于朝他开出了一朵小花。

“爹……”桂榜跟前,一贯坚强的孩子红了眼。

负责送考的徐夫子跟蔡夫子两人也跟着红了眼眶。

“好孩子,都过去了!”徐夫子揽住那孩子的肩膀,温声安慰他,“这世道,总还是有光亮的……”

一群人高高兴兴地回来村里,大家都去向宋老大道贺。

只有宋明珠一进屋,她娘就上来问:“怎么样,你去府城,知府大人他们有没有说你的婚事怎么办?”

宋明珠是不着急,但她娘梅氏快着急死了。

人家姑娘都是十三四岁就定亲,及笄之后就出嫁。唯有她女儿,那是半点都不着急。

宋明珠一脸懵:“不是娘,我刚回来呢,您就跟我说这个?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71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