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被逐出家门,全家跪求我给口吃的 > 第595章 太和殿对话

第595章 太和殿对话


“伯爷,您可得上心,万万错不得。”

“我晓得,多谢大人了。”

王长乐一抬手,蓝汐递了一张银票过去,面额五百两,鸿胪寺丞哪里敢要,一番拉扯还是收下了,又嘱托了一番细节,王长乐谢过。

到了晚上,下人送来饭食,有羊肉汤,蒸鹅,蓝汐和小赤火熊吃的不亦乐乎,却见王长乐一口没动,蓝汐疑惑问道:“公子,是饭菜不合你口味吗?”

王长乐摇了摇头:“还是不吃了,明天怕是没空去如厕...”

蓝汐哦了一声,小赤火熊一看你不吃,那全都给我吃吧,蒸鹅,嚯嚯嚯,好香好香。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鸿胪寺的人就把王长乐整醒了。

换了身御赐的伯爵蟒袍,由专人引着走了大半天来到午门外候旨,禁军,太监依次验身过后才得以进去,钟鼓鸣,入太和门,过金水桥。

先去至太庙东庑,跪诵:臣王长乐,蒙恩受爵,誓死效忠,这一套整下来,给王长乐弄得身心俱疲,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又累又饿,总算是挨到了觐见的流程。

小太监引着到了太和殿,里面的太监高声唱道:“平山伯王长乐觐见——”

王长乐赶忙进去,没敢抬头,对着上面的人行礼一番,将谢恩表双手举过头顶,高声道:“臣王长乐,叩谢天恩!”

嘉佑帝高居御座,光凝冕服,气肃环佩,嘴角一勾:“平身吧,给平山伯赐座。”

“谢陛下。”

王长乐这才抬头,却见太和殿大的没边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金砖墁地,身侧站着那白面太监,右侧文案台坐了个翰林学士,记录君臣对话。

殿中明面上只有他们四人,王长乐却能感觉到殿柱后方,阴影角落处藏了不少人,想来是御林军了,保护皇帝安全的。

嘉佑帝开门见山:“平山伯,你这次来皇城带来的玉米种子很好,朕心甚慰。”

王长乐从椅子上站起来:“蒙陛下赐爵平山伯,臣必肝脑涂地,卫我大秦!”

“坐吧,别动不动站起来。”

嘉佑帝说了好半天玉米,很感兴趣,在王长乐这里得到了确切答案,可以在全大秦普及,满意的呵呵笑了。

王长乐偷偷瞄了一眼上面,老皇帝年过五十,面容清癯威严,眉间一道深纹,鬓角微霜更添帝王气度。

一袭玄色龙袍,眸光锐利似能洞穿人心,不怒自威,压迫感十足。

又扯了之前敬献的黑虎,诗文,王长乐只得应声,没搞明白老皇帝到底想说什么,嘉佑帝眯了眯眼睛,忽然话锋一转:

“朕听说你在平山县搞得不错啊,能在山地里种出亩产四百斤的绿豆和荞麦,最近还搞了什么冬小麦?爱卿为何不奏啊?”

话音落下,殿中落针可闻,那翰林学士瞥了王长乐一眼,气氛几乎凝滞,为啥不奏,你要私自留着粮食意图不轨吗?

王长乐心中一紧,皇帝就是皇帝,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忙躬身道:“陛下明鉴,绿豆、荞麦不过是臣偶然试种,亩产虽有提升,却不敢贸然惊扰圣听。冬小麦尚在试验阶段,未得成效前,臣实不敢奏报。”

嘉佑帝指尖轻叩御座扶手,目光幽幽:“哦?那这些从未见过的种子,又是从何处得来?”

王长乐定了定神,编出早已在心里盘桓过的说辞:

“回陛下,前年臣在山中遇一游方老道,鹤发童颜,自称云游四海时得了些异域种子,他说臣有济世之心,便赠了些玉米、冬小麦的种子,还留下几句栽种口诀,臣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没想到真成了。”

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声。

嘉佑帝那双锐利的眼睛似要将王长乐从里到外看个通透,王长乐只觉浑身蟒袍被冷汗浸透。

白面太监垂着的眼皮微动,翰林学士握着毛笔的手悬在纸上,谁也不敢打破这份沉默。

良久,嘉佑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游方道士?倒也算奇事。”

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大秦疆域万里,多的是未知之物。你能将种子种出成效,已是大功。”

王长乐松了口气,听嘉佑帝又道:“朕不管这些种子来自何处,只要能让百姓饱腹,让大秦粮仓充盈,便是好东西。”

说罢,身体微微前倾:“平山伯,朕对你寄予厚望,切莫辜负了这江山百姓。”

“臣...臣遵旨!”

王长乐深深叩首,心中百感交集,老皇帝分明不信那套游方道士说辞,却偏偏没有点破,恩威并施,果然帝王手段。

待翰林学士记录完毕,嘉佑帝便想打发人走,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平山伯对江城怎么看?”

王长乐只能挑不咸不淡,中立的话说:“江城大将军威震东海,大破倭寇海盗,实乃大秦栋梁。”

“是吗?没别的了?朕听说永安郡主多次寻你,心有所属呢。”嘉佑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直视王长乐。

王长乐跪地磕头:“臣惶恐。”

“怕什么,你是朕亲封的平山伯,她是朕亲封的永安郡主,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王长乐哪能听不出嘉佑帝言语中的敲打之意,只得硬着头皮回道:

“永安郡主金枝玉叶,臣不过一介武夫,实在不敢高攀。”

“且臣年方十四,尚无功业可立,岂敢耽于儿女私情。此番进京,只愿为陛下分忧,为大秦尽忠。待他日东海倭寇尽除,北疆胡马不渡,再谈婚配不迟。”

嘉佑帝闻言,非常满意:“去吧,记住今日之言。”

王长乐行礼,正欲离殿,却听嘉佑帝又道:“对了,三日后是皇家围猎,届时皇亲国戚,王公大臣武将们都会前去,大家对你都很好奇,平山伯参与围猎后,再回平山县吧。”

“臣,遵旨。”

待王长乐离去,嘉佑帝目光幽幽,问旁边的太监:“平山伯此人,你如何看?是忠是奸?”

那白面太监思忖片刻,道:“回陛下,平山伯年仅十四,心思城府不输朝中四十岁之大臣,世间罕见,若观其在清兰县,平山县之行事,杀土匪,压豪强,多行公道之举,实属难得...只是平山伯之忠奸,奴婢看不透...”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528/2359253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