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制作免费游戏,全网被我薅秃了 > 第357章 全球热议,我们麻了!

第357章 全球热议,我们麻了!


当《人民日报》那篇定性文章的墨迹尚未干透,夏国互联网的狂欢还停留在最高点时,

没人能预料到,这场由林墨掀起的风暴,其真正的风眼,根本不在国内。

它已经越过大洋,跨过时区,以一种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姿态,在世界另一端,轰然引爆。

最先嗅到味道的,是那些常年混迹于海外论坛的游戏发烧友和影视爱好者。

凌晨四点,一个名为“海外情报搬运工”的博主,在微博上发出了一张截图,配上了一行激动到语无伦次的文字。

“兄弟们!出大事了!自己看图!我他妈疯了!!!”

图片是最新一期好莱坞权威杂志《综艺》(Variety)的电子版封面。

那标志性的红色刊头下,最醒目的位置,既不是某位好莱坞巨星的写真,也不是哪部漫威大片的预告。

而是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剧照。

红蓝交织的混乱光影中,蔚和金克丝姐妹俩隔着一片火海遥遥对望,眼神里充满了决绝与悲伤。

剧照上方,一行硕大的加粗标题,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所有看到它的人眼中。

【An  Animated  Revolution  from  the  East!】

【一场来自东方的动画革命!】

这条微博在发出的短短十分钟内,评论和转发就双双破万。

“卧槽?!P的图吧?《综艺》封面?开什么国际玩笑!”

“不是P的!我去官网看了!是真的!真的是头版头条!我的天!”

“‘动画革命’?我没看错吧?好莱坞用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动画?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翻译翻译!快!文章里写了什么?夸我们了吗?怎么夸的?!”

很快,专业的翻译大神下场,将《综艺》那篇长篇专题报道的核心内容一字一句地翻译了出来。

文章的作者,是好莱E坞最资深的动画评论家之一。

他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口吻,剖析了《双城之战》在技术、美术、叙事上达到的惊人高度。

“……它用油画般的质感,打破了3D动画与2D手绘之间那道冰冷的墙壁。”

“每一个角色的微表情,都足以让那些耗资数亿美金的真人电影感到羞愧。”

“……它的叙事,是一首献给成年人的黑暗诗篇。它没有廉价的说教,没有非黑即白的角色,只有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的灵魂。”

“它证明了,游戏改编,可以成为艺术,而不是资本的灾难。”

“……我们必须承认,当我们的动画产业还在沉迷于续集和翻拍时,一家来自夏国的游戏公司,已经为全世界的动画人,指出了下一个十年的方向。”

“这场革命,已经开始。”

这篇报道,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

如果说《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肯定,是来自“家长”的最高嘉奖,让无数夏国观众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来自好莱坞核心地带,来自这个全球娱乐产业最高殿堂的赞美,则彻底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火焰。

那是一种被曾经仰望的对手,心悦诚服地承认“你牛逼”的极致爽感!

“爽!太特么爽了!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了!这帮眼高于顶的美国佬,终于知道谁是爹了!”

“哈哈哈!‘让真人电影感到羞愧’!这句话我能吹一年!”

“游戏科学!林墨!永远的神!”

...

就在这股狂热情绪在国内发酵的同时,张晓雯也迎来了她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

她那篇题为《当游戏遇见艺术:双城之战的文化现象解析》的深度报道,被数家主流媒体转载,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

文章中,她不仅分析了动画的成功,更深刻地探讨了林墨如何通过一系列作品,

将被污名化了二十年的游戏,一步步拉回主流视野,并使其成为文化输出的先锋。

这篇文章,为她赢得了本年度“夏国最佳娱乐记者”的提名。

当她收到提名通知的邮件时,这位一向冷静干练的女记者,第一次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红了眼眶。

她想起了那个夜晚,自己是如何在最后一刻,打电话给总编,坚持要撤掉那篇充满偏见的稿子。

那个决定,不仅拯救了《娱乐周刊》的声誉,也成就了她自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叫林墨的男人,和他的作品。

国内的狂欢还在继续,国际上的声浪却一波高过一波。

继《综艺》之后,英国的BBC,美国的CNN,这些全球顶级的媒体巨头,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制作了关于《双城之战》的专题节目。

BBC的节目里,一位白发苍苍的文化学者,对着镜头,表情严肃。

“我们不能再用旧眼光看待夏国的文化产业了。《双城之战》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

“它背后,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崛起,是新一代创作人,开始用世界性的语言,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CNN的画面里,主持人连线了一位硅谷的技术专家,探讨动画中运用的“三渲二”技术。

“……可以这么说,‘游戏科学’在动画渲染领域的算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他们解决了很多连皮克斯和迪士尼都未能完美解决的技术难题。”

这些节目,让林墨和“游戏科学”的名字,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出现在全球观众的视野中。

他们不再仅仅是一家成功的游戏公司。

他们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代表着东方神秘力量崛起的象征。

微博上,网友们已经从单纯的激动,开始变得有些恍惚。

“我……我今天是不是在做梦?早上是《综艺》,中午是BBC,下午是CNN……这阵仗,也太吓人了吧?”

