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老婶儿站队
“明珠啊,修学堂,要很多钱的……”村正耐烦地跟这个孩子解释,“不是几文钱,也不是几十文、几百文,甚至几千文都不够啊……”
“我有。”宋明珠掷地有声,眼神都不缩一下。
她爹娘说了,愿意支援她。
村正就感觉自己脑袋嗡嗡的,有点晕,必须要抓点什么才站得稳。
宋明珠就把另一只手伸过去。
“五嗲嗲你看,我计划都做好了!”
宋明珠的计划书,第一页是宋家台学堂效果图。
这幅图延续了明珠画派一贯的风格,以写意为主。
当中有一座大房屋、一棵大榕树,以及许多从四面八方飘过来的……圆溜溜的脑袋,和远处缥缈的农田……
意在景中,一目了然。
“画得不错!”村正严肃地夸奖道。
第二页,是关于学堂的详细构画,包括打算修几间教室,预计要多少青砖、多少灰瓦,每间教室摆多少课桌等等。
笔迹很稚嫩,但证明宋明珠是真的想清楚了,愿意出这个钱,给村里修学堂。
村正抹了把脸,到底没扛住,老泪纵横。
“明珠啊……”
他是何其有幸,能遇到宋明珠这么个孩子!
“好孩子……”
宋老幺搀扶着老爹,也跟着泪流满面。
老婶儿跟家里其他人听到外面的动静,都出来看情况。
“老头子,怎么了?”
“爹……”
村正挥手赶开一群儿孙,遮着脸对老妻道:“没什么,遇到大喜事,太激动了!”
多年的夫妻,老婶儿怎么不懂老头子的情绪?
她让老大老二老三家的各回各屋,让老幺把丈夫扶进堂屋,自己拧了布巾给老头子擦脸。
村正背过身擦了脸,理了理衣裳,转过来,拉着老幺对着宋明珠父女俩长身一拜。
“我代表宋家台全部村民,在此多谢明珠大义!”
----------
表明态度之后,接下来就是商议具体的事情。
毕竟,宋明珠的计划书只是一个概括。
涉及到学堂到底需要修多大、谁来修、孩子们怎么安排入学、夫子的束脩怎么给等等,都是需要细细讨论的事。
但第一个问题就遇到了麻烦。
这个问题是:到底该修几间屋子?
村正也不答应一开始就把学堂修很大。
……虽然这孩子愿意出钱,但他们自己不能太贪心。
知足才有利于持续发展。
“两间就够了!”村正发话。
“两间肯定不够!”宋明珠反驳。
“村里就两个学童,哪里不够呢?”村正质问。
老婶儿怕两人吵起来,把好事变成坏事,连忙出来劝和:“老头子,你先听听明珠的想法!明珠既然说少,那肯定有她的道理!你说是不是啊,明珠?”
宋明珠就道:“首先,这学堂呢,是为我们村修的。”
不是为某一两个人修的,得说清楚。
“然后,我希望村里所有小孩,到该上学的年纪之后,都可以来上学。”宋明珠非常认真地强调这一点,“不分男女,不分家境。”
村正怔了一下。
“这是硬性条件。如果村里人不同意,那我就不修了。”
想到之前宋明珠为宋榴的事出谋划策,村正大概能领会到宋明珠的意思了。
“你是想……帮村里的丫头们,挣一条路?”
“路要她们自己挣,我就是……在这里托她们一下。”
宋明珠认真说事的时候,总是能叫人忽略她的年纪。
“可她们并不用……考科举呀?”村正得把宋明珠的意图摸透了,才好去说服村里人。
“前朝女帝还开了女官呢,万一今后还有皇帝开女官呢?”宋明珠道,“再说了,就算她们不用科举,她们还要主持家里,还要相夫教子呢!
读点书,识点字,有什么错?
不信您去看,有几位公子少爷会喜欢粗鄙的文盲?”
在场的各位爹:“……”
这孩子劝人的角度有点清奇。
村正:“哎,不是!你一个小娃娃,在哪里知道这些的?”
“戏文里唱的呀!”宋明珠理直气壮地说,“难不成人家公子出对子,‘清风明月共此时’,你跑出来,说‘偷鸡摸狗正好咧’?”
“噗——”老婶儿没忍住,笑了。
笑完又赶紧捂住嘴。
村正:“……”
他严肃地瞟瞪了眼宋长河。
你平常都给孩子看的什么?
宋长河冤枉的咧!
这事真怪不到他,是梁师傅的锅!
梁师傅他老人家平常除了爱收集奇巧玩意儿之外,还爱看戏。这戏是他闲来无事,随口当个乐子讲的。
讲的是一个世家公子,迷上了一个村姑。
两人花前月下,公子诗性上来,道:“清风明月,共此时。”
村姑一听,哎哟,写诗有什么难的?
“偷鸡摸狗,正好咧!”
宋长河几个木疙瘩,都没领悟到笑点。
只有宋明珠路过,听到了,当场哈哈大笑。
因此被梁师傅引以为知己。
“所以说,丫头们读点书,识点字,通晓一些道理,才不会轻易被人骗了去。”
宋明珠说这话的语气,就跟村委大妈劝村里的女孩子去上学,一模一样。
“就算不科考,也能清清白白,做个明白人。”
老婶儿不笑了。
想她如今因为铺子的事,跟着大孙子从一开始认,多难啊!
但她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她年轻的时候,村里人绣的花样,她一看就懂。谁要做衣裳,她一看就知道要几尺几寸布。
村里谁不夸她厉害?
当时镇上有家布店,想聘她去做女掌柜。她却因为不识字,看不懂账本,没敢应那个声。
现在想起来,要是……
要是当初爹娘让她识字,她会不会……会不会跟现在不一样呢?
“明珠的意见,我赞同。”
老婶儿开口。
“我们这些老婆子,也不是生来就这么老的。
我们也是一点一点从丫头变得这么老的。
我们也不是谁生下来就是傻子。
要是让我们去读书,我们也未必就差了。”
不过是这世道,更看重男子罢了!
“田里的活儿,你们男人干的,我们女人一样干。
可是家里的活儿,我们女人干的,你们男人未必就会干。”
老婶儿就问屋里的几个男人:“所以,男儿能上学,女儿为什么不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502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