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421章 建设进展

第421章 建设进展


航空方面,则是一个依托于英国殖民时期的小机场扩建的飞机研发制造厂,经过苏珊从娘家的各种倒腾,以及劳德的“无私”奉献,现在倒是具有相当的水平。

目前主要业务是维修保养C-47运输机、PBY水上飞机、美国的一些军用飞机维修保养业务。

扩建后的飞机制造厂,目前可以批量复产经过改进(换装更强劲发动机)的“蚊式”战斗轰炸机,主要是这玩意是真便宜,

喷气式飞机研究小组刚刚挂牌成立,成员多是来自欧洲的“退休”工程师,部分本地选拔的尖子生,内地的小部分学历还不错的。

目前还停留在图纸和模型阶段,不过党建国倒是不发愁,英国和美国那边的支援应该很快到位,初期不是问题。

至于风洞……嗯,暂时有一个在建设的,不过配套的发电厂还需要点时间。

火箭和导弹方面,则是依托于火箭炮的基础,火箭炮现在可以大规模生产,火箭和导弹目前还处在设想阶段……

民生方面由于大部分投资比较小,倒是开设了不少,主要围绕以下方面:

食品加工方面:遍布各主要城镇和种植园区的罐头厂、榨油厂(棕榈油、椰子油)、制糖厂、米面加工厂、海洋鱼类,将丰富的热带农产品转化为耐储存的食品和工业原料,这部分还是出口的主力

纺织服装:大型纺织厂(原料主要靠进口棉花和本地少量木棉、和平市的化纤厂还在建设中)和成衣厂,基本上能够解决数百万人的穿衣问题,款式实用为主,至于出口什么的,还需再等等了;

服装加工厂、鞋帽加工厂则是代加工为主,集团内部的员工工服为辅,不过服装设计方面已经开始筹划,未来还是会有自己的品牌的。

好在南洋天气比较热,不需要棉服和羽绒服……

日化用品:砖厂、陶瓷厂、石材开采、肥皂厂、火柴厂、文具厂、家具厂、蚊香厂、化妆品厂(目前大部分原料还靠着国内,已经开始着手种植或者试制了)、玻璃厂满足了目前的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

玩具与文化:算作是香港熊猫集团的“分基地”,利用本地木材和劳动力,生产着木制玩具和印刷品(课本、宣传册、书籍等),目前完全够用,也还在不断的扩展中。

这边的树木还是比较多的,造纸厂建设成本,和木材成本也比较低,至于污染……

算了,得活着再考虑的事儿……

南洋的熊猫电影制片厂也已经成立,正在拍摄第一部反映华人移民垦荒的纪录片,党建国则是想着,是不是拍一些内地的纪录片?

还有四大名著?省的以后被糟践了……

嗯,暂时钱不凑手……读者老爷要是打赏了点,就去拍吧,哈哈哈……

而动画片的生产,已经有不少的产出了,文化产业方面进展相当喜人。

至于化肥厂:位于和平市工业区边缘,合成氨和尿素工厂主体结构已封顶,管道纵横交错,设备还在安装之中。

而且党建国因为有着后世的记忆,将化工厂、炼油厂、化肥厂综合设计,尽可能达到资源和能源利用最大化。

这是党建国最关心的项目之一,年底投产的目标,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有了化肥,热带土地的潜力才能被真正激发!

氮肥(尿素)靠合成氨,磷肥可以从北婆罗洲的少量磷矿和进口磷矿石解决,唯独钾肥,南洋这边的境内几乎空白。

目前只能完全依赖进口,主要从加拿大和苏联……成本很高,而且货源受国际局势影响很大。

至于基础设施方面,靠人力为主,进展还不错:

多个港口在扩建新的深水泊位;

连接主要城镇和资源点的砂石公路在雨林中延伸;

成百上千个新定居点正在接纳源源不断的新移民;

按照劳德协议,建设符合喷气机起降标准的现代化军民两用机场,推土机已经进场……

半导体方面,因为和仙童的合作关系,目前南洋这边的组建的半导体团队还算是不错的,有着党建国后世的见闻,开始尝试着走硅基光刻路线。

不过因为现在人力不足(整个南洋总督府现在不到千万人口),无法支撑这么多产业,有些只是放在规划上,只能抓一些重点的产业。

党建国现在开始有些理解,有些小国为啥不能搞独立自主了,人口,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

而且,从头开始建设工业体系,真的是太难了,也太耗费钱财了,还耗费人!特别是理工科的人才……

好在……还有个油田能反哺点血

但是其他的资源,党建国暂时也不太敢开采。

毕竟,一旦南洋这边靠资源就能赚钱了,那英国那边未必愿意放弃……

你看历史上,一直到了1984年,英国才放手文莱……

还要再等等,党建国期望最好是两年后,工业基础打好后,再彻底将南洋独立起来。

1962年9月的南洋,雨季的尾声带着粘稠的余威。

党建国与陈秀梅的足迹,几乎是踏遍了总督府治下。

陈秀梅在视察一座新建的棕榈油压榨厂时,感到了难以抑制的疲惫和轻微的眩晕。

随行的医生赶紧给陈秀梅做了检查,很快,医生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说道

“恭喜总督,夫人有喜了。”

闻听此言,党建国不禁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陈秀梅的脸上,也泛起红晕,突然有了一种,初为人母的羞涩与喜悦。

党建国果断的对陈秀梅说道:

“秀梅,你立刻回和平市静养,剩下的地方,我单独去视察吧。”

陈秀梅也知道腹中这个胎儿,对南洋的重要性,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陈秀梅被小心翼翼地送回了和平市总督官邸静养。

和平市的气候相对温润,医疗条件也是总督府内最好的。

党建国则压下心中的牵挂,独自一人继续未完的巡视。

只是之后的行程更加紧凑,巡视的眼神也更加锐利。

这个孩子的到来,不仅是个人血脉的延续,更无形中是融合南洋总督府的关键。

党建国必须在这孩子降生前,为它,也为上千万依托于此的华人,夯下更坚实的根基。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6937/4417523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