“我刚才在油管上,看到一个千万粉丝的美国UP主,哭着喊着分析蔚和金克丝的剧情,说这是他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剧集,没有之一!”

“兄弟们,我有点晕。幸福来得太突然,我有点承受不住了。”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这场风暴的能量级数。

当夏国时间进入第二天清晨,一个更加重磅的消息,彻底击穿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纽约时报》。

这份被誉为“世界记录报”的全球顶级大报,在其文化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双城之战》现象。

标题,言简意赅,却又霸气十足。

【China  is  Redefining  Animation.】

【夏国,正在重新定义动画。】

文章从《双城之战》如何在全球流媒体平台登顶,写到它如何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再到它对全球动画产业现有格局造成的巨大冲击。

“……它告诉我们,动画不只是给孩子看的童话。它可以探讨阶级、偏见、科技与人性的复杂命题。”

“……它打破了好莱坞对全球动画审美的长期垄断。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跨越任何文化壁垒。”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世界动画的中心,或许正在发生偏移。”

“夏国,不再是追随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作品,重新定义动画的可能性。”

当这篇报道的翻译版传回国内。

整个互联网,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前一天的狂喜、激动、呐喊,仿佛都被抽空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骄傲和一丝不真实感的……麻木。

“我……我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了。”

“重新定义动画?《纽约时报》给的这个评价……是不是有点太高了?我有点慌。”

“楼上的,自信点!把‘是不是’去掉!我们就是重新定义了!不服憋着!”

“麻了,真的麻了。感觉心脏一整天都在坐过山车,现在已经没感觉了。你们继续,我躺会儿。”

“我现在就想知道,还有谁?!还有谁要夸我们?赶紧的,一次性来完,别磨磨唧唧的!”

仿佛是为了回应这位网友的“催促”。

两个小时后,一条来自法国的消息,让已经“麻木”的网友们,直接从躺平的状态,原地弹射起飞。

戛纳电视节(MIPCOM)官方推特,用法语、英语、夏国语三种语言,同时发布了一条公告。

【我们荣幸地宣布,来自夏国游戏科学公司的动画剧集《双城之战》,将作为本届戛纳电视节的开幕展映作品。】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一部夏国动画,为这场全球电视人的盛会拉开序幕。】

轰!

如果说之前所有的赞美都是舆论层面的狂欢,那么戛纳电视节的官方邀请,则是来自世界行业之巅的、最正式、最权威的认可!

“开……开幕展映作品?!”

“我靠!我靠!我靠!我没文化,我只会说我靠!”

“这他妈是什么含金量啊!全球最大的电视内容交易市场,用我们的动画做开场?!林墨这是把家里的卫星捅到天上去了吗!”

“我宣布,我已经不是麻了,我是快要升天了!谁来扶我一下!”

然而,还没等网友们从“升天”的感觉中缓过神来。

一个小时后。

另一条同样来自法国戛纳的消息,通过夏国电影官方渠道发布,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彻底从“优秀”升级到了“传奇”。

戛纳电影节,那个代表着世界电影艺术最高荣誉的殿堂,其组委会通过官方渠道,向游戏科学公司,发出了一封正式的邀请函。

他们破例邀请《双城之战》,参加本届电影节的“非竞赛单元”展映。

这意味着,这部动画剧集,将在电影节期间,与那些来自全世界最顶尖的电影大师们的作品一起,在戛纳的银幕上,进行公开放映。

这是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以来,第一次将这样的荣誉,给予一部游戏改编的动画剧集。

史无前例。

当这条消息确认属实后,整个夏国的互联网,彻底失声了。

之前的狂热,之前的呐喊,之前的“麻木”,在这一刻,都显得如此苍白。

所有人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最终,微博热搜榜上,一个全新的词条,以一种无可匹敌的姿态,冲上了榜首,并且后面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字。

#我们跟着林墨杀穿了全世界#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6945/2250027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