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封赏


宋明珠在信里叨叨了很多,最后要收尾的时候才想起她弟来。

“哦对了,跟二郎也说一声吧……”

二郎那么小,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她。

----------

宋家台,宋二郎哭了好久,谁哄都没用。

“你到底哭什么啊?”梅氏都给他哭得没办法了。

毕竟宋明珠小时候不爱哭,就算哭的话,她也会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她为什么要哭。

怎么到了老二这里,孩子就难养了呢?

宋二郎哭着哭着,突然毫无征兆地打了个喷嚏。

“阿切!”

宋二郎怔了一下,终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他也有阿切了!

“啊!”宋二郎顶着一脸鼻涕泡泡,高兴地笑起来。

梅氏三人这才反应过来宋二郎哭的什么。

“哎哟,他这是……”

“要跟我们一样,打喷嚏呢!”

宋二郎不知道他在他娘那里闹了个笑话,反正他娘是记住了,打算等丈夫女儿回来了讲给他们听呢!

----------

京城这边,官窑再次精进了技术,悄悄烧了几批玻璃出来。

然后趁着休沐那天,工部一次性把大明殿跟御书房的窗子全嵌上了玻璃。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因为天还没有彻底亮,文武百官也没有发现异样。

直到朝会开到一半,晨曦出来,透过玻璃照进大殿,文武百官这才发现大殿跟平时不一样。

“哎,今天的大殿怎么比平时的要亮堂许多?”

“怎么回事?”

“哎,窗户上面那个……”有人率先发现了问题,“是什么?”

平常窗子上都糊了窗纸,怎么今天窗户上面透亮的,都没窗纸了?

其他臣子们也纷纷凑近了看。

“哎,这是什么?”

“你认识吗?”

“没见过!”

还是有个平时就爱收集各种稀奇玩意儿的官员,大喊了一声:“玻璃!来自大食国的玻璃!”

虽然贵为朝廷的官员,但也不是人人都见过玻璃器皿的。没见过的人便再凑近了一点,仔细观察。

只见薄薄的一片玻璃背后,金色的日光洒向对面的屋脊,挑高的屋檐在晨曦里仿佛扬起的号角,马上就要吹响一支恢弘的曲子,唤醒整座宫殿。

“啊,这就是玻璃?”

“比琉璃盏还要透亮啊!”

“简直就跟没有装窗子一样啊!”

“真是太神奇了!”

终于有人想到了这事儿里面最要紧的地方,回过身来问皇帝:“陛下,这玻璃,可是大食国进贡的?”

“非也。”皇帝微笑着开口,“此玻璃乃明珠乡君献策,由官窑历经数十次尝试,最终烧制而成。”

群臣皆惊。

“啊,这玻璃是我们自己烧制的?”

“天啦,这岂不是说我们以后……”户部侍郎飞快地心里算了一笔账,嘴上道,“可以通过三大港口向外国卖玻璃了?”

市舶司归属他们户部管辖,每年海上能创造多少关税跟收入,户部侍郎一清二楚。

像玻璃这东西,之前一直都是大食国独有的,所以价钱特别贵。

……外国人赚他们大夏的钱,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但如果,他们大夏自己就能烧制玻璃的话,他们就可以通过三个港口向周围几个国家倾销玻璃,高价赚别个国家的钱!

户部侍郎想到口袋里即将要多一大笔钱,乐呵得嘴都合不拢。他又瞥了一眼自家尚书大人,只见自家尚书大人十分淡定,心里这才幡然醒悟过来。

对哦,明珠乡君就是自家尚书大人的孙女!

他们尚书大人肯定早就知道这事儿了!

哎呀,真好啊!以前老是他们户部掏钱,这回终于轮到他们户部挣钱了!

“朕得此玻璃,欲赏明珠乡君与官窑的各位工匠,诸位爱卿以为如何?”皇帝问。

“该赏!”群臣纷纷附和。

他们已经盘算着等官窑再出玻璃,先搞点给自己家装上了。

“诸位爱卿以为怎么赏赐好呢?”皇帝又问。

群臣:“……”

陛下,您问的其实是怎么赏赐明珠乡君吧?

毕竟,工匠好赏,给点银两就行了。明珠乡君那边却是很为难。

赏银两吧,不足稀奇。

再抬封号吧,感觉又不到那个程度。毕竟明珠乡君被敕封为乡君也才一年不到。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最先揭开这层窗户纸的居然是太医院的院丞。

“陛下,臣以为……”

宋明珠不知道,她前阵子提议开设宝珠医院、翰林苑医官院、和剂局、太平惠民药局,其实帮了太医院院丞很大忙。

太医院院丞姓李,原本出身于民间,在民间颇有声誉。

当时先帝有位宠妃得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病,太医院的太医都束手无策。

于是就有人向先帝推荐了他。

先帝便把人招上来,令他治好自己的宠妃,不然就要砍他的脑袋。

他也没有令先帝失望,只用三天时间就治好了那名宠妃,自此得到先帝的偏爱,一路提拔。

说真的,他从一名民间大夫走到太医,又从一名小太医走到太医院院丞之位,仕途十分顺畅。

但是,却从来没有人问过他是不是愿意待在这深宫里,只为一两个所谓的贵人看诊。

要知道,他原先之所以习医,是希望能够造福更多百姓的啊!

可是,先帝不允许有人忤逆他,同僚也没有人理解他。就是家里人,也劝他安分一些。

“爹,多说多错,多做也多错!您就安生一点,好生在院丞这个位子上致仕吧!”

他原本想着,等他致仕了,就再去外头开个医馆,收几个徒弟,把他这一身医术发扬光大。

为此,他几次向今上提出致仕,但今上都没有答应。

却没想到,宋明珠把这个机会提前送到了他面前。可把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

如今啊,大家都知道太医院李院丞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现在让他致仕他也不干了!

“明珠乡君提议在民间开设医院、鼓励太医院协同翰林院开设医官院、和剂局、太平惠民药局,造福百姓,又献玻璃有功,可堪表率!”李院丞朗声道,“不如敕封明珠乡君为县君?”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75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