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376章 剧本的归宿

第376章 剧本的归宿


再说杨导回去后,把何耀宗的剧本送到八一厂的一个编剧手里,让他看看,还特意叮嘱他先不要外传。

    结果那个编剧看过后,太兴奋了,直接拉了关系好的导演讨论,那肯定是要看剧本的了。

    然后剧本就被二人提交了上去,杨导的那个编剧朋友,兴奋过后才想起老友的叮嘱,忙给杨导打电话赔不是。

    杨导自然不会跟他好言好语了,这都没经过作者同意就提交审核,不是电影人的作为,他们本身应该更尊重版权。

    那个编剧被说的羞愧不已,问原著的作者在哪里,可否请到八一厂见一见。

    杨洁来了个,“等着吧,人家可不一定愿意来。”

    “啊?为啥!”

    “人家在香江。”

    “那个剧本香江人写的?怎么会?”

    “人家去部队体验生活了。”

    “哦哦!,那你邀请一下,我觉得意犹未尽。”

    “行吧我试试。”

    何耀宗接过电话,听了几句,便道:“杨导,您慢慢说,别生气,八一厂?提交上去了?”

    “对,不好意思,没经过你的同意。”

    “杨导,您别这么说,这不怪您,如果国内能拍也行,不过内容”

    “那边邀请你过来一趟,一点不改是不可能的,你亲自捉笔比较好。”

    “我考虑考虑。”何耀宗道。

    挂了电话,何耀宗吃晚饭的时候对何雨柱和小满道。

    “爸,妈,我想去内地一趟。”

    “什么事?”何雨柱道。

    “杨导来的电话,她说她把我那个军旅剧本给她八一厂的一位老友看了,本意是想请教一下这类题材拍摄的可行性。没想到那位老友觉得本子基础很好,直接提交给厂里评审组了。”

    “然后呢?”何雨柱平静地问。

    “然后,厂里内部评审通过了,认为题材积极,人物扎实,有拍摄价值。他们邀请我去八一厂,参与剧本的进一步修改工作,算是联合编剧。”

    何雨柱沉吟片刻,问儿子:“你自己怎么想?”

    “我想去学习一下,毕竟香江拍不了军旅剧,没那个条件。”

    “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过你去了以后跟你三叔说一声,版权问题,你要跟他们谈清楚,你哥最近忙别的事情帮不到你。”

    “好的,这次应该时间挺长的。”

    “那没关系,正好回去多陪陪你爷爷奶奶他们,八一制片厂就在四九城边上。”

    “好。”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那不是普通的地方,规矩多,约束也多,不比在香江自由。去了,就得遵守那边的纪律和工作方式。”

    “我知道,部队我都待过,我觉得我没问题,不过文化公司这边就没人管了。”

    “文化公司本来就是给你们两兄弟练手的,不差这点时间。”

    “明白了。”

    然后何耀宗给杨导去了个电话,,接受了邀请。

    杨导让他回四九城联系她,何玉柱简单收拾了行李,就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抵达四九城后,他直接回了九十五号院,何大清、陈兰香自然是很高兴了,有孙子回来陪。

    何耀宗安顿好后就给杨导去了个电话,第二天就开着车拉着杨导一起去了八一厂。

    何耀宗在八一厂的工作和生活就此展开。

    厂里本来要给他安排了一间临时宿舍,他拒绝了,表示自己每天要回四九城陪家里的老人。

    于是给他配发了出入证和一个工位。

    他每天和编剧组的前辈们一起开会,讨论剧本的修改。

    “耀宗同志,你这个新兵夜里想家偷偷哭的桥段,很真实,很好。但后面顶撞班长的处理方式,可以再斟酌一下,要更能体现部队纪律和战士的成长。”一位老编剧推着眼镜说。

    何耀宗认真记下:“我明白了,我会改成班长私下耐心开导,而不是当众冲突。”

    “对,这样既保留了矛盾,又更积极向上。”

