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李清照出青州
第三百五十二章,李清照出青州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
就算现在有人穿越回去,哪怕穿越成宰相,就能改变结局吗?
不一定的……甚至可以说,一定不能的。
宋朝的那些官员们,没一个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三国的实力情况……嗯,没打之前对自己的判断还是很自信的。
他们一定是综合了各种考虑,综合很多私心,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这个决定,甚至是皇帝和朝堂的综合意志,反对的,哪怕是宰相,估计都得被罢免。
再者说,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联辽抗金,扛得住吗?
这也不太好说……
这个时候宋朝的军事实力,拉垮到让人惊掉下巴。
再加上朝廷对武将和士兵的态度,想重新练出一支新兵来,也是难上加难。
辽国也已经积重难返,军队战斗力并不是那么强了。
哎……有时候我们觉得傻逼到极点的古人的选择,说不定其实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了。
反正如果让韩复来穿越到政和四年这个时间,他是没办法的……
“那个明教教主方腊,也是个牛逼的人,造反竟然感觉很顺利的样子……”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朝其实已经到了要亡国的地步了。”
“短时间内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之众,震动东南半壁江山……这简直就是那啥,大家都盼着有个人能带领大家造反呢啊!”
“连杭州都轻轻松松攻克了,感觉这个方腊是个人才啊!”
“但应该很快被镇压了,后面金国掳走宋朝两个皇帝的时候,好像就没这个人了。”
“哎,怎么感觉有点失落啊,还有点失望……”
“宋朝这个朝代真的很让人气愤!”
“赵明诚终于又出来做官了,看看是个什么情况吧……”
“为啥赵明诚一出来就能做知州啊,这算是个比较大的官了吧?我记得当时苏轼的时候,他妈给他找的靠山,也才是个什么通判学官的。”
“我也不理解。”
“估计是人家名气大吧……”
“感觉还是不科学……”
“科学的呢,政治这东西,不是咱们同学们相处,今天吵架了,明天就不理你了……还是那句话,政治上是没有永远的敌人的。”
韩复来休息够了,再次开始码字。
为什么赵明诚能重新复出,并且还能直接担任知州要职呢?
或许是因为他两个哥哥的原因吧,也可能是因为他名望的原因。
赵明诚大哥赵存诚,这个时候担任的是广州知州,也是一方大员。
二哥赵思诚,更是担任中书舍人,这是中枢要职。
这两兄弟,等到南宋的时候,更是一个做到了广东安抚使这样的封疆大吏,一个做到了吏部侍郎这样的中枢核心。
吏部侍郎那可是全国官员里,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人了。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宠信蔡京、童贯、王黼等奸臣,生活极度奢靡,大兴土木,修建皇家园林“艮岳”,耗尽民脂民膏。】
【徽宗皇帝酷爱奇花异石,蔡京等人便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地区搜罗珍奇花石,用船队经大运河运往东京开封,称为“花石纲”。】
【此举给东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官吏们趁机敲诈勒索,无数百姓为此倾家荡产,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儿鬻女以满足需求。】
【东南地区是北宋的经济命脉,承担了沉重的赋税和徭役,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花石纲”更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方腊造反丙势如破竹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徽宗皇帝立刻下诏废止“花石纲”,以安抚民心,瓦解起义的群众基础。】
【同时派遣重兵镇压。】
【在宋朝十五万精锐正规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和统一指挥,加之武器简陋,接连失利,占领的州府相继失守。】
【四月,方腊率残部退守青溪县的帮源洞。在宋军的分进合击和叛徒的引导下,帮源洞被攻破。】
【方腊被时任宋军裨将的韩世忠俘虏。】
【随后,方腊及其家属、部将等被押送往东京开封。】
【同年八月,方腊在开封被处决,起义最终失败。】
【与此同时。】
【在青州,李清照正在整理着自己的行装。】
【她终于要离开这个屏居十四年的地方了。】
【现在的李清照,也已经三十八岁……】
【她的首饰衣物并没有多少,多的,是那些她视若珍宝的金石。】
【李清照一件一件地盯着,让仆人们把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装进箱子里。】
【一直到一个多月后。】
【宣和三年,九月。】
【马车碾过官道上零落的碎石,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
【车窗的帘帷被轻轻掀开一角,外面是连绵的、仿佛望不到头的山峦。】
【李清照看的出神。】
【青州的城郭与那些熟悉的笑脸,已被这重重山岭无情地吞没、隔断。】
【昨日在长亭与姊妹泣别的情景犹在眼前,罗衣上混杂着脂粉的泪痕尚未全干,耳边似乎还回响着那唱了无数遍的《阳关曲》,一声声,催得人肝肠寸断。】
【“夫人,昌乐馆到了。”车夫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驿馆孤零零地伫立在暮色与微雨之中。】
【客房简陋,一盏孤灯如豆,映照着四壁清冷。窗外,萧萧的雨声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屋檐,也敲打在她空落落的心上。】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那方小小的端砚,在灯下泛着幽光。】
【姊妹们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对着这秋雨,思念着她这个远行之人?】
【想起临行时那场饯行酒,心乱如方寸之地遭了兵燹,竟连酒杯的深浅、饮了多少都记不真切了。】
【那般失魂落魄,如今想来,唇边不禁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
【她提笔,欲将满腹心事倾泻于纸上。】
【她想把自己的心事,写给姊妹。】
【笔尖悬停。】
【李清照又想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莱州,那个丈夫赵明诚治理下的州郡,就在前方。】
【她此行,是去团聚。】
【可这团聚二字,品味起来却夹杂着太多复杂的滋味。】
【青州十年的屏居生活,虽清贫,却也有夫妇共同校勘金石、赌书泼茶的静好岁月。】
【如今,明诚重返官场,他身边的世界,还是她所熟悉的样子吗?】
【他信中提及的政务繁忙,是否真就忙到连接她同行的时间都没有?这一年多,她独自在青州整理那些视若生命的金石文物,其中艰辛,他可知晓?】
【还有那最难以启齿的隐痛——无嗣。】
【这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她与明诚之间,也横亘在她与整个赵氏家族之间。】
【此番前去,等待她的,是久别重逢的慰藉,还是相敬如“冰”的疏离?】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纷乱,……】
【李清照写下了最后一句——东莱不似蓬莱远。】
【是啊,莱州毕竟不是遥不可及的蓬莱仙岛,鸿雁总能将书信送达。这既是写给姊妹们的宽心话,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告诫与勉励?】
【何必预先支取未来的愁烦?前路纵有风雨,她李清照,又何曾真正惧怕过?】
【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停了,一缕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洒了进来。】
【天明之后,她将继续向东,前往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丈夫身边,前往那段吉凶未卜的新生活。】
【她吹熄了灯,在黑暗中睁着眼,等待着黎明。】
【那首新词,静静地躺在案几之上。】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613/4411202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