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工械的魅力
宋明珠写完信,交给唐尚书帮她送出去,然后在院子里跑了几十圈,出了一身汗。
又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就上床去睡了。
“爹啊,晚安!”
“明珠啊,晚安!”宋长河回应。
宋长河最近也忙得不行,白天在工部上工,接到什么活儿都是他先做一遍,理清楚之后再教徒弟孙工匠一遍。
孙工匠学会之后,再去教其他工匠。
晚上回来,宋长河还要在灯下复盘,补上自己作的图。
工部尚书见宋长河确实在创造上颇有天赋,便直接跟翰林院要了两个人过来,来给宋长河当助手。
一个负责记录宋长河的制作过程,一个负责替宋长河作图。
“宋师傅,那天我听明珠说你做了脚踏切车、磨车跟钻车,还打算给你们镇上做一台可以做车轱辘的车床!”
工部尚书虽然没有见过宋明珠说的什么车床,但是他听着就觉得很兴奋。
“这样,这些琐事儿都有人替你干!你且把精力都放在车床那边,重新做几台车床出来,行吗?”
他其实恨不得吃饭都让人喂给宋长河,好让宋长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他把车床做出来。
不然等宋长河回去之后,他上哪儿找人去呢?
看透了工部尚书意图的宋明珠:“……”
周扒皮都没有你狠!
宋长河倒是乐在其中,毕竟在宋家台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喊要什么东西就有什么东西。
于是,他在女儿的提示之下,大胆地将脚踏切车、磨车、钻车的部分构件换成铁质铸件。
配合宋长河的铁匠来自工部跟兵部两部,他们也是被宋长河的要求折腾得嗷嗷叫。
但皇帝说了,只要谁能做出宋长河要的东西,就有赏。
于是,在宋长河的倒逼与皇帝的重赏之下,两部的铁匠头发掉了一大把,终于做出了宋长河要的各种构件。
铁质构件一上,三台脚踏车床就好比鸟枪换大炮,性能提升了两个台阶不止。
工部的匠人们一个个都急吼吼地想抢占试操员。
“宋供奉,我来帮你试!”
“别急,让我来!”
目睹了这番热闹的宋明珠:“……”
那要是给你们一台缝纫机,你们岂不是要打起来?
宋长河把做竹偶人用的三台脚踏车床交给工部,工部派出人手,当天就开始做竹偶人。
他们都是有功底的人,手艺自是比宋家台那帮泥腿子要精细得多,哪里有点误差也能及时调整。
他们当中有些人还担心工械会抢了他们的活儿,但实际上,工械取代一些单调简单的活儿之后,他们的精力被用到了更加值得的地方。
于是,匠人们用超乎寻常的速度做了一百套竹偶人出来,打上巧工宋的标志,放到工部的铺子里去。
当天就被一扫而空。
工部尚书也挺有意思的,第二天就把钱分到了众人手里。
虽然刨除成本之后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不多,但这是额外挣的啊!
“宋供奉,您要做什么小活儿,让我们来!”工匠们热情地道,“您就专心去发明车床吧!”
什么行李箱、摇椅、手拉车、轮滑鞋等等,都交给他们吧!保证绝对不会丢“巧工宋”的招牌!
在宋长河制作并改良车床的时候,宋明珠也在不断改良硫酸的制取办法。
在皇帝的鼎力支持下,宋明珠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搭建出了一套大型硫酸制取炉,把原先那套小烧瓶放大了一百倍。
而且材料不限于玻璃,还结合陶器与瓷器,主打一个耐烧的同时还可以观察。
甚至,为了更好的燃烧硫磺,官窑的匠人们还烧制出了双层熔炉,确保炉里子有足够空气可供硫磺燃烧。
甚至,匠人们在发现玻璃瓶易脆不耐压,而硫酸又容易腐蚀别的东西之后,他们打了个铅锅出来。
不过铅有个毛病,就是质地非常柔软,不够硬,无法提供强度支撑。
于是,匠人们又给铅锅打了个木架子。
这样,铅耐腐蚀,木架子提供支撑,问题就解决了。
“这就是国家机器的力量啊!”宋明珠感叹极了,“这就是集合众人智慧的力量啊!”
有了铅锅之后,宋明珠重新试验了激进法制取硫酸。
经过不断实验,宋明珠终于总结出了硫磺与硝石、以及铅炉大小的最佳比例。
“呵,终于成了!”
以她的能力,就到这里了。
她尽力了。
宋明珠回去大睡了一觉,第二天没起来,是唐尚书帮她向皇帝告的假。
郑婆子一直守着宋明珠,唐夫人派人来看了好几回,宋明珠一直睡着没醒。
“这孩子,怕是累坏了!”唐夫人心疼地道。
心里就难免有点埋怨皇帝。
“陛下怎么能把明珠当大人使呢?明珠还是个孩子啊!”
宋明珠一觉睡了十二个时辰,直到晚饭前才醒。
“你再不醒,我都要叫人去请大夫了!”唐夫人道。
“啊,谢谢祖母关心!”宋明珠乐呵呵地抱住唐夫人,又黏又滚的,跟猫一样。
宋明珠在唐府休息了两天,然后又进宫去找皇帝。
“陛下,我需要一些蒲公英和杜仲皮,还要两名会制药的人。”
她要炼胶。
其实炼胶用的蒲公英叫做橡胶草,菊科蒲公英属草本植物,长得跟中药里的蒲公英很像。
这种橡胶草的根部含有天然橡胶,提取出来的乳胶可以用来做泡泡糖。
宋明珠也是上辈子跟着霸道总裁去参观泡泡糖工厂的时候,才知道的。
当然了,她也知道橡胶草出现的时间比橡胶树还晚,而且跟中药里面的蒲公英不是一回事儿。
但她还是想试试。
万一要是成了呢?
宋明珠说干就干。
她让人把蒲公英的根剥开皮把芯子抽出来。然后把根芯打碎,放在稀硫酸溶液中煮沸,再过滤,把滤出来的渣烘干,就能得到橡胶。
至于根皮,则要先用水煮,然后再在碱液里煮沸,过滤,一样把滤出来的渣烘干,也能得到橡胶。
理论上操作是这样,但宋明珠实践之后,只得到了一锅渣滓。
宋明珠:“……”
还是要相信后人们经过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科学!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74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