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血债血偿
县令宋明德深吸一口气,当即高呼:“我等当然是信王大人。”
百姓们纷纷附和着。
“王大人,我们信你。”
“好!”
王长乐声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我王长乐今日在此立誓,凡欺压百姓者,杀!凡祸乱乡里者,杀!凡恃强凌弱者,杀!”
“血债,必须血偿!”
“从今往后,青林镇有我王长乐一日,便绝不容土匪猖獗!”
“若违此誓——”
说罢,猛地举刀,刀锋映日,寒光凛冽!
“犹如此贼!!””
短暂的寂静后,百姓们彻底沸腾了,欢呼声如山呼海啸,震得城墙都在颤抖,那些曾被欺辱的女子,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这一次,是解脱的泪!
是希望的泪!
“王大人!!”
“青林镇有救了!!”
县令宋明德长舒一口气,擦了擦冷汗,心中暗叹:“还得是王长乐啊...”
台下,铁蛋、栓柱、秦草儿等人热血沸腾,眼中满是崇拜,却见王长乐扬起大刀,示意众人安静,以为还要发表演讲,谁知将鬼头大刀插在地上,刀身震颤,嗡嗡鸣响,随即让那些被解救的女子们上前来。
“来,拿起刀。”
“你们的仇,自己报。”
百姓们安静了,目光聚焦在那些瘦弱的身影上,被解救的女子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仇恨,也有迟疑,她们被欺压太久,握刀的勇气都需要重新拾起。
独眼龙的上半身在血泊中抽搐,听到这话,仅剩的一只眼睛猛然瞪大,发出嗬嗬的哀求声,肠子拖了一地,拼命扭动想要逃离。
“不...不要...”"
老军卒的女儿春兰第一个站了出来,这个十八岁的姑娘,衣衫下伤痕累累,走路时腿发抖,可当她握住刀柄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见了她眼中的火焰。
“爹...女儿给您报仇了!”
春兰嘶喊着,双手抡起大刀,因着力气不够,刀锋落下时偏了几分,只在独眼龙额头上砍出一道血口,剧痛让这个恶匪发出惨烈嚎叫,却让春兰眼中的恐惧渐渐褪去。
“还我爹命来!”
第二刀狠狠剁在独眼龙脸上,鼻梁骨应声而断,鲜血喷洒,春兰苍白的脸一片血污,她却笑了,笑得泪流满面。
像是打开了闸门,其他女子一个接一个走上前,有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颤抖着接过刀,啜泣着,可当她看见独眼龙惊恐的眼神,突然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
“我女儿才十二岁啊!畜生!”"
大刀重重劈在独眼龙肩膀上,然后是满头白发的老妪,拄着拐杖慢慢挪到刑台前,身子枯瘦,握不住刀柄。
“老身的儿媳...就是被你这畜生...”"
旁边几个女子合力帮忙,老妪颤巍巍把刀尖地戳进独眼龙的眼窝,混着血水的眼浆顿时爆了出来,老妪踉跄着后退两步,仰天大笑,笑着笑着就昏死了。
独眼龙已经不成人形,还在微弱地抽搐,曾经叱咤山林的匪首,此刻就像块烂肉般被一刀刀凌迟。
第七个女子举起刀,独眼龙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妇人们还在继续,直到那把鬼头大刀彻底卷刃。
“他的魂已经散了。”
王长乐接过卷刃的大刀,“你们的命还长。”
这一刻,所有百姓都红了眼眶,不知是谁带的头,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跪倒,呜咽声此起彼伏。
王长乐站在血泊中央,弯腰捡起独眼龙那颗面目全非的头颅,让衙役高高挂在城门上,和黑阎王的脑袋并列在一处。
让天下匪类都看看,这就是欺压百姓的下场!
当众审判结束,四十多名被解救出来的女子各自找寻着家人,想要回到各自家庭当中,宋明德感慨着,他们都是被掳走的苦命人,名声被毁,家庭破碎,怎一个惨字了得。
尤其是在消息闭塞的村落中,即便从土匪窝里救出来,也很难活得下去,普遍被认为是淫女,不祥之兆。
部分宗族会以保全家族名为由私刑处死,这些在两广,福建等地比较常见,要求以死明志,在山东地界儿虽不至于处死,但也会要求剃发毁容,这是来自亲友的二次伤害,一般女子很难接受。
除此之外,被土匪掳走的女子,她的所有嫁妆,田产等等归夫家和娘家所有,若是官府主官懒得管了,常将这类女子配给戍边军卒,也就是电视剧里常说的“与披甲人为奴”。
就算是成功避过私刑,毁容,发配边军,这类女子也回不到原先的生活了,她们会被禁止参与祭祀,不得进入宗祠拜祖先,洗衣、绣花等活计无人敢雇佣,所生子女三代不得科举。
王长乐等人听着宋明德说出目前的情况,全都沉默了,就算是王长乐,也没有想到众多女子被拯救出来以后,还要遭受不公的待遇。
铁蛋欲言又止,凑近了,小声说着:“长乐哥,应该不至于吧,之前在黑阎王帮我们不是救出来了一个女人吗,好像没这么夸张。”
县令宋明德说着陈三娘,毕竟只有一个人,将其送回家以后没有大肆宣扬,左邻右舍并不知道陈三娘是被抓去土匪窝里凌辱,可野狼帮救出来了四十多个人,根本瞒不住的。
王长乐想了想,既然不能回到原来的家庭,那就给她们改名异姓,换到新的村落去,由从土匪窝里的赃款出资,为她们置办田产和房子。
铁蛋眼前一亮:“长乐哥,这个办法好!”
宋明德眉头紧锁,显然不看好,对于民生宗族,乡土基层,王长乐显然不如宋明德这样从乡村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官员,当即请教:“宋大人,有何不妥吗?”
宋明德捋着胡须,叹道:“大人,此事有三难。”
伸出手指,一根根掰着算:“其一,田宅过不了红契,她们无父兄夫主作保,县衙强行过户会引起乡邻怀疑,容易闹出民变。”
“其二,流言如附骨之疽,我在莒南县任县丞时见过,有女子躲去邻县,却被货郎认出,当夜就被宗族抓了回去,吊死在祠堂梁上。”
“其三,平山县匪患一日不除,老百姓们便会日日记得此事,难以淡忘。”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528/2421652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