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450章 好地可没那么多!

第450章 好地可没那么多!


第450章  好地可没那么多!

    战争开始了。

    垂拱殿里,各处的战报不断再来,韩世忠这边的战事已然先开始了,上高原,第一个面对的是确厮啰之部,确厮啰是个人名,是这个人在青唐建立起了极大的势力。

    而今已然传到了第四代,确厮啰其实早已式微,但占据高原险要,依旧是强大的对手。

    青唐城就是后世的西宁,在青海湖以东之地,自是易守难攻之处。

    昔日王韶开边,熙河兰煌已然在手,大军上去就是青唐城,地理距离其实不远。

    城池在围,诸般辎重慢慢在上。

    韩世忠报来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关于赵楷要入陷阵营的事情,苏武倒也没多去想什么,就直接应了。

    第二件事,是青唐之西南的脱思麻诸部,好似已然有了异动,韩世忠之策,便是一边围城,一边派遣骑兵四处出击————

    苏武自也就允,该是放手信任臣子的时候了,苏武不在当场,自是不知情况,只管回复去,战场之事,皆由自决,战场之外配合之事,可多禀报。

    苏武也明白,这般事情,韩世忠还要千里迢迢来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韩世忠还不知道天子不亲征的时候,对待领兵之将的指挥之事是个什么态度。

    因为以往,大小战事,苏武都是亲自指挥,几乎从不放调度指挥之权。

    苏武自要让他清楚知道,将在外,战事自决,也好让韩世忠不必束手束脚,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安心放手去干。

    此时此刻,京东之地,胶州湾内,海岸线上,大小的船坞是越来越多。

    此番凌振,从东平府赶来,便是要看第一批火炮装上炮舰。

    对于造船,凌振懂得不多,但最近一直与卢俊义以及船匠多交流,慢慢也有了一点了解。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船只造出来了,火炮也要吊上去了,这船到底如何,其中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不好用的地方,实物结合在一起,才真正能看出来其中道理。

    巨大的木塔伫立在船坞之旁,其上有从南方运来的巨木,巨木长长,上边还覆著铁包围,便是吊杆,也就是杠杆。

    杠杆一头吊著一大篮子铁块,便是配重,这边吊臂较长,另外一边较短的吊臂吊著火炮,如此,把火炮吊到甲板之上————

    无数匠人,忙碌个不停,不免也是壮观非常,连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赶来看热闹。

    其中花费之巨,不可计数,便是这一根巨木吊杆,从南方深山老林里伐出来,运到这里,花费之巨,还比赵佶在太湖里运一次巨石都贵。

    也是北方,再也寻不到这般坚韧的巨木了,若是天子要建宫殿,这巨木,定是最大的大殿之栋柱。

    朝廷手上的金银铜之物,实是太多,近来花销甚巨。

    不免也说到经济,天子聚得这么多贵重金属,不断去花,就是拿金属与民间换物资与劳动力————

    有利有弊,利自就是一层一层,许多百姓都能赚到钱。

    弊端————自就是通货膨胀,此时不显,但天子这么花下去,要不得多久,社会上就会显出来,物价会涨。

    即便通货膨胀,天子也大手笔去花,何也?

    只要能占能抢,社会上的出产才会变多,才能再来平抑物价。

    抢占之事,从来不是抢金银财宝之物,抢的其实是能出产物资的东西,比如土地。

    历史上,有些人有些国家是有误区的,抢金银自是发财发得快,但对于国家而言,抢金银,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不是说金银不重要,而是说对比可种植的土地与煤炭钢铁等矿产而言,金银在这个时代,没那么重要。

    可种植的土地,可高产的粮食,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能解决更多人最最基础的温饱问题。

