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8章:独孤氏旧闻
独孤氏先祖独孤信,跟前朝建立者杨坚之父杨忠,以及李唐先祖李虎并称为后周的关陇八柱国。他们曾经为宇文家族执掌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后周的基石。
无奈,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帝国之力,营造新都洛阳城,开凿大运河,还三征高丽,将杨坚积累的万千资财糟蹋个精光,引得四方豪强叛逃,李密和翟让揭竿而起,很快,大隋历经不足四十年便被李唐取代。
这里必须先说一下独孤信这个历史上最为开挂的人物。
不是说独孤信有多牛,而是说,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非常给力。长女嫁给了当朝皇帝宇文毓史称明敬皇后,四女嫁给李虎之子李昞史称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史称文献皇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门三皇后。
独孤家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太多的恩宠,相反却被迫接受了不少强加过来的灾祸。
且不说北周被杨坚夺权,宇文氏这一脉戛然而止;且不说大隋的突然灭亡,杨坚和独孤伽罗这一脉就此断掉。单拿李唐这一脉来说,也足够说命运多舛了。
公元617年李渊占领长安,开始对追随他的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他的表弟,也就是独孤信的七子独孤整的儿子独孤怀恩,这个被姑母独孤伽罗长期养在身边受尽恩宠的独孤家宗室嫡子,直接被封为长安令。
独孤怀恩当时也能勤政严明,为大唐做了不少事情。虽然原来的大隋皇帝杨广是他的表兄,现在的大唐皇帝李渊也是他的表兄,身为李杨两家姻亲的独孤怀恩在这场改朝换代中似乎并没有受太大影响,甚至在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后还升迁为工部尚书,继续受到重用。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虞州刺史韦义节攻打蒲州刺史尧君素的河东之战。当时,大唐尚未完全降服大隋全境,李渊派遣韦义节领兵攻打河东,让独孤怀恩带兵支援。结果,尧君素誓死不降,拼命抵抗,韦义节连吃败仗,独孤怀恩原本也没什么文韬武略,自然是支援不力,导致大唐士气非常低落。
李渊闻讯大怒,下诏书对两位将才进行了严厉的训斥,独孤怀恩自然不服气,对李渊颇有怨言。说什么,你深居简出,坐在长安城,却让我们东奔西走,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你打江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吃了败仗,你不说安慰鼓劲,反而求全责备,有本事,你来打呀,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
殊不知,隔窗有眼,隔墙有耳,独孤怀恩的怨言很快就传到了李渊的耳朵里,李渊对独孤怀恩由生气转为嫉恨。
在一次宴会上,李渊佯装喝醉,以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口吻对独孤怀恩说,“独孤郎,你姑姑的儿子们都当过天子,什么时候轮到你当皇帝呀?”这话明显就是在试探独孤怀恩的忠诚度,但凡稍有政治警惕性的人,立马都会吓得浑身哆嗦,跪地乞求皇帝饶命,以此来打消皇帝的疑虑。
独孤怀恩长期养在隋宫,早就养成骄纵狂妄的性格,对李渊如此直白的话语竟然没有感到半点忧虑,他不以为然地说道,“是呀,风水轮流转,也许会有那么一天的!”
李渊闻言大惊,于是,便生出杀心。
即便这样,独孤怀恩依旧浑然不觉,竟然还经常对人说,“他李渊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收罗了一众人等,侥幸取得了天下。我们独孤家难道阴盛阳衰,只有女子可以当皇后的命?”言外之意,他独孤怀恩也有当皇帝的能力,只是没有机会,如果再来一次乱世,他照样可以像李渊一样打下属于独孤氏的天下。
独孤怀恩这种心存异志的言行,无疑是大逆不道,任何皇帝都不可能容忍他,更何况是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李渊。
公元620年,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称帝,大举南下,进攻晋阳,与大唐争夺天下,这让内心躁动不已的独孤怀恩看到了希望。李渊派李世民北上迎战,独孤怀恩随即设计与解县县令荣静和五原县主簿元君宝带领部队进攻永丰仓,切断前方唐军粮道,然后将整个河东割让给刘武周作为投名状。
就在他准备行动时,夏县人吕崇茂杀死县令,响应刘武周,李渊不知独孤怀恩怀有二心,委派唐俭和独孤怀恩攻打吕崇茂。不想,两个草包竟然被草台班子吕崇茂击败,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还擒获了二人。独孤怀恩为了活命,随说出了自己阴谋叛唐的计划,唐俭获悉了独孤怀恩的阴谋。
