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547章 二世祖的力量

第547章 二世祖的力量


这帮下来澧阳县游学的二世祖们,按照宋明珠打的样板重新制定了教案。

“各地方言、官话混杂,诸位既然要做这件事,不如制定一个统一的读音规则?”

宋明珠参与了他们的教案讨论,提出好几条意见。

“这样的话,除了我们宋家台,其他地方成人启蒙或者孩童开蒙,都可以用。你们觉得怎样?”

“可是我们不是已经有韵书了吗?”有人道。

他们不仅有韵书,还有前朝一个叫守温的和尚创造出来的三十六个声母代表字。

“我们是有韵书,可以通过譬况、读若、直音、反切等方法来读出一个字的音。”宋明珠就道,“但如果这人连反切的那两个字都不认识,那他又怎么读得出来呢?”

众人语结:“这……”

确实是个问题!

宋明珠抛出她的引子:“当年我去京城觑见陛下的时候,曾经从一本游记里面看过一段记载,说有个叫拂懔国的地方,他们使用一种字母,一共只有二十六个,却可以组成许多拼写方式……”

她一边说话,一边掏出只铅笔,写了两个字母给众人看。

——是的,第二个三年的头一年,宋明珠鼓捣出了铅笔。

但她这个铅笔用的不是木外壳,而是纸外壳,用多少撕多少,易于携带,一推出来就大受欢迎。

于是,一群人就围在一起,听宋明珠讲那种拂懔国字母。

没有人质疑宋明珠为什么会懂得拂懔国字母的发音。

——明珠郡主连天竺数字都会,会点拂懔国字母不奇怪吧?

大家分工协作,他们读出一个字的音,宋明珠就参照拂懔国字母的发音,写下一个拼音。

然后寻找下一个相似却并不相同的音,再拼写出来。

徐夫子跟蔡夫子得空,也跟着一起来群策群力。

这项工作枯燥无味,常用的字找完之后,越到后面越难,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最终,他们历时半年,统计出不计声调的音节两千多个,计声调的音节五千多个。

“原来我们的字音有这么多啊……”大家自己都震惊了。

大家围在一起减啊减,把声调减到八个,再减到五个,又减到四个。

“现在声调只剩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感觉没办法再减了!”大家道。

“嗯,那就先把这个四个声调定下来。”宋明珠道。

然后,他们又开始把音节断开,区分声母跟韵母。

如此又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总结出了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

至此,拼音规则基本上清晰。

在这期间,众人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音,来适应新的拼音规则。有的人接受得快,有的人接受得慢,但所有人一致认为宋明珠的发音最为雅正。

……也算是没有浪费宋明珠上辈子考的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

辛苦了一年,翻了无数本书,最后获得的成果就那么薄薄几页,大家伙儿拿在手上都不敢相信。

“这就是我们……”

“整理出来拼音读写规则……”

“这不是说,我们干了一件……”

“前无古人的事儿?”

“以后的人都得沿用我们制定出来的这一套规则?”

大家伙呆了半晌,突然一齐大笑起来。

“哎,我们这可是青史留名了啊!”

“可不?就算是考个状元,也没有这个名头响亮啊!”

“我已经迫不及待在史书上看到我的大名了!”

于是,大家联合署名,将整理出来的拼音读写规范上书朝廷,并表示他们已经在宋家台实施过了,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望朝廷能够尽快在全国推行,以教化蒙童跟百姓。

这帮二世祖们在京城,不是被爹嫌弃就是被娘嫌弃,又或者被家中能干的兄长们嫌弃,属于读书不行,家业也继承不到的闲人。

没想到他们到了宋家台,竟然跟脱胎换骨了一样,完成了一件划历史的大事儿。

别说他们自己轻飘飘的,就是他们爹娘,收到消息也都轻飘飘的。

他们爹娘:“天啦,老二出息了!”

他们自己:“爹啊娘,我出息了!”

宋明珠见他们走路都在往天上飘,便决定再带这帮人干点扎实的事儿。

“如今拼音读写规则是出来了,但朝廷还在考量。”宋明珠把人喊到一起,道,“我们何不趁着这个时间,按照我们制定出来的拼音读写规则,编制一本字典出来呢?”

众人感觉耳朵有点隆隆的:“……”

啥?

他们这群功名都没有的人,居然可以编著字典了?

“不然的话,等朝廷同意推行我们制定出来的拼音读写规范,这活儿指不定就被翰林院抢走了。”宋明珠就道,“难道你们不想干过翰林院吗?”

众人纷纷撸袖子。

“我们干了!”

毕竟,这极有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能干过翰林院各位学士,名扬天下的机会。

想到以后翰林院那帮人都要用他们编著出来的字典,个个嘴角都压不住。

哼哼!

编撰字典的工程是庞大的,这帮在爹娘眼里不着调的年轻小伙子们沉静下来,占了学堂两间屋子,开始了白天查阅典故编撰字典、晚上给村人们上夜课的日子。

村里人跟他们相处久了,觉得这帮公子哥们除了骄傲了一点,其实人也不坏。于是也慢慢跟他们走近,还时常给他们送自家出产的东西吃。

天冷了喊他们加衣,天热了给他们送茶水,一个人不小心着凉了全村人问,把他们当自家孩子一样。

他们亲爹娘见孩子又是一年不归,纷纷写信来催他们回去成亲。

“字典不成,无以成亲!”

“头可断,血可流,字典编纂不可断!”

“字典不成,绝不回去!”

开玩笑,他们回去就是要光宗耀祖的!

这帮大龄熊孩子嘴里嚷着不回去,手里却诚实地写信向家里要东西。

“爹啊,家里的那什么书,澧阳县买不到,给我寄送一套过来!”

“大哥,我记得你手里有一套典藏什么书,请借小弟我一观!”

“娘,请把我这两年的月例,给我换成什么书……”

如此,一车车书籍从京城运往宋家台,宋明珠趁机在学堂里设了个藏书馆。

勤奋编字典的众人:“……”

感觉被利用了是怎么回事?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71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