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邀人去香江
接下来几天,何雨柱去看了君悦的项目、藏古斋、电器商城。
又跟小满去津门上了个坟。
然后跟何大清、陈兰香商量流水六号院的使用问题,二老一口就答应了,岁数大了就喜欢热闹,有熟人能经常走动自然高兴,然后这件事就交给何雨鑫了,过了正月才会搬,何雨柱等不到那时候。
至于劝老赵夫妻俩,就交给陈兰香和何大清了。
这期间周父又来了两趟,委托何雨柱帮着引进工业生产线,何雨柱没把话说死,只说帮着留意,周父也不恼,只说尽力就好,因为这很正常,封锁太厉害了。
过了正月十五,年味还没散尽,何雨柱一家便打点行装准备返回香江。
钟楚红带着孩子也跟着一道回去,何雨垚想老婆孩子了。
院子里停着两辆轿车,后备箱盖开着。
何耀宗把最后一个小皮箱塞进去,拍了拍手:“爸,妈,都装好了。”
何雨柱点点头,转身对何大清和陈兰香说:“爹,娘,那我们走了。天还冷,你们多注意身体,有事就往香江打电话。”
陈兰香拉着小满的手,又摸摸孙辈们的头:“知道,你们有时间多回来住住,生意上的事,别太累着。”
“知道了,娘(奶奶)!”
何大清站在屋檐下,挥挥手:“走吧走吧,路上慢点开。”
“回吧,外面冷!”何雨柱冲他们挥挥手。
车驶出胡同,融进四九城早晨的车流里。
回到香江的第二天,何雨柱便去了集团大厦金融部门在的楼层。
钱豪正早已等在那里,脸色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老板,日元空头头寸的盈利已经超过预期。市场情绪开始分化,部分游资正在获利了结。”
何雨柱走到巨大的投屏前,看着那条已经大幅下挫后又略有反弹的汇率曲线。
“还不到时候,再等等,应该还能涨涨。”
“老板还要等啊,现在汇率已经170:1了。”
“嗯,等,到四月份,从150:1开始出货,到达140:1前的时候全部平掉。”
“明白。”钱豪正也是老人,知道何雨柱从不说虚的,都给了这么明确的数据量,他们金融团队再做不好,那就是他们无能了。
何耀祖在四九城,谈《红楼梦》的海外版权还真遇到了麻烦,不是价钱问题,也不是审批问题。
“何先生,实在不好意思。《红楼梦》的海外版权事宜,目前已经在谈了。”负责接待的人道。
“卖货总要比个价吧,你们不能谈一家就把我拒之门外是不是?”何耀祖笑道。
“对对对!”
“那不知道是哪家电视台来谈的?”
“香江亚视的代表比您早到了一周,他们已经提交了初步方案,台里正在评估。”
“方便说一下他们报的价格么?”
“这个.”
“那我可不可以见见你们领导?”
“可以,我这就去帮你问。”
“好,我就在这里等。”
不久,对方回来:“何先生,领导们请您过去。”
何耀祖站起身,跟着进了电梯,到了楼上,进了会客室,几个领导模样的人已经坐在那里。
何耀祖一看乐了,这大部分都是熟人啊,连寒暄都免了,可以直入主题。
“各位领导已经知道我的来意了吧,那我们直入主题?”
“好。”为首的人回道。
“我想请问一下贵台和我的竞争对手谈到什么程度了?”
“何先生,他们刚进行了第二轮报价,目前台里还在评估。”
“那就是我还有希望了?”何耀祖笑道。
“那是自然,其实我们的第一意向是你们黄河文化,只不过过年期间没找到你,亚视又找上门来,我们只好先谈谈了。”
“那我谢谢贵台先想到我们黄河文化,过年呢,我回了四九城过,我记得我留了电话了啊。”
“诶,台里的人不小心把何先生四九城的电话弄丢了,我们打了几次香江的电话,都没人接。”一个人回道。
听到这,何耀祖心里只能‘呵呵’了,要找人怎么也能找到,最简单的找杨导直接就领着去家里了,对方显然是想看看其他人过来能不能给个高价,毕竟一家垄断价格以后也不好谈。
“那不知道亚视开出了什么条件?”
“这个.”
“不方便说么?”
“那倒不是,他们现在开出的是5000美刀一集。”
“那台里的意思呢?”何耀祖道。
“我们想听听何先生的报价。”为首的那个副台长道。
何耀祖注意到在座几位领导交换眼神时的那一丝不自然。
心下了然,这五千美金一集的报价,恐怕水分不小。
那就是说亚视根本就没报到这个价位,于是他没忙着报价而是问道:“除了这个他们还开出了什么条件?”
对面坐的几人面面相觑,条件,对面要独家首播权,这算是条件么?
这算是对电视剧的桎梏吧!