    修改剧本是项磨人的工作,一字一句都要推敲。

    何耀宗常常伏案到深夜,反复斟酌。

    他感到压力,但也学到了很多在香江学不到的叙事技巧和分寸把握。

    空闲时,他就会带着爷爷奶奶开车四处逛逛,当然还有他的三婶和小堂妹,主要是何雨鑫没时间。

    龚雪对剧本很感兴趣,仔细问了问角色设定。

    “耀宗,你这个女军医的角色,很有发挥空间。如果厂里决定拍,时间又合适,我可以试试。”龚雪温和地说。

    何耀宗道:“我可以报上去,能不能进组,还得看三婶你自己!”

    “那没关系,角色本身就是凭本事争取的。”

    “行。”

    回去后何耀宗又想起五婶周白鸽,那个带有几分飒爽之气女医生,本来就是他照着周白鸽写的,他特意给花城去了电话。

    接电话的正是周白鸽,“耀宗啊,怎么是你打电话过来,是不是你爷爷奶奶那边有事?”

    “五婶家里都好着呢,我要跟你说的是.”

    “剧本我听你五叔说过,不过……”她顿了顿,声音里透出喜悦和歉意,“我最近身体不太方便,怕是演不了啦。”

    何雨焱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拿过电话补充道:“臭小子,你要又要当哥哥了!你五婶有孕了,得安心养胎,哪能跑去拍戏折腾。”

    何耀宗先是一愣,随即笑着道:“五叔,五婶,恭喜你们!太好了!拍戏的事没关系,五婶的身体最重要!”

    “嘿嘿,你小子进了制片厂是不是也该把自己的问题解决解决?”

    “这个不急。”

    “什么不急,有好的主动点,就像你五叔我一样。”

    “哪有你这么教孩子的?”那边周白鸽嗔怪道。

    “我说的不对么?”

    “对,对,对!”周白鸽没好气道。

    何耀宗在那边听得直乐,险些忍不住笑出声来。

    “行了,别打你婶子主意了,要是有你叔的角色我可以考虑考虑哦!”何雨焱打趣道。

    “没问题,搞不好会拉上你们一整个连队呢。”

    “真的假的?”

    “照着你们连写的。”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那我可就等着了。”何雨焱笑道。

    “嗯,我可以问问。”何耀宗道。

    周白鸽怀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何家。

    何大清和陈兰香乐得合不拢嘴,念叨着何家人丁兴旺。

    何雨柱和小满在香江得知后,也打来电话过来对夫妻俩表示祝贺。

    剧本修改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八一厂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位老编剧、一位资深导演,加上何耀宗和杨导,围坐在一起讨论最终方案。

    “耀宗同志原来写的战场回忆部分,笔触很真实,情感也充沛。”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编辑掐灭烟头,“但考虑到整体导向和篇幅,我认为可以浓缩成几段闪回,重点放在战后部队如何消化经验、投身新军事变革。”

    导演点头附和:“对,我们要突出的是和平时期军人的使命感和进取精神。比如,主角连长从战场带回的实战经验,如何运用到日常训练,如何带动全连研究新装备、新战法。”

    何耀宗认真听着,在本子上记录要点。他最初的故事更侧重于个体在战争中的成长与创伤,现在则需要将视角提升到集体和时代。

    然后开口道:“我明白了。可以把重点放在部队接收新装备后,官兵们从陌生到熟练掌握,再到提出战术创新这个过程上。”

    “这样既展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又体现了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精神。名字我看可以叫《淬火钢刀》或者《基石》,寓意部队在和平环境下淬炼成钢,成为保卫国家的坚实基础。”何耀宗接着道。

    经过反复推敲,《基石》这个片名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

    剧本方向也最终确定:以一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英雄连队为缩影,展现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装备更新、科技强军的挑战,如何克服困难,将实战经验转化为练兵动力,最终成长为全军标杆的故事。

