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海晏河清,开万世太平
净海之役一年后,泉州。
春日的港口,季风温和地鼓动着来自大食、三佛齐、乃至更遥远地方的巨舶白帆。码头上,不再有牙吏懒洋洋地伸出手索要“看舱钱”,取而代之的是穿着统一青布短衫的市舶司吏员。
他们手持标准化的量尺与税则清单,与外商的通事(翻译)一起,在阳光下逐一核对货物。流程快,账目清,每一笔税款都由三方——商、吏、监——共同签字画押,当场录入一式三份的账本。
“不可思议。”来自波斯的老商人伊斯法罕抚着自己的长须,看着自己价值千金的香料被迅速清点、估价、入库,全程不过一个时辰,感慨万千。
“我在这条航线上走了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清爽的港口。这里的官,眼里没有贪婪,只有规矩。”
他的随从低声道:“老爷,据说如今的护航水师,挂的是官旗,认的是灯号,绝不私下收取分毫。只要按时交了‘押保银’,一路平安无事。”
伊斯法罕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处一座崭新的石碑。碑上刻着市舶司新律,最醒目的第一条便是赵桓亲笔批红的那句——“白日走白,官民共守”。阳光下,那八个字仿佛镀着一层淡金色的光。
城内,曾经让无数女子望而生畏的女行,如今已是泉州最热闹的所在之一。吴诗雨亲手督造的院落扩建了三倍,里面不仅有纺织、刺绣的工坊,还增设了账房、设计、染印等部门。
女子们不再仅仅是埋头苦干的劳力,她们中聪慧的被选入账房学习新式记账法,手巧的则进入设计室,根据外商带来的新图样改良纹饰。
吴诗雨今日并未着宫装,只一身素雅的湖蓝长裙,正与梁红雨并肩站在二楼的廊下,看着院中一派繁忙景象。
“你看,”吴诗雨指着楼下一个正在与外商比划着交流的年轻女账房,笑道,“那是阿锦,一年前,她还因为家贫差点被卖掉。如今,她已是女行最好的账房之一,能说三国语言,连大食商人都夸她算得快。”
梁红雨的脸上,也被这人间烟火染上了几分暖意。她已正式受封为水师副都指挥使,负责整顿东南沿海的所有水师营寨。她将净海之役的战法——拖链封口、火油压制、床弩破帆——悉数写入了新的《水师操典》中,日夜操练。她的名字,在海匪闻之色变的同时,也成了沿海渔民口中的“定海神针”。
“你把她们从泥里拉出来,给了她们一条干净的路。”梁红雨看着吴诗雨,眼神里是纯粹的敬佩,“陛下说得对,这比打赢十场仗还难。”
“路是陛下铺的,我们只是在上面认真地走。”吴诗雨的目光望向北方的天空,轻声道,“现在,海上的路平了,该轮到陆地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临安皇宫,政事堂。
宗泽、李纲、胡宏等重臣侍立在巨大的沙盘前。与一年前不同,沙盘的重心已不再是东南沿海的岛屿,而是换上了一幅描绘着黄河两岸、燕云十六州的详尽舆图。
赵桓手持一根长杆,指着地图上一个被标记为“太原”的红点,声音沉稳。
“净海一年,国库充盈,海贸专库的银钱足够我们再养二十万新军三年。岳飞在襄阳的整训已见成效,韩世忠于淮东亦兵甲齐备。南边的根基已稳,人心思安。现在,是时候让北边那些忘了‘规矩’的人,也想起来了。”
他抬起头,环视众臣,目光锐利如刀。
“朕意已决,明年开春,挥师北伐,收复河东、河北。此战,不为开疆拓土,只为接回陷于敌手的百姓,重建我汉家衣冠的尊严。此战,亦是一场‘净土之役’。”
李纲等人心神剧震,随即一股压抑已久的热血涌上心头。他们对视一眼,齐齐上前,重重一揖。
“臣等,万死不辞,誓随陛下,克复中原!”