毕竟只有一个电视台放,效果肯定没有多台联播好,当然这个不归他们管,他们只是卖版权,播放效果又不用他们负责。
“没有。”副台长只能道。
何耀祖笑了笑,继续道:“贵台是不是还有什么顾虑,大家一起说出来,才是合作的基础嘛。”
几个人又相互看了一眼,那副台长才说道:“他们想要首播权。”
“首播权么?”何耀祖问。
那副台长点点头。
何耀祖心里笑了,“那我开出的条件是多台同播,香江、新加坡其他地方也可以去谈。”
“版权费呢?”
“比照西游记如何?”
“可以。”负责台里经费的人急道。
然后他就被副台长瞪了一眼,那人讪讪的笑了一下,不敢再吭气。
何耀祖把这一幕看在了眼里,心中就有了盘算,这是打算待价而沽啊,自己开出了价码,他们拿着这个再去跟亚视谈,这样反复拉扯是他不愿意的,毕竟黄河又是赞助,第一次买版权也是诚意满满,就换来个这?
放谁心里也不痛快,他又不是非要这个版权,只不过杨导上次得知西游在香港大火后的表现给他很大的触动,他想继续下去罢了。
于是他道:“如果贵台觉得不合适,那我就只能说抱歉了。”
“何先生别急么!”
“我认为我的诚意很足了,毕竟我上次给的版权费足够拍半部《西游记》了,比亚视的第二次报价应该还要高一些。”
“这个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可是《西游记》在香江大火,何先生也得到了该得到的不是。”
“那是我的眼光独到,不是你们这次要加价的理由。”
众人沉默,《红楼梦》预播后,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收视率也没有《西游记》高,这是事实。
“这样,何先生,你回去等等,我们台里开个会再给你答复如何?”
“没问题,不过你们要是选择亚视还希望你们通知我一声,不可不想浪费时间等待已经有结果的事情。”
“好。”
“这是我的名片,各位告辞!”
何耀祖离开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那位急着表态的主任讪讪地低下头,不敢看副台长的脸色。
副台长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这事办的有点欠考虑了。”
另一位较为年长的领导开口道:“老李,你的心情可以理解,想为台里多争取些收益。但方法是不是急躁了些?黄河集团不是普通的商业公司,何先生这次亲自来谈,诚意是足的。我们拿着他们的条件再去和亚视抬价,传出去不好听,也伤了和气。”
“我只是觉得,多比较一下总没坏处”李副台长试图辩解。
“比较是没错,但要讲究方式。”年长领导打断他,“关键是,我们是否真的认为亚视是更合适的合作对象?他们的实力、渠道,尤其是对内地文化的理解和推广意愿,能跟黄河文化比吗?别忘了,《西游记》在香江的成功,黄河是出了大力的。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关系到我们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负责经费的那位也小声补充道:“而且,何先生刚才提的是多台联播,这影响力肯定比独家首播要大。从长远看,对我们更有利。”
李副台长不说话了。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亚视最初报出的“高价”迷惑了,忽略了合作方的综合实力和长期效益。
“那现在怎么办?人已经走了。”他有些懊恼。
“主动联系一下吧。”年长领导拍板,“态度要诚恳。就说是内部沟通出了点误会,我们非常重视与黄河文化的合作。条件可以按何先生提的谈,甚至可以在细节上再展现一些我们的灵活性。”
“是,书记。”众人齐声道。
何耀祖压根就没想到,这里面还藏了个大神,要不然他不会那么着急走。
第二天上午,他就接到了那位副台长亲自打来的电话,语气比昨天热情了许多。
“何先生,经过台里连夜开会慎重研究,我们一致认为,与黄河文化这样有实力、有诚意的伙伴合作,更有利于将我们的优秀电视剧推向海外市场。《红楼梦》的海外播映权,我们优先考虑授予贵公司。”
何耀祖握着电话,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非常感谢台里的信任。那么,关于具体条款”
“就按何先生昨天提的方案,比照《西游记》的版权价格,其他也是一样。不知何先生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再来台里一下,我们谈谈细节问题,然后就可以签合同了。”
“明天吧。”何耀祖道。
“好,至于亚视那边,我们会妥善处理,请你放心。”
“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你们也可以放心,拿到片子后,我们会尽快安排专业的粤语配音团队配音,确保播出质量。”
“好好好!期待这次合作同样能取得像《西游记》那样的成功!”