    那么,时代的大发展,不必天子如何推动,自然而然也就来了。

    天子只需要稍加引导,一切就会飞速而去。

    凌振站在船上,眉头紧皱,这些日子,他永远都是眉头紧皱的模样。

    一旁有卢俊义,他自嘿嘿笑著,他本也是豁达之人。

    凌振自是到处走到处看了好几番,他是工程思维,便是在说:「这船不行!」

    「何处不行?」卢俊义就问,也道:「我看都挺好。」

    「头重脚轻,这火炮火药弹丸之物,皆是重物,悬在船只中上,如此不行!」凌振答著。

    卢俊义连忙看身后匠人。

    一个匠人上前来说:「到时候船只底部,会有压仓之物,船只远航,淡水等物,也是重物,也会放在船底,如此,就不会头重脚轻了。」

    凌振点点头,再说:「太挤了,住人之地,皆是方寸之间,长此以往,军汉不免生出怨言————」

    卢俊义又去看匠人。

    匠人也是无奈:「又要狭长高速,又要放几十门这般巨物,还有诸多火药弹丸,还要带吃喝用度,风帆还要多,每根桅杆都要与船体结合紧实,唯有如此了,,凌振皱眉不止,上下看看:「这般若是远航,著实是难,受罪受苦————」

    卢俊义抬手一指:「那边,那边船只就舒适多了,人可多居那边船只,这边只用来作战!」  

    一旁还有阮小七,他在这里等候多日了,此时也有激动,终于看到这玩意要造好了,便是一语:「几日装好?我带著出海走几天看看,好是不好,我试了再说————」

    「五日之内,全部装好,到时候咱们三人一起出海试试,也把这炮操一操看看————」卢俊义之语。

    「唉————快些吧快些吧————」凌振在催,他时间可不够用,但此番出海去试,他必须要去。

    接著回头去,还有任务许多,两千斤的炮也要开始试射了,制作射表。

    还有个更大的任务,天子来催,要造手持火统,凌振已然著手了,铸造了几根冲统管,都不堪用。

    天子近来发了一封书信来,竟然说铸造不堪用,那就用死心的百炼钢来造,从中掏空。

    本以为是痴人说梦吗?

    天子还画了一个草图来,画的是一种轮盘钻,类似以往玉匠的解玉之法,也似制作陶瓷的转胎之法。

    制作一个转盘,转盘上定住一根转子,也是钻头,如此不断旋转,从钢铁条子里掏出统管。

    看起来,行是能行,但这也太耗费人力物力了,效率著实是低。

    但也无奈,铸造,怎么都不堪用,还能如何?

