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8章:关山军马场
入夜,山风过隙,秋意阑珊,寒风阵阵催人返。
玉真公主原本在西台欣赏落日余晖,不得不返回中台紫霄宫。
马休见机会来了,赶紧上前问安,“公主小心,这里距离中台遥远,山路湿滑,要不,让下官抬着您。”
“不用。贫道自己能走,何苦劳烦别人。”玉真公主婉拒。
“公主金枝玉叶,不容任何闪失。要不,让下官搀扶你。”马休慌忙近身道。
“不用。山道狭窄,难容二人。”玉真公主再次拒绝。
“夜幕降临,公主不熟悉山路。让下官为您照亮前途。”马休提议道。
“民脂民膏,当思来之不易。夜色尚早,依稀可辨,贫道必能安然返回中台,牧监无需挂念。”玉真公主回绝道。
话已至此,马休灰头土脸,甚觉无趣,只好惴惴地跟在公主的身后。
“马牧监的好意,贫道心领了。奈何,贫道早已脱离红尘,将公主封号还给圣上,东西两京的宅院也归还朝廷,与圣上来往甚少。仕途升迁,还需自己争取。”玉真公主见马休不死心,尚未远离,随直言道。
“谨遵公主教诲。”马休颔首应允。
“你还有什么事吗?”玉真公主问。
“没有。”马休迟疑片刻,怯怯地说了出来,“师祖百岁寿辰,平凉罕见,此乃大唐国之幸事也。下官带来一箱银子,作为贺礼,奈何师父不愿收下,烦请公主代为转送。”
“马牧监费心了。师父贺礼,贫道早已置办,送给师父。黄白之物,不易假借他人之手。马牧监真有心,捐赠道观即可。”玉真公主回应道。
马休气得直骂娘,如若捐赠道观,还用得着你说!
这下好了,巴结逢迎不得,还白白丢了一箱银子。马休气得肺都要炸了。
“刘厚,拿去捐赠紫霄宫。”马休望着那一箱银子,心在流血。
“真要捐赠出去吗?”刘厚傻傻地问。
“废话!没有听见公主的吩咐?”马休狠狠地瞪了刘厚一眼。
翌日是飞虹子的寿辰大典,马休没有心情,更不想吃道观的斋饭,在山亭道口跟公主道别,“公主远道而来,务必到关山军马场一趟,下官恭候您的光临。”
“不必了。军马场乃朝廷牧场,承担着战马供应的重任,还望马牧监牢记圣上重托,做好分内之事。贫道归隐山林数十年,早已不问俗事,去了也不懂,还是不添乱为好。”玉真公主最后一次拒绝。
马休满怀期许而来,满怀懊恼而去,从月石峡下山的路上,说不完的牢骚话,道不完的怨恨语。
“你李持盈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当今圣上的胞妹吗?除了这点血缘关系,你还有什么。公主封号已被除去,公主宅院和土地也被没收,妥妥地布衣百姓一枚!尊敬你,叫你一声公主;不搭理哩,叫一声道姑,也不失礼仪。哼,别把本官不当一回事,得罪我,有你后悔的那一天!”
马休连刘厚都没有等,自己一个人气鼓鼓地下了山,去到广成驿站,牵了自己的马,一溜烟向着关山疾驰。身后,驿丞追来施礼问好,他也没有搭理。
马休绝对不是随便说说气话,他这番话是早有准备的。
四年前,就有人来跟他接洽,谈论过升迁问题,那时的马休,骨子里还有一份执拗,心里想着大唐社稷江山,想着马玄明的恩情,回绝了安禄山派来的使者。
四年过去了,他蹲在关山军马场,长期跟战马在一起,身上沾染了浓重的马屎味,然而职位稳如磐石,没有任何波动。
如果说,马休不后悔是假的,看看同为关山牧监出身的李承庆,都已经身居扬州长史,他能没有想法吗?此时此刻的马休,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四年来,安禄山怀恨在心,一直不想搭理他。马休觉得丢人,不愿主动联系安禄山。双方就这样耗着。
事情的转机就发生在去年春,杨国忠一直在李隆基的面前絮叨着说,安禄山要谋反,说他心里有鬼,绝对不敢进宫。安禄山不但进宫了,还向圣上要走了一大批官帽,其中就包括他觊觎已久的群牧都监。
按理说,这个群牧都监就是个养马的小官,当年孙悟空都嫌弃,如今,身兼范阳、河东和平卢三镇节度使,以及河北采访使等要职,身为东平郡王的安禄山怎么能看中这个弼马温的小官?