殿外,阳光正好。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海晏河清的安宁之上,悄然拉开了金戈铁马的序幕。
又是两年过去。
汴梁城破的阴影,终于被北伐大军的赫赫战功彻底驱散。岳飞的背嵬军如一把尖刀,直捣黄龙府;韩世忠的水师沿运河北上,断敌粮道。赵桓御驾亲征,坐镇中军,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十万精锐,更有那套已深入人心的“规矩”。
每复一地,不是烧杀抢掠,而是立即派出早已整训好的文吏队伍。开仓放粮,登记户籍,丈量田亩,设立说理台。军纪严明,买卖公平,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句“白日走白,官民共守”的石碑,从泉州一路立到了燕京城外。
金人的统治,在这样军威与民心双重碾压下土崩瓦解。
终局之战,定在燕京。
赵桓身披玄甲,立于城楼之上,身边是同样戎装的岳飞、韩世忠、梁红雨。城下,是阵容齐整、军容鼎盛的大宋军队,军旗如林,迎风招展。
“陛下,”岳飞声如洪钟,“城中金国残余负隅顽抗,末将请为先锋,一个时辰内,必将大纛插上城头!”
赵桓却摆了摆手,目光平静地望着那座千年古都。
“不急。”他淡淡道,“传令下去,围三阙一,让他们走。告诉他们,朕要的是一座完整的燕京,和城里百万活生生的百姓,不是一片焦土。”
他又转向梁红雨,“你在泉州做过的事,在这里再做一遍。用最小的代价,告诉城里的人,我们是来带他们回家的。”
“喏!”
一个时辰后,燕京南门大开,金国最后的残兵仓皇奔逃。宋军没有追击,而是缓缓入城,军靴踏在石板路上,沉稳而有力。
街道两旁,紧闭的门窗后面,无数双眼睛在窥探。当他们看到进城的军队井然有序,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开始帮助清理街道、分发粮食时,一扇扇门被悄然打开。
白发苍苍的老者,领着孩童,颤抖着跪伏于道旁,泪流满面:“王师……王师终于回来了!”
赵桓骑在马上,穿过长街,接受着万民的朝拜。他的神情依旧平静,但眼底,却有一丝独属于穿越者的、跨越千年的慰藉。
他做到了,他不仅改变了靖康之耻的屈辱,更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一颗名为秩序与文明的种子。
当晚,庆功宴设在燕京的皇宫大内。
群臣欢庆,武将豪饮,连一向持重的李纲都喝得满面红光。
宴至酣处,宗泽捧着一卷书册,高声奏道:“陛下,您命人编撰的新书已成!您曾言,《西游记》是破旧,这本,便是立新。”
赵桓接过,只见封面上是四个古朴的篆字——《大宋律典》。
他翻开书页,里面不再是神魔故事,而是一条条清晰详尽的律法条文,涵盖了民生、商业、军事、吏治的方方面面。这是他数年心血的结晶,是他留给这个时代最宝贵的遗产。
他合上书,站起身,殿内的喧嚣瞬间静止。
“诸位,”他的声音传遍大殿,“今日之胜,非朕一人之功,也非诸位将军之勇,而是‘规矩’的胜利。自净海至净土,我们向天下证明,煌煌天威,不在于刀兵之利,而在于法度之公,人心之向。”
“朕起于微末,见惯了世间不平。朕所愿,非是帝王万岁,而是这《律典》万岁。”
他举起酒杯,目光扫过每一位浴血奋战的功臣,扫过远方灯火璀璨的万家。
“自今日起,大宋之内,再无南北之分,官民同法,万商来朝。海上走白,陆上安宁。愿我大宋,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永享太平。”
“愿我华夏百姓,人人皆有衣食,人人皆有尊严,人人心中,皆有规矩。”
“此杯,敬万里河山,敬人间正道!”
“万岁!万岁!万岁!”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6952/2261196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