    先产几支出来再说————

    天子还说,若是转盘造得稳定,可不用人力,用水力也可。

    还得回去挑一个溪流之处,要水量丰沛,要常年不绝,如此好用水力推动转盘,用转盘来钻铳管————

    都是麻烦事,都是大工程。

    不过也都是手工业,劳心费力罢了,成败不是什么问题,自是能造成的。

    凌振不知,但苏武知道,枪管,就得这么造,就得是实心钢来钻。

    便是未来的炮管,也是这么造。

    这个技艺,千百年都不会落伍淘汰。

    过几天,自就海试,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都要改进。

    但这艘炮舰,还是能用,要不得多久,阮小七就真要出发了。

    炮舰,接著还要造,至少要有五艘不止,若是青唐吐蕃战事快,许是秋日,战事就要开始了,先扫荡高丽之水师,控制高丽南部诸多港口之处。

    若是那边战事决得慢,那就是明年了,反正,都是眼前之事。

    这都是机密之事,阮小七都不知道,唯有凌振与卢俊义心知肚明。

    密州海湾这边,已然开始囤积粮草物资了,沿海在运,从广州泉州到杭州,源源不断在来。

    京东步卒,也轮换往密州而来,乘船,都在乘船出海,不是战事,就是熟悉一下海船出海之感,先有训练,以免到时候出得乱事。

    不得不说,许此番真是第一次如此以海路为基石开灭国之大战。

    以往虽然也有,从汉朝就有,但海路是作为奇兵而用,但此番,竟是全部仰仗海路,著实开了先河。

    也说天子用兵,当真胆大。

    天子还谋,到时候还要把炮舰上的炮,吊运到高丽陆地上去,如此攻城拔寨。

    便是连这船坞旁巨大的吊臂,显然也是要一并带去的————

    枢密院里,连日在忙,甚至已然在派遣细作前往高丽,以行商之类的名义,先四处绘制一下舆图————

    情报司自是不断扩张,到处吸纳人才,几面兼顾,忙得更是日夜不停。

    这战争机器,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一刻也不停歇了。

    便是这机器运作得越来越好,一旦停下来,时间一久,天子也担心机器就不如以往好用了。

    仰仗的就是大燕人口万万,社会出产极多,商贸繁华非常。

    仰仗的也是昔日那个大宋,并没有真正打烂了去。

    仰仗的更是这社会,还扛得住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苏武也不太把金银之物当回事。

    福宁殿里,在开会。

    天子要把昔日在京东的钱庄,搬到东京来,要打造一个汇兑天下的钱庄。

    自就是要加股本,黄金白银,苏武多的是,昔日整个汴京城的黄金白银,几乎皆聚在苏武一手。

    这些贵重金属,躺在库房里,那就是一文不值。

    得都用起来,都要有作用。

    也要开始再次研究交子之事,纸币,大宋发过,辽国发过,乃至历史上女真也大行其道。

    最后,都逃脱不得一点,贬值贬值再贬值,最后贬得一文不值。

    也是历史所记载,金国最后通货膨胀之下,加上纸币滥发,一个军汉的工资,得用车去装纸,装回来了,还用不出去,然后铁木真来了。

    如何避免交子崩溃,苏武之法,那自然就是极为的粗暴。

    他准备把大量的金银,直接堆放在皇城门口,日夜堆在那里,以为奇景,天下人皆可看到,发出去的纸币,你只要拿著到皇城门口来,立马就能兑换成金银铜。

    倒也不求纸币立马行销天下,先在汴京城这座中心城市里建立起来信用。

    如此,天下之地,便也好说。

    为何苏武非要发行纸币?

    一来,纸币的制造、防伪、流通等技艺,在这个时代,已然是堪用的,若是等到棉花盛行起来了,便是连纸币耐久都会上一个台阶。  

    二来,节约行政成本,天下钱财,大规模资金调动,动则要用大车大船去拉。经商成本也一样————

    换成纸币,可极大的节约社会成本,节约人力物力,加快诸事之效率。

    就好比拉一车纸,甚至就是在钱庄开一个汇票,就可以完成一笔巨大的交易,就可以完成朝廷资源的调拨,这效率之提升,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三来,有这般纸币,才能有一个正在汇兑天下的钱庄,这是配合,是相辅相成之事。

    四来,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纸币其实是一个极好用的工具,只要信用建立起来了,国家没钱,那也可以有钱花,这里面有一个度,比如基础准备金之类,只要把握好这个度,这个工具用起来,那真是无往不利。

    要问,若是后人把握不好这些事怎么办?

    苏武没想那么远,后人自有后人的智慧,眼前之事,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一切都带上正轨。

    倒也不是要立马用纸币去替代金属货币,这一切有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金属货币也要发行,不外乎铸钱,正元通宝也要铸起来。

    结合著来,相辅相成。

    钱庄,也是一样,也是一个极好的工具,发行债券,发行股票什么的————

    这都不是什么现代意义上的高科技,都是没有电没有通信时代的产物,乃至最古老的发行股票的公司,可以横跨大半个地球开展业务。

    股票其本质,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它就是一个「入股契约」、「合伙经营契约」罢了。

