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泼天的舆论
“那就辛苦可卿了。” 苏挺说着伸出手。
她也伸出小手,指尖微凉,轻轻蜷缩了一下,与他轻轻相握,没有急于抽回。
他能感受到她掌心的细腻和一丝微颤,而她也能感受他手指的骨感和温暖,以及那股熟悉的感觉。
她的脸颊不觉微微泛起红晕。
苏挺及时松开手,眼底带着笑意:“你快回去吧,不然母上大人又要带兵来讨伐了。”
“带兵讨伐?”
“宋家军哦。”他指的是宋子铭。
陈可卿莞尔一笑,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俏皮:“你敢和宋军打一仗吗?”
“敢。” 苏挺笑道,“宋军是乌合之众。历史上,无论是春秋时的宋襄公,还是北宋的军队,都打不过外敌,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所以,等着吧,我早晚会把宋家军打得落花流水。”
陈可卿被逗得咯咯直笑,觉得他说话总这么有趣,这个男人有着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
“那我走啦,再见。” 她说着浅浅一笑,转身时裙摆轻轻摇曳,如月下仙子般飘然而去。
这就是她的风格,脾性温婉大气,说话做事却从不拖泥带水。
苏挺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给向海大学的副教授蓝宇打了个电话,简要介绍了石松被替的情况。
蓝宇义愤填膺,虽然声音轻柔如女子,但那股打抱不平的气概却很充沛,这也是个性情中人。
他说:“苏挺,我懂你的意思了,等网上舆论出来,我会让陶然搞个深度稿,一定要揭露真相、讨回公道、惩处坏人!”
苏挺挂了电话,站在篮球场的月光下,望着陈可卿离去的方向轻轻舒了口气。
晚风带着四月末的温湿气息,吹动着场边的树叶沙沙作响,像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酝酿前奏。
网络的力量在凌晨时分骤然爆发。
凌晨三点,天涯论坛 “杂谈” 板块出现一篇热帖 ——《十七年寒窗梦碎,高考成绩被冒名顶替,谁偷走了我的人生?》。
帖子以石松的第一人称叙述,附带着清晰的扫描件:泛黄的高中毕业证、村委会出具的当年高考报名证明,以及最关键的证据:阳惠师范学院档案馆留存的 “贾石松” 学籍表与石松本人准考证的对比图,两个 “石松” 除了多出的 “贾” 字,身份证号前六位、家庭住址、毕业中学几乎完全一致。
发帖人正是陈可卿联系的那位网友。
帖子逻辑清晰,证据链完整,尤其是那句 “他叫贾石松,我叫石松,我的准考证前加个‘贾’字,就成了他的人生”,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深夜的寂静。
清晨六点,帖子点击量突破十万。
网友从最初的同情,逐渐转为对 “权力寻租” 的愤怒:
“17 年啊!一个农民的一辈子就被这么偷了?”
“查!必须查!当年经手的人一个都不能跑!”
“贾石松现在还是教育局常务副局长?纪工委书记,高配为正处级……这背景也太硬了吧!”
……
上午九点,微博开始发酵。
几个关注教育公平的大 V 转发了天涯热帖,# 高考顶替十七年 #的话题迅速攀升至热搜榜前十。
有网友扒出贾石松的公开履历:阳惠师范学院毕业后,从乡镇中学教师一路升任市教育局常务副局长,每一步提拔都 “顺风顺水”;更有人爆出贾正的身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兄弟俩一个在省厅一个在市局,这关系网绝了”。
中午十二点,门户网站纷纷跟进。
新浪、搜狐在首页推送相关报道,标题直指 “权力阴影下的教育公平”。
报道中引用了石松的口述录音片段,他带着哭腔的质问 “凭什么他用我的名字上大学,我却要在地里刨一辈子?” 让无数网友共情。
海西都市报的嗅觉向来灵敏,最先发声,以《一场迟到十七年的 “身份之争”:是冒名顶替还是另有隐情?》为题,看似中立地罗列了双方 “说法”:
石松的控诉与贾石松办公室 “不便回应” 的表态,但字里行间的调侃意味显而易见:“从‘石松’到‘贾石松’,一个字的距离,却是两个人生的天壤之别。”
作者是陶然。
这篇报道像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本地舆论。
紧接着,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纷纷涌向海西省,或致电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要求采访,或奔赴上云县寻找石松核实情况。
面对汹涌的舆情,市教育局在下午三点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
李副局长端坐主席台,对着数十家媒体的镜头,字斟句酌地表示:“经初步核查,网传‘高考顶替’一事发生在十七年前,当时的招生制度与现在存在差异,部分原始档案已难以追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贾石松同志存在顶替行为,网络传言存在诸多不实之处,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有记者追问:“那被篡改的准考证和学籍表如何解释?”
那位被迫出来应对的副局长推了推眼镜:“年代久远,不排除档案保管过程中出现笔误的可能。”
又有记者问:“贾石松与省教育厅贾正处长是亲属关系,这是否影响了调查公正性?”
副局长脸色微沉:“请关注事件本身,不要过度联想。我们已成立专项调查组,如有违规违纪行为,绝不姑息!”
这番避重就轻的回应,非但没有平息舆论,反而激起更大的愤怒。
网友嘲讽 “笔误能把名字改出个‘贾’字?”“‘绝不姑息’四个字我听着耳熟,上次是谁说的来着?”
转折点出现在第二天清晨。
一家以深度调查闻名的省外媒体,突然发布了一篇万字长文,标题赫然是《独家录音:市教育局副局长深夜承认高考顶替,省厅处长涉案》。
文中附带了一段时长五分十七秒的录音,背景音里能清晰听到贾正与贾石松的对话:
“你顶替石松上阳惠师专这事没几个人知道,你、我、王保军、贾渝,还有公安局、阳惠师专几个退休的……你先别管谁泄露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别因小失大,把你的乌纱帽搞丢了。”
“大哥,有你在我怕啥?你给拦着,剩下的我来搞定。石松那个傻逼,不就是想要钱吗?我给他!”
“小心驶得万年船。省厅本要组建联合调查组秘密调查,我跟厅长好说歹说,他才同意低调处理,把信访件转给你们教育局,附了部里和省厅的拟办意见。明天下午文件能到,你上午请个假回避两天,让你们局长交给别人办,你在暗处安排处置,务必不留手尾!”
这段录音如同核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5059/4436030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