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506章 谈判高手

第506章 谈判高手


宋明珠这几天都跟赵宝珠玩在一块儿,两人形影不离的。工部尚书看到宋明珠就知道赵宝珠也来了,便请几人去他的办公间里面细说。

“怎么答应?”宋长河对工部尚书提出来的建议感到很不可理解,“我们宋家台离京城这么远,饭盒草帽什么的运过来,划算吗?”

“谁说东西要从我们宋家台运过来了?”宋明珠把工部尚书的意思拆解给她爹听,“尚书大人的意思,是让孙工匠拜您为师,然后借您巧工宋之名行便宜之事呢!

是不是啊,尚书大人?”

工部尚书:“……”

麻烦了,这个机灵鬼来了,不好糊弄了!

“正是这个意思。”工部尚书捻着胡子,乐呵呵地道,“明珠乡君果然聪慧!”

宋明珠也笑眯眯地:“不知尚书大人打算分我爹几成利呢?”

夸她没用,给点儿实际的才行。

工部尚书琢磨了一下,就道:“一成如何?”

其实他只想给半成,但考虑到宋明珠,他决定再加半成。

“尚书大人应该听说过我‘宋三成’之名吧?”宋明珠单刀直入,“但凡经我之手、借我家人之名的生意,必抽三成,故人称‘宋三成’。”

工部尚书:“……”

这孩子也太不客气了!

“过手抽三成,乡君是不是……”工部尚书也不好跟人翻脸,只能斟酌着道,“要得太多了?”

“是我没有把话说清楚。”宋明珠就道,“如果大人的铺子不挂我们村儿的名,只卖我们村的东西,那我们一文钱的利都不要。

如果大人的铺子要借‘巧工宋’之名,行便宜之事,那就得三成了。

如果大人的铺子不仅要借‘巧工宋’之名,行其他便宜事儿还要我爹指点的话,那就得四成才行了。”

饶是工部尚书老奸巨滑,也被宋明珠的口气震惊了。

“尚书大人您别激动,且先听我跟您说说我的理由。”宋明珠根本不惧工部尚书的脸色,就道,“首先,第一种方式肯定不是尚书大人您想要的,我们就不在上面浪费口舌了。”

赵宝珠没吭声,想听听宋明珠怎么说。

“至于第二种,先不说分利的事儿,只说这种做法,对尚书大人来说自然是好的。

挂‘巧工宋’之名,同时还可以夹带许多工部的私货,最是便利。

只是尚书大人,好处都让您占了,这风险却要我爹、我、我们整个宋家台来背,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呢?”

工部尚书被宋明珠戳穿如意算盘,脸上委实不大好看。

“也未必就如乡君说的这样不堪。”工部尚书不觉得自己还拿捏不了一个孩子,“这不是还给了一成利吗?”

“尚书大人也知道只有一成啊?”宋明珠就笑,但笑意远远未达眼底,“我们背九成的风险,只拿一成利,这跟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有什么区别?

收益与风险它不匹配啊大人!”

工部尚书为什么敢拿捏她爹?

不就因为他们出身民间吗?

可是尚书大人,正因为她出身民间,她一无所有,所以她才什么都不怕啊!

工部尚书对上宋明珠的眼神,终于意识到,他可能有点莽了。

“所以,尚书大人,我们不妨来谈谈第三种方式。”

生意嘛,就是谈出来的。况且最差还有一成打底,宋明珠有什么好怕的?

“尚书大人,恕我直言,你们就算挂上‘巧工宋’之名,也只是东施效颦,夹塞不出来什么新鲜东西。”

这话就有点难听了,工部尚书脸色一沉,赵宝珠却是轻轻笑了一声。

于是,工部尚书又按住了脸色。

“我们工部也并不是乡君说的这么一名不值。”工部尚书黑着脸道。

“尚书大人,我从来没有说过工部一名不值。”宋明珠大方地望着工部尚书,道,“只是尚书大人,您自己也说了,工部现在最缺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毕竟我朝开国以来至今已有这么多年,工部除了在民间发明的基础上改良出来脚踏纺车之外,还有什么新发明可以拿出来说呢?”

脚踏犁是宋长河整出来的,脚踏打谷机是,脚踏双轮车是,脚踏三轮车更是。

“尚书大人您如果去我们县看一看,就会知道脚踏犁、脚踏打谷机,以及脚踏双轮车和三轮车对百姓民生的影响。

脚踏犁和脚踏打谷机改变了传统耕犁和打谷的习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许多无法拥有牛马的百姓,可以花费一笔比牛马少得多的钱,购买一辆脚踏双轮车或者脚踏三轮车,实现以前一个人做不到的事。”

宋明珠很想问问工部尚书,前面这么多年里,工部难道从来就没有想过改善民生、民用器具吗?

“这些发明改变了传统农业、出行、交通运输的结构,原来需要两三个人干的活儿,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干。

而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则可以投入到其他劳动中去。

就好比在我们村,原本一家子只能从事一种劳动,种了田就干不了别的。

但现在,我们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小孩可以读书,妇人可以编织草帽、做吃食去卖,男人们可以到村中工坊干活,实现一家人劳动力多样化。

敢问尚书大人,您以为大家是从哪里节省出的时间和精力呢?”

宋明珠真诚发问。

“甚至,为了降低村里人参与竹器制作的门槛,我爹还发明出了脚踏车床,只要有手有脚就能操作,就能制作饭盒跟竹偶人!

敢问尚书大人,您以为这一举动的意义在哪儿?”

厉害的话说完了,宋明珠又开始变得软和起来。

“所以啊尚书大人,您看,您只要选择第三种合作方式,就不仅可以使用‘巧工宋’之名,还能得到巧工宋的第一手发明,以及来自于巧工宋的亲切指导。

要知道,我们巧工宋的一切发明,都是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的,将来能够名垂青史。

所以啊尚书大人,您就不想跟我们一起,在史书上留下灿烂的一笔吗?”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76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