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 第364章 赵明诚复起又身死

第364章 赵明诚复起又身死


第三百六十四章,赵明诚复起又身死

韩复来锻炼完了,身心舒畅了,继续码字。

写过小说的朋友们都知道,长时间久坐码字,那真是哪哪都不舒服,必须得保证每天的运动量才行。

【建炎三年。】

【船只沿着长江,逆流西南而行。】

【离了江宁那座伤心又耻辱的城池,赵明诚似乎稍稍活泛了些。】

【他指着窗外对李清照说:“此去芜湖,我打算在赣水一带寻个地方定居。乱世之中,或可偏安一隅。”】

【李清照只是“嗯”了一声,目光投向混浊的江面。】

【偏安?这江河上下,何处是安?】

【在见证过丈夫这一次的弃城而逃后,现在赵明诚的什么话,在李清照听来,都有一种逃避责任的意味。】

【船行缓慢,大部分时间,舱内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赵明诚也感觉到了这种沉默的烦闷,他试图与妻子谈论金石,那是他们过去最热衷的话题,是连接他们二十多年情感的坚实桥梁。】

【可如今,她虽然回应着,但总不似之前那样的热情。】

【赵明诚似乎有些恼怒,也似乎有些理解。】

【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李清照总归是自己二十多年的发妻,只需冷静十天半月,自然会好的。】

【就像前些年,自己纳妾那样。】

【五月,船至池阳。】

【江水在这里变得开阔,他们刚将家当卸下,准备稍作休整,然后实施“卜居赣水”的计划。】

【一丝短暂平静的假象,尚未铺开,便被急促的马蹄声踏碎。】

【来自行在的使者带来了新的任命:起复赵明诚,知湖州军州事。】

【行在就是,建康。】

【建康,就是江宁。】

【就在这个月,朝廷将江宁,改名成了建康。】

【江宁寓意“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但在国难当头、金兵压境的背景下,“宁静”二字显得不合时宜。】

【江东安抚大使赵鼎向高宗皇帝赵构提议:“江宁府,古之金陵,人物繁盛,土壤肥沃,宜就此置行阙,以建康为名。”】

【高宗赵构采纳,并将建康确立为行在。】

【知湖州军州事!】

【一瞬间,赵明诚脸上那种委顿、惶恐的神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灼热的光彩。】

【官位的失而复得,像一剂强心针,让他顷刻间容光焕发。】

【“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他搓着手,来回踱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易安,你且与行李在此等候,我须即刻赴建康,面圣谢恩,然后便可赴湖州上任!”】

【李清照看着他瞬间挺直的脊背和发亮的眼睛,心头却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那个在叛军面前瑟瑟发抖、缒城而逃的丈夫,与眼前这个因一纸任命而重获新生的太守,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六月十三日,池阳江边。】

【暑气已开始蒸腾。】

【赵明诚已然换上了一身夏布官袍,头巾高高束起,他努力挺直腰板,目光刻意显得炯炯有神,对李清照交代着:“家中诸事,便托付与你了。那十五车器物,务必看管周全。”】

【他的精神看起来很好,好得有些不自然,像一张拉得太满的弓。】

【李清照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浓。】

【她看着他踏上跳板,准备独自换乘前往建康的官船。】

【“明诚!”她突然提高声音,跨前一步,那一刻,所有的不满、失望和担忧,都化作了最直接的恐惧,“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

【赵明诚在船头回过头,郑重道:“跟着大家逃!万不得已时,先扔行李,再扔衣物被褥,再扔书籍画轴,再扔古玩器物。唯独那些祭祀的礼器,你必须亲自抱着,与它们共存亡,千万别忘了!”】

【李清照独自站在岸边,看着官船顺流而下,越来越远,最终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

【江风吹动她的衣袂,猎猎作响,一种彻骨的冰冷,从脚底蔓延到心头。】

【他嘱咐了她与器物共存亡,却忘了嘱咐她。他若不在,她该如何在这乱世中,独自生存。】

【赵明诚离开后,李清照守着那十五车器物,日子在清点、看护与无尽的等待中缓慢爬行。】

【池阳的夏日,闷热如蒸笼。】

【直到七月底,一封笔迹潦草的信才被快马送到她手中。】

【信是赵明诚写的,字迹虚浮,只寥寥数语,言说抵达建康后便病卧在床。】

【李清照了解自己的丈夫,虽然他行为懦弱,但言语上却不会有丝毫怯懦的表现,正如大家越缺少什么,便越爱表现什么一样。】

【此时,若非病到极处,他断不会在信中使用如此示弱的字眼。】

【更让她心惊胆战的是,她深知赵明诚性子急躁,畏热贪凉,若染疾症,必服寒药以求速效。】

【她猛地站起身,急切自语,“不好!他必服柴胡、黄芩!”】

【刻不容缓。】

【她几乎是凭着一种本能,一种超越夫妻情分、近乎对命运不祥预感的抗争,立刻下令:“备船!去建康!一日夜行三百里,必须赶到!”】

【船在长江上疾驰,一日一夜未曾停歇。】

【李清照立在船头,江风裹着水汽扑在脸上,却吹不散她心头的焦灼。】

【当她终于冲进行在建康那处临时安置的宅邸,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重苦涩的药味。】

【赵明诚躺在榻上,面色蜡黄,双颊深陷,昔日那“目光烂烂射人”的神采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具被疾病掏空的躯壳。】

【他看到她,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嘴唇翕动,却已说不出完整的话。】

【一旁侍奉的仆役低声告知:老爷果然大服柴胡、黄芩,疟疾未去,又添痢疾,如今已是……病入膏肓。】

【李清照的心直坠下去。】

【她俯身握住丈夫枯瘦的手,那手冰冷得没有一丝生气。】

【她强忍着泪水,不敢问,也不忍问那后事。】

【她不愿相信,这个与她争执、让她失望,却也相伴了半生的男人,竟会如此仓促地走到尽头。】

……

这些情节的具体细节,都是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详细写到的。

赵明诚让李清照和宗器共存亡,他的原话是:“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613/4390667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