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被逐出家门,全家跪求我给口吃的 > 第577章 八月丰收

第577章 八月丰收


也就相当于,那些信了王长乐的庄稼户们凭空多了好几千的粮食!

原本贫瘠的石头地瞬间变成粮仓了!

如果说原先的青林镇勉强糊口,那么今年八月的青林镇则是实现了粮食自由!

青林镇的山坳里,家家户户的晒谷场都堆成了金豆子山。

张老汉踮着脚往麻袋里灌绿豆,豆粒滚得哗哗响,咧着缺牙的嘴笑:“三儿他娘,快数数,这亩山地收了三百二十斤,够咱全家吃三年嘞。”

老婆子用围裙擦着手,满脸笑容:“要不是王大人给的种子,这石头地能长出啥?顶多收两把草。”

村头,打谷场,汉子们抡着连枷打荞麦,黑麦粒脱粒,溅在晒席上,李二柱举着斗斛往空中扬,麦粒簌簌落下,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这坡地收的粟米还不够喂鸡嘞,今年光荞麦就囤了五大缸,王大人真是活菩萨。”

孩童们田埂上捡漏,一颗,两颗,无数颗绿豆,被装进了篮子里,有的还棍滚进鞋窠里,一点也不嫌硌,妇女们聚在溪边淘洗新粮,棒槌敲着木盆,唱着新编的歌谣:“青林坡,石头多,王大人来了变粮窝...”

与青林镇大部分村寨的欢腾相比,几个没领种子的村子一片死寂。

刘老五蹲在自家地头唉声叹气。

地里,粟米稀稀拉拉挂着瘪穗,一亩地收不上百,望着隔壁村张老汉家晾晒的绿豆,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

“当初咋就不信王大人呢,这眼瞅着人家囤粮满仓,咱还得盘算着借粮过冬...”

夕阳把晒谷场染成金红色,拉粮的驴车轱辘碾过山路,留下一串欢快的吱呀声。

各村的村正凑在一起合计,得感谢王大人啊,是王大人让他们有了如此丰收的收成,众人轰然应和,炊烟里飘着实打实的欢喜。

“公子,千户所外满来了好多百姓,都想见你。”

王长乐一愣,放下笔。

“今天是什么日子?”

“公子,今天八月十三了。”

“八月十三...八月十三...”王长乐呢喃着。

“我知道了,定是乡亲们丰收了,走,去看看。”

“啊?公子你不继续写了吗?”蓝汐指着桌案上的奏折。

王长乐苦笑:“唉,不写了,这折子可真难写啊,文绉绉的,一点也没有头绪。”

是的,王长乐最近在练习写奏折。

作为平山县千户所的千户,正五品武将,有资格给朝廷写奏折,每年三次。

写了四五封了,都不太满意,正好乡亲们来了,王长乐出去透透气。

好家伙,这得有上千人吧,人山人海啊,这大太阳的,也不嫌热。

上千名庄稼户围在千户所外,见了王长乐便呼啦啦跪倒一片,口中高喊着:“谢王大人活命之恩!”

“诸位请起!”

王长乐抬手示意,脸上带笑:“今年收成如何?”

“托大人的福,好得很哪!”

黝黑的张老汉挤到最前面,满面红光,“老汉家十亩山地,收了三千多斤荞麦,粮仓都堆不下了!”

“我家绿豆收了快两千斤。”

李二柱挥舞着草帽,兴奋得像个孩子,“不光今年,明年全家都能吃饱了!”

蓝汐站在王长乐身侧,看着自家公子被百姓簇拥的样子,抿嘴偷笑。

公子真是厉害,打仗能剿匪,种地还能让石头缝里长出金子来。

这时,江映雪、江骁翊和方世玉也闻声而来,三人站在王长乐身边,望着热闹景象,面露惊讶。

“乖乖,这阵仗...”江骁翊咂舌,“王长乐这是要被供成土地公了?”

“又胡说。”江映雪拧了弟弟一下。

几个眼尖的秀才瞧见王长乐身边的两位绝色佳人,忍不住小声议论:“王大人如此恩德,又有佳人相伴,子孙必定富贵绵长啊。”

江映雪和蓝汐闻言,脸颊飞起红霞。

王长乐轻咳一声,朗声道:“诸位莫要谢我,粮食是你们自己种的,要谢也该谢你们自己的勤劳。”

顿了顿,又补充道,“更要谢县令宋大人,若非他向朝廷上奏,称平山县遭匪患荼毒,朝廷也不会减免今年所有赋税。”

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欢呼。

“老天爷!今年不用交税了?”

“王大人和宋县令都是青天大老爷啊!”

众人激动得手足无措,又是好一顿感谢王长乐,磕头拱手流泪全来了一套,随后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咱们去县衙谢谢宋大人!”

人群立刻响应,浩浩荡荡往青林镇方向涌去。

众人背影欢腾,王长乐嘴角含笑,江骁翊凑过来,撞了下肩膀:“行啊,现在不光会杀人,还会收买人心了?你这是要在平山县做大做强啊。”

王长乐摇摇头,目光悠远:“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比起战场上斩将夺旗,让百姓吃饱饭的成就感,更让人踏实。

大丰收啊,人人开心,王长乐也没闲着,终于写好了人生中的第一封奏折,由于只有五品,应该叫‘题本’。

大致汇报辖区军务,如剿匪、练兵、屯田等等,还有自上任平山县千户所千户以来做的种种事情,当然了,这份题本并不会直接交到皇帝手上,不然皇帝一天要看几千封,人都累死了。

大致流程是,王长乐写《平山县剿匪功次题本》,送青州指挥使审阅,指挥使加印转五军都督府,都督府附议后送通政使司,通政使司筛选后呈送内阁,内阁觉得重要,再给皇帝。

也就是说王长乐的这份题本,大概率是到不了皇帝手里的。

不为别的。

官儿太小!

最近没有土匪要剿,也没有战事,王长乐只有一件事情能做,那就是屯田!

也就是种粮食,对自己手底下的兵,王长乐还是很大方的,用积分兑换了种子出来,除了普通青林镇村民有的改良绿豆和荞麦,王长乐多给他们换了一种。

冬小麦!

抗冻早熟品种,八月底种,来年五月能收,以千户所的土地质量来说,亩产能达到六百斤,可以充作军粮和主食,非常适合千户所屯田军。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528/2367716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