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我李清照,乃至是乎
第三百五十四章,我李清照,乃至是乎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首词其实很简单,我就简单翻译一下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泪水混着脂粉,湿透了绸衣,斑驳满面。将那《阳关》离别之曲,唱了四叠,唱了千万遍。”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人说旅途山路漫长,而今这群山已将我阻隔。在这孤寂的驿馆中,只听到窗外细雨潇潇。从送别场景跳到旅途,写的,还是李清照孤单和凄凉的心境。”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舍不得分离,让我的心乱如麻,竟忘了临行时,钱别酒宴上酒杯的深浅。这一句写的特别妙,是一个极其真实生动的细节。由于太过伤心,神情恍惚,竟然忘了钱行时,我们喝了多少酒。”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但愿你们多托鸿雁将书信寄来,好在莱州并不像蓬莱仙山那样遥远难及。这是自我宽慰,也是对姐妹们的安慰和约定。东莱即莱州,蓬莱则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遥远缥缈,不可企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最后一句,还可以延伸出一些别的解释——蓬莱也可能暗喻着一种虚无缥缈、难以把握的关系或处境。对她而言,即将前往的莱州和丈夫身边的生活,是否也曾如蓬莱般让她感到不确定和疏远呢?这种复杂的心绪,为这次重逢之旅增添了一抹隐忧。这也是李清照最真实的担忧。”
“这首词也挺好,好是好,但感觉也就一般好,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是想要那种流传千古的名句吧?”
“对对对,就是那种,第一眼一看就知道,这一句简直就是神仙句子,就能确定,所有人都会为这一句惊叹,也能确定,这一句一定能流传千古。”
“好家伙,你这要求真是不一般的高啊……”
“最后一句,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我觉得就很不错啊,算不上千古名句,起码百古名句吧!”
“什么鬼百古名句啊……但是,确实很好,把这种离别的愁绪和安慰宽慰,写的很有意思,感情也深。”
“总觉得李清照接下来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了。”
“青州刚认识几个闺蜜,结果又要离开了……到了莱州,如果赵明诚对她冷淡了,那她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孤身一人,寂寞空虚了……”
“有个儿子的话,还能教导儿子,日子也算有盼头。没儿子真就,不知道盼什么了,盼着赵明诚这个老男人重新爱上自己吗?李清照估计自己都没心思谈什么情情爱爱了,毕竟她都马上四十岁了。”
“话说,人活到五十岁的时候,除了孩子还能盼什么呢?”
“你这话说的,都是什么思想啊……你看看老马,你看看老王,人家都六七十岁了,每天还在打拼呢!人怎么可能没有盼头呢……”
韩复来看着这些评论,也陷入了思考。
自己的盼头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太无聊,只有无聊的人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韩复来不无聊,那就不想了。
继续码字。
【宣和三年,秋。】
【莱州。】
【官署的后衙,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定的声音。】
【李清照独自坐在窗边,目光扫过这间陌生的屋子。】
【寒窗败几无书史。】
【从青州归来堂那十余间盈满卷册、鼎彝罗列的书斋,来到这间四壁萧然的屋子,仿佛从文化的云端坠入了蛮荒。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
【那些与她呼吸与共的书籍、拓片、金石,大部分还留在青州,而这里,只有一片萧索。】
【她想起途中寄给姊妹们的《蝶恋花》,那时是离别的泪,如今却成了无人可语的悲。】
【门外隐约传来前衙的喧闹——是赵明诚在与新同僚们宴饮。觥筹交错之声,夹杂着模糊的恭维与大笑,像一层油腻的雾,隔开了他与她。】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感情,终究还是敌不过时光。】
【两人都到了不惑之年,情爱之事,太过幼稚,也太过飘渺。浪漫热烈的感情,也都转向平淡深沉。】
【况且,两人至今无嗣,再好的感情,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在分开的这一年时间,赵明诚已经纳了妾。】
【纳妾对于士大夫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李清照说不出什么不对来,只能接受。】
【在这寒窗败几陋室中,李清照感觉到一股透心的凉意。】
【为何,为何……自己心比天高,才比太白,怎么就沦落到如此境地了呢?】
【李清照忽然想起三国志中的袁术,袁术兵败后,临终时在床榻上感慨:“袁术乃至是乎!”】
【是啊,我李清照,亦乃至是乎……】
【脚步声由远及近,门被推开了。】
【赵明诚带着一身酒气走了进来,脸上还残留着宴席上的红光。】
【赵明诚敏锐地察觉到了妻子的疏离和失落,他轻声道:“初来此地,诸多简陋,委屈夫人了。待我公务稍闲,定陪你四处走走。”】
【“不委屈。”李清照站起身,走到书案前,上面正摊开着那本《礼韵》。“官人政务繁忙,妾身不敢打扰。我自有排遣。”】
【她信手翻开韵书,一个“子”字映入眼帘。】
【她不再看赵明诚,径自磨墨,铺开宣纸。】
【见李清照研磨铺纸,赵明诚轻叹一声,他想说些什么——解释政务的必要,承诺未来的陪伴,或者为自己身上的酒气道歉。】
【沉默半晌,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默默地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听得门关上的声音,李清照的手微微一颤。】
【李清照心中更加悲凉。在这莱州,她再也没有相熟的朋友,没有可以谈心的闺蜜,甚至,连深爱的丈夫,似乎都没有了。】
【似乎只剩她一个人了。】
【寂静,如同潮水般彻底淹没了她。】
【在这无边的寂静里,她仿佛看见了那两位清瘦、虚无的“至交”正向她走来,带着理解的笑容。】
【她知道,往后的日子,她大抵是要常常与他们为伴了。】
【而那个曾与她“相对展玩,狂喜不支”的丈夫,似乎已留在了青州的旧梦里,隔着官场与世俗的鸿沟,变得有些模糊了。】
【这首诗,终究还是写完了。】
【写完了诗,李清照又加了序,似乎,是想记录这一刻的孤独。】
【《感怀》】
【序:宣和辛丑九月十八日到来,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
子虚乌有这个成语诗出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讲的是虚构的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各自代表楚国和齐国的进行了一场辩论。
这个世界,就设定成因为有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学者们大概知道这么个故事吧。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613/4407894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