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农家养出状元郎,六元帝婿震朝堂 > 不定时掉落番外—— 温馨小日常

不定时掉落番外—— 温馨小日常


熙和帝退位当日,新鲜出炉的武德侯苏润,接完圣旨就找借口回家陪媳妇了。

彼时,他坐在床边摩挲着媳妇的爪爪,乖巧地听着大嫂、二嫂说话:

“这生孩子可是鬼门关,你说晓霜那次,多险啊!”

“弟妹怀双胎不易,生产又受了不少罪,可得好好养着。”

“润子,大嫂问过太医了,还是坐个双月子好些……”

李氏认认真真说着自己了解来的东西,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纸交给苏润,说是赵婉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苏润老实接过,认真的看起来。

相比起李氏细心叮嘱,大大咧咧的张芸一如既往的豪横。

她让人抬了两大箱的补品来,又顺手给苏润拍出一沓银票:

“弟妹想吃什么,别省,二嫂能养得起你们!”

张芸大方敞亮,即便知道赵婉是公主,不缺这些东西,但也尽心搜罗物件,尽力对家人好。

赵婉身体还有些虚弱,但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陪着说了些话。

接下来一段日子,苏润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陪媳妇坐月子。

虽然不能出门,但赵婉这两个月过得还是很开心:

夫君时刻在侧,会给她念话本、写情诗,时不时还会搜罗些新奇好物来逗她开心;

久别的皇姐回京团聚,公主府就在苏府不远,隔三差五就带着赤狄或者南越的物件来陪她解闷;

李氏和张芸会给她做好吃的、讲市井新鲜事,连苏安福这些苏家男丁,都会弄些活物或者小玩意送来苏府;

赵叡不便出宫,但各种赏赐流水一般降下;

熙和帝退位后,携手太上皇后荀菱华入主宁寿宫,享受太平盛世,天伦之乐。

他每旬都会来苏府。

苏润陪着熙和帝,荀菱华则去房中探望女儿。

这样的日子,赵婉无比满足。

至于两个孩子,更是不需要苏润和赵婉费心。

宫里一早就送来了数十名宫人,奶娘、嬷嬷、女官应有尽有。

且孩子们现在什么都不懂,大多时候都在睡觉。

赵婉和苏润只在他们醒的时候,抱来逗逗,哭了或者睡了,自有嬷嬷抱下去照料。

虽然苏润这个亲爹颇有种‘跟媳妇是真爱,孩子只是意外’的做派,但苏丰等亲友倒是很自觉地替苏润操心。

尤其是苏安福和苏兴旺今年在京长住,几乎隔两日就来一趟。

而本就住得近的苏丰和苏行夫妇俩,几乎是把苏润当儿子养大,自然而然对苏润的俩孩子格外关注。

再加上赵婉也是家中老小,熙和帝、赵叡、赵雪等人同样是隔三差五来问问。

这就导致两个襁褓中的孩子,关注度居高不下。

看顾他们的嬷嬷,几乎每个时辰都得向不同的人回话,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出一点差错。

相比之下,谢天恩是最忙的。

忙到有时候连苏润都见不着他的面。

没办法。

谁让他养的六个大崽,已经有五个有后了。

尤其梁玉、司彦和苏润三人还是先后脚有的孩子。

除了四个婴儿外,谢天恩还得抽空关注大些的小星星,以及张世和叶卓然家的饺子和汤圆。

得亏是苏大宝、苏二宝长大了,不用谢天恩操心,不然他还真是忙不过来。

即便如此,谢天恩每日不是在看娃,就是在看娃的路上。

连进宫找许忠义讹东西的工夫都没有了。

倒是许忠义的生活有了不小的变化。

他从御前领侍转为宁寿宫总管太监后,日子清闲了不少。

见谢天恩日日奔波着养孩子,虽然忙碌,但笑得合不拢嘴,心生羡慕之余,也生出了养娃的心思。

他请了熙和帝的恩典后,真就在京郊收养了不少孤儿,不仅买了仆役看顾,还给他们请了夫子和武艺师傅教导。

为此,他还因为带娃问题找谢天恩请教。

谢天恩知道这事后,倒是不什么意外。

但面对昔日的老对头,他到底是没忍住炫耀之心。

只见他翘着兰花指得意道:

