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春天跟诗歌更配哦
开学典礼的最后,是颁布明珠学堂的校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该校训出自《中庸》第十九章,与后世某所双鸭山大学的校训同源。
“你们现在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没关系!以后慢慢明白就行了!”
然后一人发了个煮熟的鸡蛋,鸡蛋的头上点了个红点。
“这是村里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状元蛋,每人一个!”村正道,“吃了状元蛋,以后都要中状元呐!”
孩子们便欢呼起来。
“中状元咯——”
一个个笑得跟小太阳似的。
中状元的理想对这些孩子们来说,想兑现还很遥远。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心中种下“我要中状元”的种子。
“好了,都进学堂去吧!”村正看到这一幕,笑得老欣慰了,“排队进去,不要挤!”
孩子们欢笑着,一个个进了学堂,分成两个教室坐了。
因为夫子不够,村正亲自出马,临时看管一下高班的纪律。
这一班的孩子是之前在别处上过学的,知道课堂纪律,也能自己先温习书本,相对来说比较好管一点。
徐夫子先在低班上一堂课,然后再来高班上一堂课,如此交替。
村正自然也是跟着两边交替看管课堂纪律。
中间课休的时候,村正一把抓住小五,热切地道:“小五啊,开学情况你已经看到了!
你赶紧回去,跟知县大人说说再请一位夫子的事儿吧!”
小五:“……”
前两天还说让他多住几天呢!
但学堂里委实也忙,小五也知道。便喊来玩耍的大奔,套上马车,“哒哒哒”回去给宋家台请救兵去了。
宋明珠这边,她参加完了明珠学堂的开学典礼,也回去上自己的学了。
大黄大乖一左一右护送着她,跟哼哈二将似的。
小花见两个哥哥都出来了,也要跟出来。
走在路上好大一串。
“明珠啊,今天一个人上学呀?”
村里人看到了,喊宋明珠。
“是呀!”宋明珠笑眯眯地回答。
村里人刚要问你爹娘放心吗,回头一看,就看到了吊在后面的宋长河。
登时就笑了。
“明珠啊,你爹在后头呢!”
“我知道啊!”宋明珠就道。
“长河啊,以后明珠上学,我们看着!”村里人又对宋长河道,“你只管放心!”
如今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算计宋明珠?
宋长河谢过村里人,坚持把女儿送到后山,看着女儿进了学棚,然后才留下大乖,带着大黄跟小花下来。
没错!宋明珠出钱给村里修了青砖学堂,但自己仍在原先的草棚里上课。
但她觉得很快乐。
“师父,我们今天学什么呀?”
“你想学什么?”二师父问。
“春天来了,我们来猜诗吧?”
二师父:“……”
他是理科生啊!
但宋明珠不管。
“师父,春天跟诗歌更配哦!”
二师父委实不擅长歪理,只能屈服。
于是,宋明珠心满意足地给她二师父出起了题目。
她先在书案上写下一个长长的“亭”字,再写下一个短短的“景”字,接着写下一个肚子里空荡荡的繁体“画”字。
“师父,这是一句诗哦!您能念出来吗?”
这是一首智体诗,是一种近似谜语的诗体,属于文字游戏。
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
起因是辽国派了个精通诗词的使臣出使北宋,人来了之后到处找麻烦,搞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为难翰林学士。
“你们不是自诩礼仪之邦吗,怎么连这种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弄得翰林学士十分没面子。
于是,他们便请来苏轼,来挽回场子。
苏轼来了之后也不多说,提笔写下一首诗,道:“我这里有一首七言绝句,请先生念一下。”
苏轼《晚眺》
辽国使臣过来一看,惊呆了。
你这是七绝吗?
你这通篇只有十二个怪异的字,哪里是七绝了?
现在宋明珠抽的,就是其中第一句。
二师父:“……”
他平常最不耐烦读这些曲曲折折、咬文嚼字的东西了!
“我猜不出来,你说吧!”二师父果断放弃。
“师父啊,你看这个‘亭’字长长的,它就是‘长亭’的意思!”宋明珠解释道,“这个‘景’字短短的,就是‘短景’。
您再看这个‘画’字,它肚子里缺了个‘人’字底,所以是‘无人画’。
所以呀,这三个字连起来就是‘长亭短景无人画’!”
二师父忍不住摇头。
不懂!一点都不懂!
“师父,后面还有三句呢!”宋明珠“诲”起她师父来,也是孜孜不倦。
第二句,也是三个字——“老大筇”。
只是这“老”字写得又粗又大,“拖”字则横过来,“筇”字的竹字头又写得特别细。
“师父,这句念作‘老大横拖瘦竹筇’。”
第三句是“首云暮”。
这个“首”字呢,是左右反着写的,看起来像一个人在回头看一样。所以念作“回首”。
“云”字则是繁体的,中间断开老远,故作“断云”。
至于“暮”字,下面的“日”字底是斜着写的,所以念作“斜日暮”。
合起来就是“回首断云斜日暮”。
至于第四句,是一个弯曲的“江”字,一个倒着写的“蘸”字,再加一个偏旁歪斜的“峰”字。
“师父,这第四句,就念作‘曲江倒蘸侧山峰’!”
就这样,苏轼靠着这首智体诗,替北宋挽回了一点颜面。
宋明珠显摆完了,还十分体贴地道,“师父,您要是不喜欢猜诗的话,那我们就来念诗吧!”
也不等二师父拒绝,宋明珠就笑眯眯地念起了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的芦苇哟,青苍苍的,深秋的露水凝结成了霜。
我的意中人哟,你在哪儿呀?
原来你在水中央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河边的芦苇哟,十分茂盛,清早的露水还没有风干。
我的意中人哟,你在哪儿呀?
原来你在河对岸的边边哟!
二师父:“……”
这孩子太久没收拾,皮痒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96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