    给它一个预期的正负收益,再把它拿来买卖交易,这就是股票市场,一个真正的市场,与菜市场一样,买方卖方,都聚集在一起,商议讨论著来————

    这都是可以干的事情,这件事,更可以极大的促进投资,一个人做一个项目,做一个买卖,他钱不够,就可以发行股票,然后放在一个专门的店铺里去售卖。

    如此筹集资金,如此把事情干起来。

    比如,招募人手,定制船只组建一个船队,乃至一个武装团队。

    比如,朝廷有了一块海外新地,招人开荒耕种,普通百姓许没有那么大的抗风险能力。

    但若是一个有实力的商人,他就可以来干,他一边筹集资金,一边高薪招募人手————

    如此,也是全民得利,全民参与。

    这都是加速,加速苏武的那些谋划与构想,面对的都是未来。

    会议连开好几日,天子口干舌燥,说得最多,左右臣子,时不时发问,时不时记录。

    城池之外,军营之中,也热闹非常。

    枢密院里来了不少官员,还有户部也来了不少,国产司也来了不少。

    大字报贴得军营里到处都是。

    也有官吏在旁唱读讲解:「兴庆府,昔日党项之地也,而今咱天子打败了党项,把土地都收回来了,兴庆府就是黄河之边,那里的黄河,水都是清的————引渠灌溉,那真是沃野千里,远甚江南————年年丰收,可惜了,那里人丁不多————

    天子之意,就是想让诸位往兴庆府黄河沿岸去屯垦————」

    「尔等是不知,只要愿意去,盘缠先发十贯,到得兴庆府处,沿河之田地,发一百亩去!免三年地租,三年之后,也不过十税其一。兴庆府还给二十贯钱,让你一年无忧,有吃有住,只管劳作,第二年大丰收,便是富贵人家,吃肉喝酒,花销不尽————」

    「这一次,都是好田好地,可真不多,到了直接就可以耕种,往后再去的,说不得就要自己开荒了————此番可不是报名就有,还得看你身体强壮不强壮,还要看你家世清白不清白————」

    无甚,解散旧军,移民,手段上,就是画大饼,饥饿营销。

    这一次,一定要办好办成功,往后就好说了。

    当然,也不是真画大饼,兴庆府的地,著实是不差的,一百亩真耕种起来,那一家老小也就小康了,盖房子娶媳妇,不在话下。

    只要这件事,成了第一波,明年后年消息传回来,信件送回来,往后就好说了。

    朝廷在这方面的信誉,也就建立起来了。

    往后,高丽南部也可去,吕宋也可去,哪里都可去。

    所以,天子格外重视这件事,连这些话术,都是他亲自编排的,这些官吏,他都亲自培训了一下。

    只看四处围著的旧军汉,意动之人,还真有不少。

    竟是还有军汉大呼:「我去我去,先录我名,是一户一百亩,还是一个丁壮一百亩?」

    「一个丁壮一百亩。」

    「我去,立马录我名!我要最好的地!」这人呼喊之声,满场皆闻,兴许————是托,反正军中人多,不认识的人也多了去了,只看个衣装打扮。

    天子行事,向来有这些手段。

    那官吏高兴点头:「好好好,到时候给你安排离城池最近的地,你便是搭个棚子卖茶水,说不定都能盆满钵满,此番你们军,可只要一百个壮丁,过了就没了,好地可没那么多————」

    饥饿营销也是真,今年这第一波,就是不多给,就是让人抢,就是要造成一个人多地少的局面,不是没有,就是不放出来,地多的是,兴庆府也多,乃至还有辽阳辽东之关外,那更是沃野千里————

    但第一年,就得这么于!第二年,多给,但还得这么于,弄出一个哄抢的局面,人性就得这么拿捏。

    万事,都是长久之计!国家大事,从来没有一蹴而就之事。

    再看满场,意动者,还真不是一个两个,都巴巴著眼睛去望。

    不知谁人也喊:「咱们天子,何曾骗过人,此番定是真如此,我也去————」

    「本还想著回家去商议一二,那————给我也录个名吧————」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6580/111106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