    龚雪得到了八一厂的邀请试镜。

    “导演,编剧老师,我非常喜欢军医‘林静’这个角色。她不仅是技术骨干,更是连接官兵心灵的桥梁。如果剧组觉得合适,我愿意全力争取这个机会。”

    导演对龚雪的形象和专业素养很满意,但仍有顾虑:“龚雪同志,你的条件很好,有拿过奖。不过这个角色有不少野战救护和训练场的戏份,会比较辛苦,听说你才生了孩子”

    “导演放心,我能吃苦。为了贴近角色,我可以提前下部队体验生活,学习基础医疗护理和野战救护流程。”龚雪道。

    她的诚意和专业态度打动了导演和制片方,经过综合考量,龚雪顺利被确定为女军医林静的扮演者。

    与此同时,何耀宗也给花城的何雨焱打了电话,告知剧本修改方向和最终片名。

    何雨焱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基石》?好名字!我们这些当兵的,就是国家的一块砖,一块基石!你小子这回干得不错!等你五婶生了,我带她和小家伙去探你的班!”

    “五叔,剧本里可还给你们七连留着位置呢,到时候少不了要‘真’官兵上阵配合拍摄。”

    “没问题!七连全连官兵保证完成任务!正好也检验一下我们的训练成果!”

    八月份,《基石》剧组在北方某军营正式开机。

    没有盛大的开机仪式,剧组主创和主要演员向部队首长和官兵代表做了简短汇报后,便投入了紧张的拍摄。

    第一场戏就是连队接收新式装备后,官兵们面对复杂操作手册一筹莫展的夜戏。

    龚雪剪短了头发,穿着合身的军装,和其他演员一起,在探照灯下反复排练、走位。

    正是盛夏,天气酷热,她却毫不在意,专注地揣摩角色状态。

    何耀宗作为联合编剧,全程跟组。

    他看着自己笔下的人物和情节在导演的调度、演员的演绎下一点点变得鲜活,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在内地创作主流题材作品,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艺术灵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部队实拍还真拉去了粤省,其他部队没那些装备啊,就算借装备也用不好,所以只能找熊杰那个师。

    “什么,真的假的?”熊杰接到通知高兴的自拍大腿。

    “老熊你不疼么?”余从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

    “哈哈哈哈。”熊杰照着余从戎肩膀头子就是两巴掌。

    “嘶,你发什么疯。”

    “我们师要出名了。”

    “出什么名?”余从戎道。

    “拍电视剧,上电视。”熊杰道。

    “啊?”

    “是这么回事”熊杰简单说了一下。

    “柱子家的二小子可以啊,还真让他弄成了,这事军区答应了?”余从戎笑着道。

    “嗯,我才接到通知。”

    “我们要做什么准备?”

    “等八一厂的来了再说,我哪知道人家具体要拍啥!”

    “哦,这么好的事,我去告诉万里。”

    “千里就不用我说了,他应该知道的比我早。”

    不久后,剧组入驻粤省军区某部,开始拍摄。

    真实的军营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官兵自然是鲜活的。

    官兵们由最初的不好意思,不知所措,渐渐变成了做真我,为拍摄增添了许多剧本之外的真实感。

    拍摄间隙,龚雪抽空去探望了在家养胎的周白鸽。

    “五弟妹,感觉怎么样?”龚雪看着周白鸽微微隆起的小腹,关心地问。

    “挺好的,就是有时候闷得慌。”周白鸽笑着拉龚雪坐下,“你们拍戏才辛苦呢,我看耀宗那小子写的故事挺好,就是把我写成那样,怪不好意思的。”

    “五婶,您可别这么说,您和五叔就是现成的榜样。”正好过来探望的何耀宗接口道,“导演还夸呢,说咱们部队的官兵本色出演,效果特别真实。”

    周白鸽被逗笑了:“你五叔要是知道能上电视,指不定怎么臭美呢。对了,三嫂,拍戏累不累?”