“咱家看你也不像是会养孩子的人~找咱家就对了~”

“咱家可是带大了不少孩子~你可得学着点~”

许忠义脸臭臭的,当即把送给谢天恩的礼物,拿回了一半,美其名曰:

“咱家日后也是要养孩子的~能省点是点~”

对此,谢天恩毫不在意:

“你这是嫉妒~咱家不生气~”

两人结伴去了京郊。

许忠义没说自己收养了几个孩子,谢天恩就没多问。

但等他到那农庄一看:

好家伙,数量还真不少!

而且下至五、六岁,上至十二、三岁的都有!

谢天恩认真数了一遍,发现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个,脸拉的老长:

“你这老东西故意的~养孩子都得比咱家多一个~”

他养了六个大的,九个小的。

许忠义这家伙,正好比他这些年养的崽子们,数量多一个。

很难说不是存心的!

许忠义也没好气道:

“你胡说八道什么~出宫后倒是越活越回去了~”

真是越发不稳重了!

“咱家最初是想多收些义子好气气你~可看到这些孩子在街上乞讨~哪还顾得了那么多~”

许忠义原本是想压谢天恩一头,谁让他过去总仗着自己养娃,没事找事的气自己。

但听这些孩子叫他义父时,他立刻改了想法:

“如今咱家只想好好把他们养大~能读书的读书~能学武的学武~日后好为国效力~也算是咱家对得起太上皇的恩典了~”

虽然他不做御前领侍了,但官衔还在,身为朝廷四品宦官,他得为国尽忠啊!

谢天恩满意颔首:

“要是这么说~那咱家必须得帮你~”谁还没有蒙受皇恩了?

熙和帝交给赵叡的是一个太平的天下,赵叡登基后,也以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为目标,励精图治。

国有明君,朝有贤臣,天下渐渐臻于大治。

苏润心安理得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没事就在家里陪媳妇带娃,时不时遛狗逛街,亲朋好友之间串串门子,偶尔进宫蹭饭。

他立下大功,又淡出朝廷。

不闯祸,朝中自然也不像以前那样死盯着苏家不放了。

毕竟苏丰的太仆寺少卿虽然是正四品,但负责舆马畜牧,不是什么重要官职。

不过苏润的消息依旧会隔三差五传入朝中:

因为他这个人好抱打不平。

在京中闲逛时,若是路遇不平事,便会放狗。

等狗子威慑全场后,他再出来主持公道:

带着人证物证去顺天府找故交陆平。

若遇到勋贵找百姓麻烦,则会直接进宫,找他大舅子告状。

等朝臣收到消息,想进宫求情或者弹劾时,苏润都已经先告完状,拿着赵叡给他打包的茶点,屁颠屁颠的回家了。

御史想参奏,都慢他一步。

苏润立功无数,爵位在身,又是皇家人,别说一般朝臣,连不少勋贵都得避其锋芒。

一时间,京城风气别提多好了,连纨绔子弟都少了。

为此,左都御史柳玉成,还委婉地向赵叡提议,让苏润做个监察御史,专门负责整治京中风气。

毕竟苏润是真的能得罪人!

他干这事最合适了!

赵叡也觉得有道理,便想问问苏润意愿。

正好,当日苏润夫妇俩去永寿宫蹭饭,赵叡收到消息,就也跟过去了。

但吃饭时,赵叡刚问出来这话,苏润两眼圆睁,如遭雷劈地问:

“皇兄,润抱打不平,明明是做好事,却要遭报应,凭什么?”

何故恩将仇报?!

闻言,素来雷厉风行的帝王难得语塞,无语道:

“也是,朕就不该问你!”

他明明早就知道这小子不说人话的!

何必多此一举?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5161/2247836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