扒拉扒拉,这里面的说辞可就大了。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频频南下,侵扰中原百姓,秦始皇不堪其扰,随征召全国青壮年男丁去往北部边境,一则戍边,二则修筑长城,目的就是防范匈奴。
有人问了,秦始皇号称功高三皇五帝,为何惧怕一个小小的匈奴?
究其原因,就是匈奴那快如疾风的骑兵!
秦始皇杀伐攻略,消灭中原六国和周边蛮夷,靠的是啥?步兵和车兵。而这些兵将用于北部边境,跟匈奴作战,就显得力不从心。
为啥?车兵需要牛马驱使,兵将站立车厢,利用手中长枪和利刃来歼灭敌军。在匈奴骑兵面前过于笨重,而且不好操控方向,很容易被匈奴骑兵斩首。
步兵更不用说,在排山倒海般突袭而来的匈奴骑兵面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一个冲锋,步兵就溃不成军,相互踩踏而亡,几乎不用匈奴骑兵动手。
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秦始皇便想到用长城来阻挡匈奴骑兵,而汉初的刘邦、刘启不得不利用和亲来防范匈奴骑兵。
到了汉武帝刘彻,这个局面才有所缓解。为啥?因为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和战争准备后,大汉也慢慢培养了一批战马,组建了一支与匈奴人旗鼓相当的骑兵。
这支骑兵配合着数十万步兵和弓弩兵,在大将卫青、李广和霍去病的带领下,不仅可以抵挡匈奴骑兵的进攻,而且还可以主动出击,深入匈奴腹地,横扫狼居胥山,饮马北海,打得匈奴节节败退,远遁漠北漠西,再也不敢与大汉为敌。
由此,骑兵的机动性可见一斑;骑兵的重要性居功至伟。
所以,才有了汉武帝为求得大宛国的汗血宝马,竟然派出数十万军队长途奔袭数万里,走戈壁,过沙漠,跨过葱岭,深入中亚腹地,跟大宛国打了一场硬战,落下个穷兵黩武的骂名,不得不在日暮之年在轮台下罪己诏反思。
平心而论,李广利的这次西征,除了得到数百匹汗血马外,真是泛善可陈。不过,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大汉对战马的重视程度。
终其两汉,不管哪位皇帝执政,都无比重视骑兵建设,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军马的饲养。
问题是,中原腹地以农耕为主,百姓不善于养马,所供给朝廷的马匹参差不齐,真正可用于战场上快速奔跑持久耐用的战马就更少了。
怎么办,为了抵御北部西部草原民族的骑兵,中原朝廷不得不将培养战马的任务交给了地处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交汇处的陇右地区。尤其是关山,地势高峻,气候凉爽,草原广布,非常适合优质战马的饲养。所以,自秦汉始,这里都是朝廷的军马场。
隋末唐初,薛举父子就是利用了关山战马优良的地理条件,东进关中与李渊父子争夺天下;李轨也是占据着凉州畜产天下饶的地利割据河西;太原起兵的李渊为了获得良好的马源充实骑兵,甚至一度向突厥俯首称臣。
可见,马匹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对于马匹的养殖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马不仅能增强军事实力,而且对日常交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粮食的运输和信件的传输。
随着大唐对马匹需求量的加大,对养马业的重视也日益增强。在大唐群牧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应属陇右群牧,虽然叫陇右,实际上并不局限于陇右,关内道的原州、泾州等适宜养马的地方也隶属于陇右群牧。这里面,关山军马场因为紧邻着李唐龙兴地陇西成纪,自然就是陇右群牧的核心所在。
由此不难看出,大唐对关山军马场的重视程度。仅仅在天宝十三载这一年,关山军马场的马匹饲养量竟然高达33万匹之多。
对于这一点,大唐朝廷自然心知肚明,东北的安禄山也是虎视眈眈,身为牧监的马休岂能不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既然你李唐朝廷对我视而不见,把我当空气,那我为何非要在你这棵弯腰老柳树上吊死?
去年春安禄山兼任群牧都监后,从夏到今春,一直不停地派人过来,向马休传话,抓紧时间为东北输送优良战马,否则,他的关山牧监就干到头了。
安禄山什么意思,马休自然知晓。这次趁着为飞虹子贺寿的机会,实际上就是上崆峒向玉真公主投石问路,看看我马休在朝廷眼中几斤几两,还有没有升迁机会。
好哇,你们无情,就休怪我无义。
从崆峒下山后的那天夜里,马休当即修书一封,盖上封泥,连夜下山,秘密交给了广成驿长刘厚。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423/1111098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