    龚雪摇摇头:“还好,剧组大家都挺照顾的。就是这南方的天气,比四九城热多了,穿着军装一会儿就一身汗。”

    妯娌俩聊着家常,分享着各自的工作生活,然后何耀宗就当了一回厨子。

    老何家的男人怎么可以不会做饭呢,这顿饭自然是受到了两个婶子得夸赞。

    花开N朵各表一枝,再说何雨鑫这边,过了年他在四九城忙得脚不沾地。

    凭借敏锐的眼光和积累的人脉,他不仅在老城区核心地段入手了几套位置绝佳的四合院,更是按照何雨柱的要求开始寻找合适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

    连李成儒都被他拉上为黄河集团在内地的长远发展跑马圈地。

    期间,他还收到了周父的几份托付,利用集团的国际渠道,成功为内地引进了几单大型二手设备。

    这些设备技术在仍属先进,主要还是受世界大环境影响那些厂矿都干不去了,才捡了便宜,价格自然不用说,远低于全新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笔交易,鄂省某方单位不想贷款,又付不起设备款,人家主动提出要跟黄河合资,经过几轮磋商,签订合同后,那家精密仪器厂由此挂上了“黄河”的牌子,成为黄河集团深化内地产业布局的又一步棋。

    何雨鑫也没忘了大哥说的计算机产业基地的事,他跑遍了四九城,最后还是选在了中关村。

    地拿下来后,然后他就开始联系帮君悦盖楼的那些公司,谈建厂的事情,这么大的工程对方求之不得,很快意向就签订了,由于君悦的工程还没做完,所以要等一等。

    厂子有了着落,下一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人。

    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中关村渐渐崭露头角的联想。

    特别是那位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卡”的倪光南总工,更是他重点想争取的目标。

    他亲自上门,开出的条件堪称优厚:高薪、独立实验室、充足的研发资金,甚至承诺解决家属工作。

    然而,几次接触下来,结果却不如人意。

    倪光南态度很客气,但意向却很明确,不去。

    他所在的团队正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一心想要做出真正属于中国的计算机,对于何雨鑫这边虽然条件诱人,但“外资”的背景,让他们多少有些顾虑,最终婉拒了邀请。

    挖角失利,让何雨鑫有些挫败感。

    他打电话给香江的何雨柱汇报情况,语气里带着无奈:“大哥,联想那边没谈下来,倪工他们志向远大,觉得咱们这庙,可能不够‘根正苗红’。”

    电话那头,何雨柱笑道:“这才哪到哪,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我们要做的事估计十年二十年后他们才会反应过来,这就是眼光和选择的问题,他们会后悔的,终身。”

    “有这么夸赞?”何雨鑫惊讶道。

    “有,等以后他们想来咱们还要看看他们够不够格呢。”

    “可是,国内这方面有经验的人才太少了”何雨鑫皱眉道。

    “其实并不少,只不过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罢了。”

    “怎么说?”

    “你现在的关系也不少了,去问问那些研究所,里面因为条件所限,空有抱负却难以施展的人,才是我们更应该去找的。”

    “啊,我想到过那些地方,觉得不好去挖人就没去。”

    “怕什么,该去就去,又不是把人挖出国。我记得前两年看过一些内部资料,上海无线电十四厂有个叫王守觉的工程师,在模拟电路方面很有想法;还有一位叫许居衍的专家,在集成电路设计上很有见地,反正诸如此类的很多了,你你派人去接触一下,不要影响人家正常工作,态度诚恳一点,听听他们需要什么。”

    “好。”

    “另外,新加坡实验室那边,我可以先帮你调几个骨干过去撑起前期框架,带带新人。”

    “嗯,其实没那么急,厂子还没开建。”

    “厂子是厂子,你可以先租个地方搞实验室,设备么,按照新加坡的给你搞全套。”

    “太好了。”

    “大学你也要留意一下,还有鲁省省会有个浪潮你可以去看看,那边应该有不少人才。”

    “哥,你在香江怎么比我这个在内地跑的消息还灵通,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消息渠道没告诉我?”

    “多看报纸。”

    “好吧。”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964/1111074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