两人好不容易逃离了宋金刚之手,回到大唐,李渊立即派独孤怀恩去攻打蒲州,这次独孤怀恩侥幸取胜,志得意满,等待着李渊的封赏。谁知道,唐俭早已经将他阴谋叛唐的事情告知了李渊。李渊派人招独孤怀恩入朝觐见,独孤怀恩兴高采烈,以为皇帝要奖励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独孤怀恩刚到长安,当即被李渊擒获,打入死牢,秘密勒死。李渊回想独孤怀恩过往的言行,越想越气,于是,就让人把他的头砍下来,悬挂在闹市城门上方。并颁布召令,独孤氏一族忘恩负义,背叛大唐,子子孙孙永不重用。
正因为此,身为独孤氏的独孤问俗,不论才能如何,一直被朝廷所忌惮漠视,始终郁郁不得志,沦落为洛阳市井一个没落的旧贵族。
马玄明跟马凌虚讲完这一切,特意警告道,“虚儿,这下你应该明白太父和你父亲为何阻止你跟独孤郎来往了吧?其实,我们都是为你好,如果你跟独孤郎来往过密,必定会被朝廷猜忌,不仅你自己不会有好的命运,就连我们马氏一族也会被牵连。”
“如此听来,独孤郎也够悲催的!因为前辈的恩怨,始终被朝廷嫉恨,一辈子难有作为,难怪他意志消沉,总在我面前说些怨恨朝廷的话。”马凌虚恍然大悟。
“我突然想到了些什么!”马玄明脸色凝重。
“太父,你想到啥了?”马凌虚忙问。
“三年前,安禄山曾经来府上找我,直接拿着一叠空头敕牒对我说,他有能力让我们马家所有人得到高官厚禄,前提条件是我们马家人要听从他的使唤。我当即拒绝了他,因为我觉得他的话有些骄纵,举止不轨,不会有好下场。”马玄明认真地说。
“太父,你为何现在提及这个?难道这也与独孤郎有关?”马凌虚问。
“没错!”马玄明脱口而出,“老朽猜测,独孤郎突然去了幽州,肯定与安禄山的招抚有关。最近这些年,从关东投奔安禄山的失落幕僚和文人很多,也许独孤郎也是听到了这个消息,看到李史鱼都已经步入仕途,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索性投奔了安禄山。”
“安禄山招揽这么多文人将士干啥?”马凌虚很诧异。
“说是,要对付东部的室韦、契丹和奚人,真正的目的只有他自己知道。”马玄明忧心忡忡地说。
“难道他想造反?”马凌虚低声问。
“谋反是大罪,没有十足的证据,不能随便说。”马玄明提醒道,“据老朽看来,有这个可能。”
“太父,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传闻?”马凌虚再问。
“最近两年,朝廷里不断传出有关安禄山谋反的言论,不过,坊间也有传言说,安禄山在幽州招兵买马,还在幽州北边筑造了雄武城,私藏兵器,操练将士。但是,当今圣人不相信。总是说,安禄山战功赫赫,恩宠正盛,遭人嫉恨,这才传出坏话。加之,杨国忠对安禄山入朝为相非常排斥,也不停地对着玄宗说安禄山的坏话,难怪圣人不信。所以,真假难辨,只有安禄山自己心里最清楚。”
“如果安禄山怀有二心,独孤郎前往投奔,岂不是认贼作父?”马凌虚很担忧。
“独孤郎比你还要年长数岁,他自然能分辨是非对错,用不着你我为他操心。不管将来事情往哪个方向发展,他既然选择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如果是谋反,那就是一条不归路,一旦选了,他就没有回头路了。”马玄明冷冷地说道。
“不行,我必须到清化坊独孤家走一趟。”听了马玄明的话,马凌虚非常担心,没有歇上多大一会儿,匆匆起身,向着府门外快走。
清化坊与思恭坊仅有一路之隔,出了思恭坊西坊门,直接进入清化坊东坊门。清化坊的南半坊是太清宫,北半坊才是住户。独孤家在清化坊的西北角,必须沿着坊内丁字街一直走到北坊门门口左拐进入坊门胡同,才能找到独孤家。
独孤家院子很大,足足是马府的两倍大小,里面院子套着院子,分一主两副四个院落。从院门进入,迎面是影壁,影壁将中院隔成前后两部分,前院比较狭窄,后院比较宽阔。两边的侧院也比较狭小,依附于中院而存在。
十年前那个上元夜,马凌虚曾经被独孤问俗所救,当时昏迷不醒,被独孤问俗抱到独孤府小住了几天。所以,马凌虚对独孤家的院落布局很熟悉。
马凌虚先是在府门口叩响了门环,无人应答,于是,推开虚掩着的府门,径直走了进去,没有发现什么人。
马凌虚好生奇怪:明明独孤家四个院子都有人居住,怎么没人吭声哩?
马凌虚清楚地记得,独孤家很大,木雕砖雕随处可见,因为家道败落,坐吃山空,已经养不起太多的丫环仆役,府内居住的人并非一家人,而是一个大家族的松散集合体。
虽然四户人家都姓独孤,也都是独孤怀恩的后裔,但是,年代久远,亲疏关系已经很淡漠,除了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时会走到一起,平日里基本上各过各的,互不干涉,互不往来。独孤问俗跟母亲一起住在东院中,府中好像有一个丫环伺候老母亲的生活起居,至于家中其他人,马凌虚已经记不得了。
奇怪的是,马凌虚穿过影壁径直拐进东院,竟然也没有人阻拦,更没有人上前询问。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423/1111104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