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锦上添花
订婚的日子定在了半个月后的一个周末,取双日吉时。虽然苏大海和李建国都主张一切从简,但李桂芝和苏晚秋还是尽心尽力地操持着,力求在简约中体现出苏家对晓芸的重视和诚意。
聘礼按照商量好的,既有体面又不至于让李家觉得负担。除了必备的喜饼、糖果、茶叶和酒水,苏家还准备了几匹上好的布料,既有给李建国做衣裳的厚实面料,也有给晓芸的柔软料子。当然,最重头的,还是那套由苏晚秋设计、李桂芝和鸿霓老师傅们倾注心血制作的嫁衣与敬酒服,被小心翼翼地用红布包裹,放在精美的礼盒中。
订婚宴就设在渔村家里,请了几位至亲好友和村里的长辈,摆了满满两桌。气氛热闹又温馨。
当天,李晓芸穿着苏晚秋送的那套改良敬酒服,绯红的面料衬得她肌肤胜雪,不对称的设计和别致的木棉袖扣让她在传统喜庆中脱颖而出,显得格外娇俏动人。苏朝阳则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精神抖擞,看向晓芸的眼神里满是爱意和骄傲。
李建国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再看看苏家准备的周到聘礼和那两套用心至极的衣服,朴实黝黑的脸上一直带着欣慰的笑容,连连对苏大海和李桂芝说:“两个孩子好就行,真是让你们费心了。”
苏大海爽朗地笑着给亲家公斟酒:“应该的,应该的!晓芸这么好的姑娘到我们家,是我们老苏家的福气!以后朝阳要是敢让晓芸受委屈,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席间,王淑珍、赵兰雪作为看着朝阳长大的老邻居和厂里的老师傅,也都被请来了,她们看着这对璧人,不住地夸赞,纷纷送上祝福。小林和沈墨兰几个年轻姑娘围着晓芸,羡慕地看着她那身别致的礼服,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让晓芸害羞又开心。
苏晚秋和陈明辉作为姐姐姐夫,忙前忙后地招呼客人。看着弟弟和未来弟媳在亲友的祝福中交换信物,许下承诺,苏晚秋眼角微微湿润。这种平凡的、扎根于生活的幸福,远比她在商场上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更让她感到满足和踏实。
订婚宴圆满结束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但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更甜蜜的气息。苏朝阳和李晓芸回学校准备最后的毕业事宜,同时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去看房子。苏晚秋则继续投入到鸿霓的发展中。
“木棉系列”凭借深圳百货专柜的成功一炮而红,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新投入使用的自动化生产线发挥了巨大作用,产能和效率大幅提升,保证了货品的稳定供应。郑雅婷忙着对接各地发来的代理咨询,鸿霓的品牌影响力正以深圳为中心,向周边城市乃至全国辐射。
高端线方面,那三件限量版“凤凰于飞”礼服的惊艳亮相,也为鸿霓赢得了顶级买手和时尚媒体的持续关注。虽然短期内不再推出同等工艺难度的限量款,但融合了传统元素的高端成衣系列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反响热烈。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除了方志远那边关于纵火案和电工的调查,依然陷入僵局。那个电工咬死是自己一人所为,警方查遍了他的社会关系和资金往来,也没找到与林志强或其残余势力直接关联的铁证。线索似乎又断了。
苏晚秋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下方井然有序的厂区,工人们忙碌而专注,新设备的运转声低沉而有力。鸿霓正在变得更强大,这本身就是对暗中窥伺者最好的震慑。
她想起弟弟订婚宴上那些真诚的笑脸,想起父母欣慰的目光,想起陈明辉无声的支持,想起厂里姐妹们信任的眼神。她要守护的,不仅仅是鸿霓这个品牌,更是这一切来之不易的平静与幸福。
下班后,苏晚秋特地去了一趟刺绣车间。周玉芳正指导几个新人练习劈丝技法,灯光下,银发与丝线同样闪着微光。
"周师傅,还不休息?"苏晚秋轻声问道。
周玉芳抬头见她,露出慈祥的笑容:"厂长来了。这几个孩子悟性不错,就是手还生,得多练练。"她指着其中一个姑娘,"小娟今天已经能把一股丝劈成十六股了,比我当年学的时候还快。"
被夸奖的姑娘腼腆地低头,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未乱。苏晚秋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刚穿越来时,自己对着绣架手忙脚乱的模样。时光飞逝,不变的是对技艺的敬畏与传承。
"新品的设计图已经出来了,"苏晚秋取出草图,"想请周师傅看看,这些纹样用盘金绣表现效果如何。"
周玉芳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以岭南窗花为灵感的纹样:"这个菱格纹用盘金绣最好,但是边缘处可以加一点淡彩晕染,更有层次感。"她指着另一处,"这个回纹用捻金线盘绕,走起来的时候光线流动,肯定好看。"
果然是老师傅,一眼就看出关键。苏晚秋认真记下建议,又和周玉芳讨论了几个工艺细节。离开车间时,夜幕已经降临,厂区灯火通明,倒映在深圳湾的水面上,宛如繁星落地。
电话铃响起,是陈明辉。
“还在厂里?”他温和的声音传来,“什么时候回家。”
苏晚秋心头一暖,看了眼时钟:“这就回去。对了,周师傅对新纹样的建议特别到位,我想明天就和设计团队开会调整细节。”
“周师傅的眼光确实老辣。”陈明辉笑道,“早上遇到小林,她还在兴奋地说晓芸那件敬酒服的事,几个年轻姑娘都打听能不能订制类似款式呢。”
这话提醒了苏晚秋。她翻开笔记本,记下轻奢伴娘服系列的构想——既保持传统元素,又更适合日常场合,或许能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回家的路上,她特意绕到新开的百货商场。鸿霓的专柜设在显眼位置,即使临近闭店时间,仍有顾客在挑选。她站在不远处观察,听见一位年轻女孩对同伴说:“这个木棉袖扣真别致,不像机器压出来的那种呆板。”
苏晚秋微微一笑。这正是鸿霓坚持的价值——在工业化的洪流中保留手作的温度。就像订婚宴上那两套倾注心血的嫁衣,一针一线都缝进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窗外的深圳灯火璀璨,而窗内这盏温暖的灯,照亮着最朴实的幸福。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5587/1111100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