合同顺利签订。
何耀祖趁热打铁,提出邀请《红楼梦》剧组主要演员前往香江,配合剧集宣传。这个提议得到了台里的支持,认为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机会。
同时,何耀祖也想到了《西游记》剧组。既然要造势,不如将这两大经典剧组一同邀请,效果必定轰动。他通过何雨鑫的关系,联系上了杨导。
电话里,杨导听闻邀请,沉默了片刻。她并非不近人情,只是先前剧组演员因商演风波产生的一些龃龉,让她对这类商业活动心存顾虑。
“杨导,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文化交流,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我们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所有行程安排和待遇您都可以放心,由我们黄河文化全程负责,绝对正规。”何耀祖在电话里诚恳地说。
杨导还是有些犹豫:“演员们的心思,我怕到时候又生出别的事端。”
何雨鑫接过电话:“杨导,我是雨鑫。这次机会难得,对于演员们来说,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事。至于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共同制定规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这也是将我们的心血之作推向更广阔舞台的好机会。”
叔侄俩的诚意打动了杨导。
最终,她点头应允,并表示会做好剧组人员的工作。
其实根本不用做工作,接到通知的人兴奋的睡不着,更是好多连忙着去换港纸,毕竟能出去的机会不多。
不久后,两大剧组的主创人员齐聚香江。
宣传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宣传活动办得盛大而热烈。
记者招待会上,宝玉、黛玉、孙悟空、唐僧等角色齐聚舞台,畅谈创作背后的故事,台下闪光灯不断,快门声此起彼伏。
香江市民闻讯而来,不少人都守在电视台门口,只为一睹“林妹妹”、“美猴王”的风采。
有的戏迷甚至举着自制的牌子,上面写着“欢迎红楼梦剧组!”“西游记我们喜欢!”。
随后安排的游览活动中,演员们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维港美景,漫步尖沙咀街头感受都市繁华,还品尝了地道的港式茶点。
香江市民认出他们,纷纷友好地打招呼、求合影。
杨导看着演员们脸上新奇而兴奋的表情,心中感慨万千。
她何尝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尽管她努力维持着剧组的纯粹,但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机遇与诱惑扑面而来,绝非个人意愿所能完全阻挡。
活动结束后,在返回住地的车上,几位年轻演员望着窗外璀璨的霓虹,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迷茫与向往。
有人低声讨论着香江影视圈的发展机会,语气中带着试探。
杨导靠在座椅上,闭上眼,轻轻叹了口气。
她明白,这次香江之行,或许将成为一些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她能约束他们在剧组的行为,却无法束缚他们对未来的选择。这股走出去、寻求更大天地的冲动,是时代使然,或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输出”,只是其中的滋味,复杂难言。
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带队的让演员们自由活动,当然会有黄河文化这边的人陪同,毕竟语言环境不一样。
杨导则是受邀来到何家位于半山的宅邸。
何雨柱亲自在客厅接待,何耀祖、何耀宗兄弟俩作陪。
“杨导,这次活动辛苦您了。”何雨柱示意佣人上茶。
“何先生太客气了,这次来香江,让我们剧组的同志们大开眼界,真要谢谢你们的周到安排。”杨导接过茶杯,语气虽然平静,可是内心却是不平静。
这位何生她可是如雷贯耳,只是一直没见到,按说《西游记》能拍到现在这个程度,还是这位出了力的,她知道要是没这位点头,国内的何雨鑫可赞助不了那么多设备。
更别说西游记的海外版权,肯定也是这位的手笔。
何耀祖接过话头:“杨导,您也看到了我们推广内地优秀文化的诚意和能力。上次跟您提过,希望您能考虑加盟我们黄河文化,无论是做艺术总监还是亲自执导,我们都非常欢迎。”
杨导放下茶杯,轻轻摇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在台里工作多年,习惯了那边的环境。而且,手头也还有没完成的项目。”
何雨柱看得出她的顾虑,开口道:“杨导是担心创作受限?这点我可以保证,只要是好的项目,我们一定给予最大的支持。待遇和发展空间,也绝对比您现在要宽松。”
“何先生的诚意我明白。”杨导笑了笑,“只是这事关重大,我还需要些时间,回去好好考虑考虑。”
这时,何耀宗拿出两个厚厚的笔记本,有些不好意思地递过去:“杨导,知道您忙,这是我之前写的两个本子,一个讲部队生活的,一个是受了点真实事件启发写的警匪故事。都是初稿,粗糙得很,想请您有空的时候帮着看看,提提意见。”
杨导有些意外,接过本子:“哦?耀宗还写了剧本?”
她随手翻开上面那本军旅题材的,看了几页,眼神渐渐专注起来。
故事开篇就是新兵入伍的生动描写,训练场上的汗水、战友间的摩擦与情谊,字里行间带着一股真实的泥土气息,这是当时国内影视作品中少见的视角。
她又翻了翻下面那本警匪题材的,虽然情节还显稚嫩,但冲突设置大胆,人物刻画也有棱角。
杨导合上本子,沉吟片刻,抬头看向何耀宗,目光里多了几分认真:“耀宗,这两个本子有点意思。尤其是部队这个,生活底子很扎实啊。这类题材,国内确实拍得少。”
何耀宗忙说:“我去部队体验了三个月,很多事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964/1111074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